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六十九章 上海之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上海之行

第六十九章 上海之行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這一戰,呂飛燕充分利用了王貫三對自己的輕視,一舉全殲了王貫三的勢力,俘虜了三四千捻匪,還有幾千的大牲口。

這些捻匪青壯將會被送到徐州的礦山去開礦。美國購買的鋼鐵和水泥設備已經到了徐州,這讓徐州對于煤炭、鐵礦石包括各種石灰礦的需求大增。而開礦需要大量的人力。礦上有些地方比較危險,普通人不大愿意去干,正好讓這些俘虜去做。

大牲口中健康的戰馬、騾子會被挑出來留著飛燕軍使用。剩下的則會交給農場使用。在內燃機還沒研發之前,農業很難進行機械化,要想提高效率,只能通過大規模使用牲畜。

淮海農墾的每個農場基本上都有畜牧業部門,通過跟北大營的交易,淮海公司儲備了大量的牲畜,其中有大量的牛馬,加上董書恒從國外引進仿制了很多畜力機械,為農場的農業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此時的董書恒已經帶著彭玉麟等人,乘坐揚州號在長江一號的護航下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

他這次去上海要正式會見各國的領事。既然這些人已經注意到了淮海軍,那么董書恒也不能繼續做鴕鳥。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談判嘛,無非就是利益交換。

美國現在還只是一個打醬油的,而且通過約翰·塞納的撮合,還有大量的訂單,美國應該不會刁難淮海軍。倒是英法兩國比較難辦,畢竟是老牌強國,目空一切,人家現在也確實有這個實力。要知道現在的英國在遠東地區隨時能夠組織起上百艘的軍艦和武裝商船。

現在淮海軍在江蘇強勢崛起,而上海此時本就屬于江蘇管轄,因此英法不可能坐視淮海軍壯大。董書恒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和英法對抗,所以他只能夠親自前去與他們溝通。

他這次去上海當然不會是空手過去的,他已經準備好了500萬銀元,準備了撒出一大堆的訂單。董書恒相信,這些錢不會白花,而且他也有把握把這些錢從洋人手中再賺回來。

船只順江而下,他再次在船上住了一個晚上,早上的時候船剛好行到了吳淞口,炮艇在這里拐進了楊浦江。董書恒站在船上看著西邊破敗的吳淞炮臺,心中百味雜陳。

“雪琴,你看到了那座荒廢的炮臺了嗎?道光二十二年,英軍就是攻陷了這里打開了進入長江的大門。”董書恒心情沉重地對彭玉麟說道。

“哎……沒想到海防破敗如斯,那么大一座炮臺怎么就被攻破了呢,在炮臺上居高臨下,又有后方不斷補給。這都打敗了,一定是守將無能吧?”

不能怪彭玉麟不知道,在滿清朝廷的粉飾太平之下,遠在湖南的的彭玉麟是不可能知道這段歷史。

“雪琴,這你可就猜錯了,守衛要塞的陳化成將軍是在那次戰爭中少數的幾個有名的戰將。最后他重創了多艘英國戰艦,戰死在這座炮臺之上。”

“陳將軍真英雄也,是雪琴錯了。總統,那陳將軍為什么會敗呢?”

“你知道這炮臺是什么時候建立的呢?”

彭玉麟搖了搖頭,很少有書籍會介紹這些東西。

“這座炮臺建于順治年間,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你說用這樣的老古董跟英軍的戰艦對抗,焉能不敗?”

彭玉麟心中也是微微一嘆。

“清廷的統治,只會讓我華夏不斷地走回頭路,他們只在意自己統治地位,心中想的還是帝王之術那老一套,殊不知列強已經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時代已經變了。”

彭玉麟看著這個時候的董書恒,心中甚是敬佩。這一席話,更加堅定了他跟隨董書恒走下去的決心。現在又有幾人能夠睜眼看到真實的世界呢?魏源能看到,但他不知道怎么走。能看到并且也知道如何走的人,怕是只有眼前的這個總統了吧。

船在黃浦江走了沒多會兒,就有有兩艘英國的軍艦靠了過來。

董書恒命令艇長約束手下的水兵,不要理睬英軍的挑釁。

英軍軍艦上的水手好奇地打量著著兩艘炮艇,“什么時候愚昧的中國人也用上了輪船了。而且那輪船上還有炮,只不過口徑小的可憐,數量也少的可憐,兩艘船的炮加起來也比不上自己一艘軍艦的一側舷炮多。

許多英國軍艦上的水手對著兩艘炮艇做著奇怪的動作,淮海軍的水兵們不懂,但是董書恒很清楚這些動作什么意思。叫的最兇的是軍艦上的印度水兵。

也不知道這些阿三有什么驕傲的,英國人叫他們上軍艦只是讓他們干些擦甲板、洗馬桶的臟活、累活,現在看到了中國的炮艇,他們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好像在說:“看,我可是貴族家里的狗,怎么也比你一個平民高貴吧。”

揚州號的艇長吳俊超憤怒地說道:“總統這些洋人欺人太甚,真想對著他們放上幾炮。”

“如果你想我們一起到黃浦江喂魚,就開幾炮試試。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用十年,我就會讓這些高傲虛偽的英國人嘗到苦果!把你心中的怒氣存起來,到時候隨我一起打他們個丟盔棄甲!”

“是,總統!”吳俊超看著董書恒,目光堅定地說道。

“總統,雪琴也會跟您一起努力!”彭玉麟也堅決地說道。

董書恒的兩艘炮艇就這樣在兩艘英國軍艦的監視下,在自己國家的內河航道上,穿過外灘租界,到達了上海縣城。

劉青北帶著一眾上海本地士紳商人簇擁著一名官員在碼頭等候。

“下官袁祖德恭候提督大人大駕光臨。”

眾人看到董書恒都是一陣吃驚,好年輕的官員。

因為準備接收蘇南,董書恒派人對江南幾府的官員都有過調查。這個袁祖德能夠在上海這么重要的地方任職,能力還是有的。不過很多人評價他是滿清的張湯,這是說他執法過于嚴酷。

不過,董書恒覺得袁祖德如此,跟上海的環境有關系。上海周邊現在可以說是現在滿清流動人口最多的地方。大量的流動人口勢必會滋生不穩定因素。小刀會起義為什么會在上海發生,很大一方面就是這個原因。

對袁祖德這個人,董書恒還準備再考察一下,并不想直接把他撇下不管。

“袁大人請起,不必客氣,大家都起來。”董書恒對眾人說道。

董書恒這才走到劉青北面前。說道:“青北哥,讓你在上海辛苦了。”眾人心中一凜,這個劉青北這么受看重。

“董大人,有請移步和平酒樓,城中士紳希望能為大人接風洗塵。”說話的是一個中年大叔,劉青北趕忙介紹一下。

“哦,原來是楊掌柜,經常聽青北提起您,說您是滬上義商。”董書恒趕緊打了個招呼,怎么說也是劉青北的老丈人,還是要給點面子的。

“哎呀,大人真是過譽了。”楊坊心中樂開了花,董書恒這是給足了自己面子。要知道董書恒是什么人。

手握淮海公司、淮海軍兩大利器,據說新崛起的長江銀行也是他的。最關鍵的是他現在身兼兩江總督府南洋商務談判全權大使的差使,這可是捏著滬上商人的命運。多少人搭桿子都攀不上。

“好吧,大家都別站在這里了。袁大人請,我們今天一起痛飲幾杯。”

一行人向上海縣城走去,為了董書恒的安全,行動局局長鄭劍在處理好了福建的事情之后也趕到了上海,甚至連中華精武會的會長申毅都混到了一幫子士紳商人之中,精武會的主要力量就在上海,作為上海最大的武館的話事人,申毅自然是有資格參加這次聚會的。

精武會創辦以后,特戰隊的擴張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申先生在江湖上的名號本就很響,現在創辦了精武會,讓武林中人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因此引來了大量的武林中人投入會中,會員的數量井噴式的增長。

當然這要依賴董書恒持續不斷地投入資金。大部分的武林中人都不富裕,精武會要招攬他們首先得養活人家。所以,精武會基本上一直是處于虧本狀態,但是他為董書恒收獲了大量人才。

申先生是自己一步暗棋,所以剛才在江邊碼頭,董書恒沒有專門打招呼。

與這些富商士紳吃飯,基本上說的是一些場面話,大家看重了淮海軍的實力,希望能夠得到淮海軍的保護,自然是好話說盡。

但是現在董書恒還不準備把淮海軍拉到上海周邊,這樣會極大地刺激盤踞上海的列強。

但是董書恒已經保證會在常州建立大營,擋住太平軍東去的道路。給在做的諸位吃了一顆定心丸。

宴會散后,袁祖德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眾人離去后單獨面見了董書恒,話里話外表示愿意投效巡撫魏大人,以魏大人馬首是瞻。

對于袁的投靠,董書恒并不感到意外。聰明人都看得出來現在的江蘇是誰說的算。

董書恒對于袁的投效也是樂于接受。畢竟此人還是很有能力的一個實干派。袁祖德還向董書恒報告了小刀會的事情。原來他已經發現的端倪,并且還在城內征集了一隊團練,但是力量過于薄弱。

董書恒也是知道小刀會的事情,上海的“坦克”和“白玫瑰”一直盯著這件事。

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小刀會將會在近期起義。董書恒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小刀會在上海起義成功,那么獲利最大的肯定是租界的列強。上海現在就像一顆釘子一樣,證明上海還是在清政府管轄之下,一旦小刀會占領上海,列強就有了出兵上海縣城的理由,那么海關還有上海都將落入列強的手中。

即使以后要回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