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一九九章 新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九章 新問題

第一九九章 新問題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現在女性的地位還普遍比較低。

大部分女性出嫁之后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人身自由,要聽從婆家的安排。

像這些在工廠工作的女工,她們賺的錢完全能夠養活自己,還能夠給自己的家人進行補貼。

但是,一旦他們出嫁了,她們有可能就無法再到工廠上班。即使婆家允許他們上班,那么她們的收入也是歸婆家支配,不可能在交給自己娘家人。

在古代婦女只有自己的嫁妝是可以自己支配的財產,其他的財產都是家中的男人說的算。

“工廠里有幾個姐妹結婚以后婆家就不給來廠里上班了。這對其他姐妹的觸動非常的大。”書梅又補充道。

“但是,不結婚也不是回事,人長大了總要結婚生子,這是人倫。要是大家都不去結婚,國家以后都只剩下老頭老太太那還怎么生活下去?”董書恒說道。

“嗯,哥哥您說的也對,但是姐妹們不這么想,她們想著有一大群人互相幫襯,老了也有人照顧,等后面她們再吸收一些年輕的會員,這樣年輕人就能照顧老的。反正她們把錢都存在會里,不用擔心缺錢用。”

董書恒聽著書梅繼續解釋。心中對這個組織越加地害怕了,這完全是在挖社會的墻角啊!

越來越多的女人不愿意結婚,不僅僅是單身男性要變多,兒童出生率下降那么簡單,這會衍生出很多的社會問題。

最簡單的比如說墻間案就肯定會變多。

果然隨著工業發展,新階層出現,真的出現了新的問題。

今天要不是聽了兩個妹妹的話,董書恒都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實際上,這些女性擔憂的問題在中國古代社會上一直存在的,歸結起來就是女權問題。

董書恒并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他也不準備在這個時代搞什么女權運動。

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上對女性參加工作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那么就必須要給予女性一定的保障。

不然原本存在的社會風俗習慣就會嚴重地阻礙婦女走進工廠,走上勞動崗位。

這是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些社會矛盾。在董書恒看來,這些社會矛盾絕不能放任自由地發展。

不然就會出現“自梳女”這種極端的矛盾化解方式。

董書恒清楚這個問題只能夠自己出手解決。趁著現在問題還不算嚴重,還只是處在萌芽狀態。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立法能夠解決的,在中國當前社會,即使是淮海軍的管轄區這種行政力量已經深入到鄉鎮一級的地方。

人們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依然不是通過法律手段。

習慣對于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它讓人覺得做一件事情理所當然,哪怕這件事情是違法的。

所以要解決這件棘手的事情要從改變人們的習慣著手,要改變人們一直以來的固有認識。

大家都知道壞習慣養成容易,改掉難。對于這些一代代形成的陋習,要想一下子改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哥哥,哥哥,你在想什么?”書梅見董書恒在那沉思了半天,忍不住打斷掉。

“哦,沒事兒,這事情我去解決,不然你們工廠以后可能就要招不到女工了。”董書恒回過神來。

“書云,你要研制機器刺繡也可以,但是你們要告訴客戶,手工刺繡才是真正的高端產品。以后機器刺繡出來了,要讓那些工業品跟手工品的價格拉開。突出手工刺繡奢侈品的地位。”

“要不然,你們以后的手工刺繡就會漸漸地失去市場。以后手工產品一定要表明是手工制作,要強調手工產品的高端性。這樣你們的刺繡生意才能夠長遠地做下去。”

“機器刺繡的門檻很低,到時候洋人甚至可以自己做,這樣必然會擠兌你們的市場。所以你要利用好你們的龍頭地位,在一開始就將機器刺繡貼上低端的標簽,降低機器刺繡的利潤率。”

董書恒又跟妹妹一番交代。他提醒董書云要研制機器刺繡,但是不要指望它賺錢,反而要將它做成一個不賺錢的行當,堵住別人的路。

董書恒這么說,書云有些聽不懂,為什么自己花錢去研制機器,又要讓它不賺錢呢?

董書恒知道自己剛才闡述的理念有些超前了,他將自己剛才說的話又整理了一遍。

解釋了半天之后,才讓書云明白了其中的道道。這也讓書云在心中感嘆自己的哥哥到底是得到了老爹的經商真傳。

“書云、書梅,一起去吃晚飯吧?”時間已經不早了,董書恒對兩個妹妹說道。

“母親今天在煮飯了,讓晚上回去吃,要不哥哥跟我們一起回去吧!”書云說道。

“好吧,那就去家里吃。”本來董書恒是準備帶著兩個妹妹出去吃的,但是想想還跟妹妹回家好。

自己每次出去吃飯,內衛都要先在人家餐館打前站,多少都會影響到人家的生意。

董書恒離開之前還是先派人去發電報將曾憲風以及軍政府的各部部長、法院的一些負責人還有書院法學院的幾位老師請到高郵,他準備晚飯后開一個專題會,將這件事情給解決了。

兩個妹妹還有白氏還是住在自己以前給他們買的房子里,門口有兩個守門的哨兵。

以前見到白氏的時候,董書恒總是有一點點的尷尬,兩人之間畢竟以前還有一些矛盾。

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好像都已經忘記了。

白氏的菜燒得極好,是正宗的淮揚菜,都要趕上館子里的大廚。

飯桌上,白氏又提起了兩個閨女的婚事問題。現在董書恒是家主,這個問題當然要由他來做主。

“姨娘放心,我董書恒的妹妹,誰娶到了那是他高攀,不用急的,就讓倆妹妹慢慢挑,挑自己喜歡的。”董書恒寬慰道。

剛才沒到家之前,兩個妹妹就已經拜托董書恒幫她們勸勸母親,不要總是在她們面前提嫁人的事情。

“書恒,你看她倆都已經十七了,還是整天不著家,在外面拋頭露面。我是擔心她倆玩野了,這不才想給她們找個婆家來管管。”白氏抱怨地說道。

“沒關系的,姨娘。以她倆的身份,哪個婆家敢管她們?以后你也別總是跟她們說這事兒,要是被人家聽去了還以為我董書恒的妹妹嫁不出去呢!”董書恒假裝有些不悅地說道。

“那好吧,我不說她們了,但是你一定要上心啊,哪有女孩子家自己選婆家的?”白氏又說到。

現在白氏在董書恒面前可橫不起來。她們白家靠著淮海軍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不僅僅販賣糧食,甚至跑到臺灣島上去建了農莊。白家去內地招人到臺島上的農莊幫著種地。

現在臺島還沒有完全開發,土地非常的便宜,用很低的價錢就能夠從當地官府手中買下大片的土地。

淮海農墾就買了很多地進行開發,尤其是水師的港口基隆附近,淮海軍的農場更是密集。

白家也是搭乘著淮海軍的順風船,不然光憑他們自己才沒有那個膽量跑出去包地呢!

這可是典型的投入大,回報慢的行當。

一頓飯吃的董書恒非常滿足,董書恒很喜歡白氏的手藝。

成熟的書云讓他剛到驕傲,活潑的書梅也總是能夠給他帶來快樂。

吃好飯后,董書恒來到了當初的知州衙門,現在是高郵軍政府的辦公地點。

揚州到高郵沒有多遠的距離,一頓飯的功夫,董書恒召集的人已經基本上到了。

李存訓已經提前過來安排好了會場。并且提前跟大家說了一下開會的內容。

也好給這些人一個思考的時間,不至于讓大家措手不及。實際上董書恒今天這么雷厲風行已經讓各位下屬趕了時間。

“今天讓大家從揚州趕過來,辛苦各位了。存訓已經個大家介紹過了,這個事情是新出現的一個問題,可以說是我們淮海軍搞工業化后的才產生。”

看到底下的人都不說話,實際上大家都還沒想到該怎么說,從來沒有遇到過要保護婦女權益這樣問題。

“我知道大家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要知道我們以前也沒有燒煤就能夠運轉的機器。隨著工業的發展,以后將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可以由女性來從事,現在這種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實際上,這次的事件表面上表現為女工不愿意去結婚了,但是根源上在于婦女工作的權力以及工作收益的處分權沒有保障。”

“在說的深入一些就是新的社會生產方式與傳統理念之間的矛盾。”董書恒由潛入深地將這個問題解釋了一遍,眾人這才漸漸明白。

“總統,屬下這才聽懂您的意思,您這是要立法保護這兩項婦女的這兩項權利嗎?恕屬下直言,老百姓們會覺得這是自己家事,即使立法了也不一定能夠起到作用,總不能兒媳婦兒真的把婆家告上公堂吧!”曾憲風說道。

曾憲風所說的是現在清朝民間的社會現實。在這種家事上,老百姓是不會認可法律的管轄的。

可以說即使就這個事情出臺了法律也相當于一張廢紙,根本就沒辦法貫徹執行下去。

“老曾,我知道你的意思,老百姓心里對固有的理念還是根深蒂固的,要改變很難,但是也不是做不到。”

“就拿我們頭上的辮子來說吧,當年清軍滅掉大明之后,殺了多少人才讓百姓留辮子,可是現在呢百姓們覺得留辮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說不定等我們把滿清趕走了,還有人不愿意剪辮子呢。”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