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三十五章 地下戰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地下戰線

第三十五章 地下戰線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江北陣營的這次會議,基本上定下了未來幾年的基調,同時也對過去半年的工作做了一個梳理。

淮海軍陸軍在新兵加入后,要進行磨合訓練。各守備團以及協響辦也陸續出發,不過董書恒的心中總是不踏實,就這樣收了人家的權力,肯定會有一定的反彈。危險在未爆發之前是最可怕的,就如同未知的恐懼一般。

他找來了婁志剛、艾能奇,現在特戰隊早已拓展為特戰大隊,規模達到了500多人,基地設在高郵。在人力部的幫助下,小婁小艾收羅了很多江湖高手,這些人在經過了審查,并把家人搬到淮海集團的農場后,被收錄進了特戰大隊接授嚴酷的訓練。

當然他們的待遇也是極好的。特戰隊員的餉銀是普通士兵的五倍,足夠他們的家人過上很好的生活了。董書恒還會讓他們的孩子進入學校讀書。這讓這些江湖人士感激涕零。要知道他們在社會上是不入流的人。中國人最講究香火,看到自己的后代能夠讀書改變命運,許多人因此愿意為董書恒去赴死。

“婁大隊長,有個任務給你們,你把特戰大隊打散,偷偷潛入我們守備部隊即將進駐的城市。這次收回地方權力,可能會有一些反彈出現。我會讓季明山派情報司的人跟你們配合。有些人要是敢冒頭,就堅決打掉他,抄了他的家,這方面你們有經驗。要是不好處理,就讓軍隊出馬,但是你們要做好軍隊的情報工作,問題總是在萌芽狀態下最好處理。”

紫禁城東暖房,咸豐坐在榻上,手中捧著一本淮海書局新版的《博物新編》,這本書介紹了許多新奇的科學知識,諸如氧氣、氮氣和其他一些化學物質的近代化學知識,還介紹了聲光電等新的物理學知識。

“小德子,把這本書拿去給翰林院的翰林們看看,看看有沒有誰能看得懂?”咸豐對著一旁的小太監說道。不一會兒,陰影處,顯出一人。

“皇爺,事情查清楚了,那本書就是江北提督董書恒寫的,之前用的是筆名。另外,奴才的人在高郵還查到一些事情。”

“哦,這個董書恒不光會打仗,還懂洋務?你繼續說。”咸豐玩味地說道。

“是,我們的人在高郵城外看到大量工坊,據此謀生的流民有數以萬計,還有那董書恒近來大肆擴軍,說是要收復揚州。一個漢人如此,怕是……”

“赫敏啊!你是朕的內臣,不用學那些外臣虛頭巴腦的,你說我大清八旗還能打嗎?哎……這些人除了鬧餉厲害,打仗一打就散,早已經不堪用了。朕早就想編練新軍,可是這些人不會同意的,他們怕新軍搶了他們的餉。”

“皇爺,誰敢反對,臣去殺了就是。”看著咸豐滿臉憂慮的樣子,赫敏一陣心疼。自己是看著咸豐長大的,皇上外愚內秀,心思縝密,勤政好學,是個好皇帝,赫敏相信大清在他的帶領下一定能實現中興。

“殺不光的,都殺了,我大清的江山也就沒了。董書恒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是人都有野心,他曾國藩就沒嗎?我大清入關的時候不也是憑著漢人平定了南方?他們都有野心,只要不齊心就不會有事。”

“聽說老六最近跟曾國藩走的很近,你要照應著點。”

赫敏點頭應諾,他知道皇帝對這個六弟一直都有戒心,而這個六爺也確實是心機深沉,讓人不省心,涉及到皇家私事,赫敏不好置喙。他倒是想起了京城的一些新鮮事。

“皇上,最近京城開了家淮海洋貨鋪子,生意很火,里面頗有些新鮮物事,就是價格很貴。還有京城新開了一家車行,經營用人力拉的黃包車,據說坐著比轎子舒服,還比轎子快,一個人就能拉著跑。京中幾個王爺都參了股,要不然早就給轎行給拆了,現在很多轎夫都改行拉黃包車了。”

“哦,這個不會跟很董書恒有關系吧!”

“回皇爺,正是!我們調查了一下這個董書恒,他家世代鹽商,這個沒問題,但是他現在仿照洋人方式開了家公司,就叫淮海公司,從洋人那里購買機器,聘用洋人技師,生產了許多新奇東西。坊間傳言說他之前有一個洋人師傅。”

“哦,怪不得呢!這個董書恒倒是越來越有意思了,赫敏,你看能不能插個人在他身邊,他要是個孫猴子,我們總得給他上個緊箍咒吧!”

上海外灘,英租界,季明山一身洋裝,頭戴文明帽,嘴中叼著一根香煙。身后還跟著一幫馬仔,囂張地走進了一棟大樓,里面每個碰到他的人都躬身行禮。

“山哥,山哥……”打招呼的聲音不絕于耳。

上得樓上,進入自己的辦公室,有兩個人已經站在那里。坐到了自己的沙發椅上,季明山盯著兩人問道:“是有什么新消息嗎?”

底下兩人一男一女,男的長得高大魁梧,名叫趙大奎,以前是上海一個小幫會的頭目,在與人火拼時被季明山的救下,從此就跟著季明山混了,現在明面上負責黃包車行的事務。

女的叫孟如芳,呃……算是季明山的姘頭,以前是在揚州開妓院的,太平軍攻入揚州后,逃到了高郵,不知怎么就跟季明山好上了,現在在租界負責一家舞廳,當然……不是正經的那種。

這二人現在是情報司在上海的兩個負責人。在董書恒的指導下,情報司在高郵建立了一個秘密的情報員訓練基地,會對情報司內圍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比如審訊、刺殺、測探、密碼使用以及反審訊等等,董書恒雖然不是專業的,但是他諜戰片看得多啊。至少在這個時代,他培訓出來的諜報人員還是比較專業的。

比如今天這個孟如芳,她的代號叫“白玫瑰”,她的大上海舞廳,現在在上海那是家喻戶曉,里面選姑娘都是按種族來分:什么“新羅婢”、“日本女忍者”、“南洋食人女”、“俄羅斯冰美人”、“西歐貴婦”,簡直滿足了顧客的各種想象。

也有同行想通過后臺,把大上海舞廳占了,奈何人家后臺更硬,凡是不長眼的大都橫死街頭,或者被丟進了黃浦江喂魚。

趙大奎的代號叫“坦克”,代號很奇怪,但是是董書恒這個大老板起的,他只能接受。趙大奎本身就很能打,身邊有八個手下也是狠角色,上海灘人稱“八大金剛”。他的車行名字叫“興華車行”,上海江湖人稱“洋車幫”,這個車行幾乎壟斷了上海的地面兒,不管是租界還是上海縣城,現在面上跑的都是車行的黃包車。半個月以來就跟其他幫派血拼了5場,從無敵手。

“老大,最近有一個小刀會的組織找到了我們,想邀請我們加入,我暫時拒絕了。后來我查了一下,這個小刀會里面以廣東幫最大,已經吸收了很多幫派,而且他們還私藏了許多兵器。我感覺這些人可能要搞件大事兒!”坦克站出來匯報到。

“你這邊暫時拖住,不要主動招惹他們,但他們要是給我們來硬的,我們也要堅決反擊,打疼他們。白玫瑰那邊可以幫著查一下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說著看向白玫瑰。

“明山,最近從一個英國公使團的通譯那里得知,4月份的時候英國公使文翰及隨員密迪樂秘密訪問了天京城,但是訪問的具體內容不知,我這里會試著看能不能控制這個通譯。”白玫瑰說道。

“嗯,情況我會向大老板反饋的,最近我要去北邊一趟。這兩條線,你們盯一下。”

徐州沛縣,張家在徐州一地發展幾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滿清入關時,張家先祖率先投靠清軍,站對了隊,后來又出了好幾位進士。

這些年,張家的家產越滾越大,光土地就有20多萬畝。最主要是張家控制著徐州眾多的礦山,家中通過冶鐵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最近半年向東臺輸送煤炭,更讓其大賺特賺。

可是最近聽說淮海軍要來接管徐州,這淮海軍跟那個買煤的淮海集團本來就是一家的。因此張家立馬就認準了,這是淮海集團不愿意再花錢買煤,人家有軍隊,直接搶不就好了嘛。

不能怪張家這么想,實在是這個時代,這種事情再普遍不過了。尤其是現在外面兵荒馬亂,長毛都已經打過黃河了,清廷現在對地方上的管控力非常弱,地方大族成了地方上的實際管理者。他們之間的火拼械斗時有發生,根本不會有人來管。

張家當然不會束手待斃,不管誰任職徐州都必須給張家面子。徐州城的巡防營一直都是張家的子侄在管。這一任的巡防營統領叫張勐,是張家家主張玉林的侄子。

“勐子,要是讓你們巡防營去干掉這來犯的淮海軍,你們辦得到嗎?”張玉林對他的侄子問道,今天是一個家族會議,張家的主要話事人都在。

“大伯,聽說這個淮海軍在南邊一下子滅了五千的長毛。而且他們全部配備火槍,我們巡防營只有千把號人,根本就不夠。”

“這樣我們再聯系其他幾個家族,組織5千團練,這樣我們這邊是對方人數的六倍,就是堆也能堆死他們。”

張勐畢竟是正兒八經帶兵的,他清楚打仗不能光看人多,還要看訓練、裝備、士氣等很多因素。但是他不敢掃大伯的興,這個大伯一向喜歡獨斷乾坤,最是霸道,他只是張家的一個旁系子弟而已,要不是巡防營是個苦差事,加上自己有些帶兵的能耐,要不這個位置恐怕也輪不到自己。

張家這邊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一點也不避諱。消息傳的滿徐州都是。

徐州城外的一家馬店,住著十幾個人,這些人自稱是南邊一個鏢局的人,在這里等一批鏢。看著一個個都是十分兇悍,店主不疑有他。

今天一個,游商打扮的人,找到了這群人。

“幾位爺,要買鹽嗎?”那人問道。

“要不咸的的鹽。”

這群大漢中一個領頭的說道:“給我2斤3兩6錢加碘鹽。”

說著那游商打扮的人拿出一張紙,遞給壯漢說道:“這是這次參加張家行動的家族名單,團練人數,還有他們的伏擊計劃。”

兩匹快馬離開馬店,向南絕塵而去。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