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第七百一一章 一人一國王玄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李佑的大唐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一章 一人一國王玄策

第七百一一章 一人一國王玄策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5日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西關鈦金 | 李佑的大唐 


西關鈦金:、、、、、、、、、

貞觀二十三年,李佑的登州已經開辟了三處港口,現在李佑的海船已經多達了千艘,基本上登州之外的大海疆域全部被李佑執掌,不管是島國,高句麗等等...都不得不臣服在李佑箭弩的威嚴之下。

海運貿易給登州帶來了質的變化,從貞觀十九年,登州不足五萬人,到今天貞觀二十三年,登州百姓人口已經到達四十一萬人,并且登州人口還在不停的上漲。

此時的李佑擁有實際的軍隊為九萬人,兩萬騎兵,三萬步兵,兩萬水軍,兩萬弓弩手...實力雄厚。

于李佑成反比的時候,此時的李世民就有些頹廢了,每天都是在尋找長生不老的藥中,李世民對一位印度的和尚十分的禮盡。

而這位和尚就是傳奇人物王玄策帶回大唐的。

話說在貞觀二十一年,唐朝派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但就在這時,中天竺國王尸羅逸多突然死了,國中大亂,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然后派大軍攔截王玄策。

因為王玄策只帶了30騎兵,不敵阿羅那順大軍,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兵敗被俘。

后來,王玄策和蔣師仁越獄逃了出來,北上到了尼泊爾,向尼泊爾借了尼泊爾、吐蕃以及其它大唐藩屬國共借到一萬大軍,然后揮師南下,只三天,就消滅了西天竺國,國王阿羅那順逃到了中天竺,王玄策又追到了中天竺,并在恒河邊上俘虜了阿羅那順。

東天竺見此,急忙派人向王玄策求和,表示愿永遠臣服于大唐。

滅了天竺后,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余送到長安獻俘。

同時,王玄策還帶回了一個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自稱已活了200多歲。

唐太宗聽了很是驚奇,就讓他信在皇宮附近,專門為他研制長生不老藥,并詔令兵部尚書崔敦禮專門負責這件事。

那羅邇娑婆告訴唐太宗,在婆羅門國有一種神奇的藥,名叫畔茶去水,出自一個大山中的石臼中,這種藥水有七種顏色,有時熱有時冷,能夠融化金屬和草木,人手伸進去立馬腐爛。

還有一種藥名叫咀賴羅,是一種樹葉,出自高山石崖下面的山坳里,那里有石穴、石穴前有棵樹,長得像桑樹,石穴里有條大毒蛇守著,相要取,就要用箭射樹的樹葉,樹葉下面就有烏鴉,烏鴉會銜著樹葉飛走,這時只要射下烏鴉就可以得到樹葉。

從此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每天都吃羅邇娑婆研制出的五顏六色的仙丹。

王玄策也是一個倒霉的家伙,其實按照王玄策的功勞,他本來是應該有史書給他立傳的,一人滅一國呀,何等的氣魄。

比白起、霍去病、關羽、陳慶之、岳飛及項羽也是不遑多讓了呀,可是詭異的是,對于這件彰顯我大唐帝國聲威和臉面的壯行,唐朝廷處理得很是低調,不溫不火,像是沒事人兒一般的就過去了,而無論是五代劉昫的《唐書》,還是宋代歐陽修和宋祁編撰的《新唐書》,對此事都惜字如金地諱言莫深,以至于后世幾乎將這事忘卻了。

嘿嘿...自漢武時張騫通西域始,同各國的外交便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項重大事件,在遠離中央,通訊不便的情況下,處置意外和極端的事件時有發生,班超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傅介子斬樓蘭王首懸于城頭的壯舉,贏得后世多少人的贊嘆。

獨獨這王玄策,以他維護帝國榮譽,借兵滅敵的不世之功被當時的唐太宗視而不見,不褒不貶,賞一個僅五品的官職了事,史官亦三緘其口,不但不為王玄策立傳,連這滅敵國之大事也不愿提及,豈非咄咄怪事。

但是沒有辦法呀,誰讓這個王玄策抖了一個機靈,那個時候的李世民病重,國內醫家束手無策,于是便有人舉薦王玄策帶回的一個名叫羅邇娑婆的印度和尚,此人吹噓能煉長生不老之藥,于是,便讓他來煉丹救命,進而以求長生。

誰知太宗服了那和尚煉制的丹藥后,不久便歸了天,年方52歲,正值壯年之際,于是坊間便把太宗的死因歸于誤食丹藥上,因為這“蒙古大夫”是王玄策帶回的,自然是難辭其咎的。

你說這樣,他還有機會立傳,沒有直接砍了他都是李治的仁慈。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感覺自己的生機可能快沒有了,就已經開始默默的托孤了,他對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說:”朕的好兒子和好兒媳,就托付給二位愛卿了。(朕佳兒佳婦,今托付于卿。)“

隨后李世民還將李世勣外放為疊州都督...當時,李世勣原本是特進(正二品散官)、太子詹事(從三品職事官)、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銜,有此銜表示位居宰相)。被外放之后,出任疊州都督(從三品),沒有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銜,不再是宰相,又失去了特進,相當于從朝廷中樞被趕了出來。

當然了,這是李世民再為自己的兒子鋪路,李世民對李治說,李世勣很有才能,但是李治對李世勣沒有恩典,因此,李世民害怕李世勣不服李治。

因此,李世民安排了一場戲:先把李世勣外放,如果李世勣服從安排,馬上去赴任,那就表示這個人可以用,等到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可以任用李世勣為仆射(從二品職事官,尚書高官官);如果李世勣徘徊觀望,那就表示這個人不能用,那就殺掉他。

這就是李世民的權謀,并且李世民在死之前,還下了一道圣旨,就是讓郡王李佑入翠微宮見駕,這道旨意讓李治十分的開心,他以為這是父皇讓自己的五哥回來幫助自己。

可是李治不會想到的是,李世民這一次召見李佑就是暗藏殺機,長孫無忌的不良人將登州的繁華看在眼里,每天都會上報給李世民。

長孫無忌則是旁敲側擊的告訴李世民,李佑有反骨,更有實力,必須要早一點解決掉李佑,終于在長孫無忌的慢慢誘導中,知道自己大限已經到了的李世民,也準備對李佑下手。

一道圣旨,讓李佑快馬加鞭去送死,可是李世民,長孫無忌...等都不會想到,他們想要殺死的李佑,現在根本就殺不了了。


上一章  |  李佑的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