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八十八章 鄉鎮企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鄉鎮企業

第八十八章 鄉鎮企業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總統,剛剛得到英國人的通知,我們購買的艦隊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辦理交接。”

董書恒從上海趕回東臺的家中,在慧兒的服侍下美美地睡了一個懶覺。剛起床沒多久,李存訓就過來報告淮海軍最新的情況。

“另外,這里有一份太平軍最新的簡報,北伐軍撤圍懷慶府取道濟源入山西,連續攻克垣曲、絳縣、曲沃、平陽、洪洞,乃折而東,經屯留、潞城、黎城,復入河南,占涉縣、武安進入直隸境內。”

“那西征軍那邊呢?”董書恒問道。

“西征軍八月份先后攻占豐城、瑞州、饒州、樂平、景德鎮、浮梁、都昌等地。不過,8月下旬,清軍各路援兵抵達南昌外圍,開始對圍城太平軍發起反攻,目前兩軍在南昌周圍戰斗。”

董書恒聽完李存訓關于太平軍的匯報,沉吟了一會兒,問道:“太行縱隊現在在干嘛?”

“根據之前匯報過來的信息,太行縱隊還在蕭縣永城一代活動,前一段時間主要在協助招募流民。現在流民招募工作已經基本上結束了。”

“有沒有太行縱隊具體兵力的匯報?”

李存訓的記憶力很好,立馬回答道:“最新的報告上,太行縱隊已經招募了5000人馬,而且全部實現騾馬化。”

“恩,派人到總參謀部擬一份軍令,太行縱隊暫時停止在淮北的擴張,整合消化現在的地盤,逐步移交給農墾公司管理。太行縱隊要儲備好物資,隨時準備潛入太行山區。”

“再讓總后調一批裝備過去,可以適當多配置一些迫擊炮,加農炮他們不方便攜帶,不過可以配一些榴彈炮過去,這對于他們山地作戰比較實用。”

“是,總統。”

“哦,存訓,你順便讓人喊胡惟庸來見我。”

“讓青北通知英國人把船開到海門港,我們在海門港交接艦隊。另外通知劉大海司令,南洋水師做好接收戰船的準備。”

“艦隊的交接儀式就放在明天下午吧。”董書恒繼續對李存訓說道。李存訓拿著小本子,刷刷刷地把董書恒吩咐的事情一一記了下來。

李存訓離開后,上午董書恒也沒啥事情,索性陪慧兒回一趟娘家。

慧兒的老家靠近臺北地區,是一個叫張家灶的村子。上午正是人們在田間忙活的時候。

外面的天氣很熱,樹上傳來了知了的鳴叫聲。慧兒的父親叫張大柱,是這個村子的村長,慧兒還有一個哥哥叫張大壯,一個弟弟叫張小強。

大壯是村子里的民兵小隊隊長。小強年紀還小,在鎮子上的小學讀書。

慧兒同董書恒一起坐著一輛四輪馬車,這輛安裝了避震彈簧以及橡膠輪胎的四輪馬車是董書恒的專車,只不過董書恒很少使用,他平時的時間比較緊,一般化出行都是騎馬或者坐船。

淮海軍接管江北之后,一直在修路,完善內部交通網絡。近來淮海軍交通部又制定了一個“村村通”工程,準備讓每個鎮子通水泥路,每個村子通砂石路。

東臺附近肯定是優先開工的。

所以董書恒才敢大膽地乘坐四輪馬車出行。

“隊長,村口來了一輛四輪馬車,還有很多衛兵。”一個民兵火急火燎地跑到張大壯的面前報告道。

“走,喊上我爹,我們一起去看看。”

大壯趕緊帶著民兵向村口跑去,不一會兒大柱也從稻田里趕了過來,腿上還沾滿了稻田里的泥巴。

這個村莊以前也是一個鹽丁村,現在成了一個普通的農業村,村外是連片的水稻田,一些小塊的旱地上,紅薯的藤蔓爬得到處都是,郁郁蔥蔥。

董書恒帶著慧兒下車,一起沿著稻田間的小路向村子走去。

“少爺,每次回來我都感覺不認識自己的家了,現在村子變化得太快了。”

“是吧,哪有那么快呀,你要是找不到家,我們是不是還得去問路啊?”

“嘻嘻,這倒不用,你等著,一會兒我爹一準會出來接我。”

“少爺,你看那個溝渠,以前是個大蘆葦蕩,割葦子的時候,我們會進去,找鳥蛋。不過我娘說,女孩子不能吃鳥蛋,不然臉上會長跟蛋殼上一樣的斑點。”

“哦,是吧,讓我來看看,一個、兩個、三個……”董書恒貼近了慧兒的小臉假裝認真地數著。

“看樣子,慧兒都吃了不少鳥蛋啊,哈哈。”董書恒大笑著說道。

“壞死了,少爺,不理你了!”慧兒一把推開董書恒,假裝生氣地說道。

“警戒!”一直跟在董書恒身后的牛杰一聲令下。

衛兵們迅速打起精神,成警戒隊形散開。有一隊士兵向著從村中出來的一隊人跑去。

“少爺,好像是我爹他們!”

董書恒點頭道:“牛杰,不用緊張,讓衛兵們把槍口朝下,不要嚇到百姓。”

“是,總統。”牛杰答道。牛杰沒有蘇霆那么靈動,比較憨直,但是帶兵很嚴謹。給人一種純粹的軍人那種感覺。

這時候,前出的衛兵也跟村民們接洽好了。

實際上不需要接洽,大壯已經遠遠地看到了自己的妹子。

“爹,你看是慧兒回來了。”

大柱也瞇著眼睛向前看去,還真是的。趕緊招呼身邊的民兵還有百姓:“都回村子去吧,俺家慧兒回來探親的,都圍在這兒像個什么樣子哦,把路都給堵上了。”

說完,大柱就帶著大壯在衛兵的帶領下向前迎去。

“爹爹,大哥!”慧兒遠遠地招手喊道。

董書恒站在那里一陣緊張,雖然慧兒是妾,但是對面那也算自己的岳父,自己該怎么做呢?這方面真沒經驗。

正當他走神,大柱跟大壯已經走到了跟前,眼看著就要跪下行禮。

江北的百姓不知道什么總統,但是他們都知道江北有個淮海軍,是淮海軍的董將軍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所以董書恒在江北的名頭很響,百姓們基本上都知道他。

大柱一直很自豪,自家的閨女是將軍的身邊人。不過自家女兒只是個丫鬟,自己可不能失了禮數。

還好董書恒反應的快,趕緊扶住了二人。

“岳父大人,千萬不要如此,我已經納了慧兒入門,您就是我的岳父。”

大柱也只是一個莊家漢子,在那里都不知道該怎么回話。畢竟大將軍在那里,還有那么多衛兵在周圍,他的心里有些緊張。

還是慧兒率先打破了尷尬。

“我們回家去吧,爹爹,大哥。”

“哎,回家。”兩人這才回頭在前面帶路。

“少爺,我爹還是我們村子的村長呢。”慧兒笑著說道。

“哎呀,你這丫頭凈瞎說,什么村長,只是村中鄉親信任俺,讓俺沒事到鎮上跑跑腿什么的。”大柱不好意思地說道。

“哎,岳父,村長很重要的,我們淮海軍治下就是由一個個村莊、農場組成的。您要帶著大家種地,還要收糧稅。這哪一條都很重要,我們士兵吃的糧食可都是村里的百姓種的啊。”

大柱撓撓頭,笑了笑:“是,將軍說重要,俺就好好做。”

“將軍,要說這日子變化得也太快了,去年還家家戶戶吃不飽,今年一下子就能吃飽飯了,原來俺們村子周圍的田這么肥。以前為啥不讓俺們種呢,多交些糧稅也可以啊?”

董書恒一陣沉默,不知道該如何解釋,老百姓過得苦,根本怨不得百姓。中國的百姓都是勤勞的。可惡的是滿清的統治者,他們眼中只有自己一家的統治,根本就沒有百姓,沒有整個華夏民族。

“岳父,村民們還有什么困難嗎?”

“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村子里除了種地,平時沒事的時候,青壯會去河堤上找活做,賺些工錢貼補家用。”

“要說困難,就是現在很多東西都難買,比如現在很多人有錢了,都想建磚瓦房,但是磚瓦很難買到,還有聽縣上軍政府的農技員說鳥糞肥好使,用了田里的產量提高很大,可是俺們村里買不著,上面說是要有配額才能買到,可是俺往哪里去要配額呀?”

這是現在整個江北通過爆發式的發展,尤其是在董書恒砸進去那么多的資金之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脹。還有老百姓有了錢之后,消費目標過于單一,導致了部分商品緊缺。

就像張大柱說的,老百姓最關注的是吃住。大家一下子都想建房子,錢一下子都被拿去買建筑材料了,這就導致建筑材料一下子短缺了。

大家都想提高產量,一下子都去買肥料,這又導致肥料的短缺。

“我說岳父,您就沒想過自己建個磚瓦廠?你看村子邊上就有條河,可以在河里取黏土。建個磚窯也很容易,再去工業區那邊買些煤炭回來。”

“將軍啊,這個俺們從來沒想過,剛剛才吃飽飯,誰敢去建作坊啊!而且,俺們也沒那么本錢啊。”

“慧兒,你那不是有錢嗎?要不然你來投資?”

“好呀好呀!我要做場長。”慧兒開心地說道。

“你一個丫頭片子做什么場長,爹自然會幫你管好。”

“將軍,這樣一來,俺們村子里的男丁就不用再出遠門去扛活了。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事情做。”

“岳父,其實,慧兒不出資,你們也能建起來的,可以全村人一起出錢,建好的窯廠也歸村子所有,收益大家一起按照出錢多少來分。這樣就可以了。”

董書恒突然想到后世風靡一時的鄉鎮企業。這樣的小企業很靈活,很適合淮海軍現在的情況。

董書恒陪著慧兒在張家吃了一頓午飯。讓丫頭非常開心,小丫頭也有一點虛榮心,以前自己只是一個灰姑娘,現在跟在人人敬重的大將軍身邊了。看著村民們投來的羨慕眼神,小丫頭是虛榮心爆棚。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