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第六百九六章 李恪舉報 李佑造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李佑的大唐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六章 李恪舉報 李佑造反

第六百九六章 李恪舉報 李佑造反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8日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西關鈦金 | 李佑的大唐 
穿越歷史


書迷正在閱讀:、、、、、、、、、

上朝,也就是大朝會,李世民貞觀時期的前期,幾乎是天天上朝,但是李世民從高句麗回來之后,這個上朝的時間就開始有些變得沒有那么勤快了,在長孫無忌的上表下,上朝的時間變成了三天一次,后來是五天一次,甚至是七天一天。

唐朝只要是在長安的五品大臣就都需要上朝,不過,在唐朝你上朝有一個規矩,就是基本上都是騎馬,很少有人坐轎子,馬車也是很少的。

有人說,自古以來不都是武官騎馬,文官坐轎嗎?

確實是這樣,但是唐朝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如果坐人力抬杠的交通工具出門,路上遇到同僚朋友,人家八成會以為是您身體不舒服。

如果是一個正常人,乘坐轎子出門的話,一定會引起別人的嘲笑。因此作為一個年齡適中、身體健康良好的唐朝人,“騎馬出行”才是您的日常選擇。

這主要是因為南北朝以前,養馬、騎馬的傳統并不盛行,騎馬也算不上什么上流社會所推崇的活動,當時的貴族出行還是以坐車為主。

南北朝之后,民族融合加強,進入了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少數民族彪悍的民風傳入了中原,同時傳入的也有馬匹的種類,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雜交改良的馬匹。

到了唐朝,從西北地區引入的身材高大、脖頸纖細、四肢修長的“突厥馬”尤為被貴族所青睞,成為了中上層階級日常出行的首選。

后隨著馬鐙的發明,使“騎馬”這一活動方式的舒適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到了唐朝后,騎馬的風氣便盛行了起來。

唐朝人騎馬的風氣盛行到了什么程度呢?

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例,人生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各種寶馬。在他的各種收藏品中,突厥馬占了很大的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駿”中,就有四匹是突厥馬。在他的帶動下,養馬自然成為了唐朝人的愛好,因此也就帶動了唐朝人騎馬風氣的盛行。

當然了,馬車也是身份的象征,不過,在唐朝,想要弄到一匹馬并非難事。

唐朝建立之初,全國的馬匹數量僅有五千匹左右,后來打下了隴右,建立了官營的大牧場之后,經過四十幾年的發展,馬匹的數量一度達到七十萬匹。有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使得唐朝馬匹的價格普遍較低,基本上用一匹絹就能換一匹普通的馬。

如果您是在唐朝做官,找找熟人拉拉關系,弄幾匹不錯的官馬用來騎著上朝還是不太困難的。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唐朝官員普遍騎馬上朝的原因。一是統治者的提倡,二是馬匹的價格比較低,所以才使得騎馬上朝成了唐朝官員主流。

李恪,李愔早早的騎著馬來到宮中,隨后跟隨著百官進入了太極殿,本來大臣們按部就班的將各自要匯報的都匯報了一邊,跟著就準備離開,各自去當值的。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百官們準備結束的時候。

忽然,李恪微微向前一步對著李世民喊道:“父皇,兒臣有十萬火急之事上表。”

“哦...?”一句十萬火急讓本來已經準備散朝的李世民稍微的頓了一下道:“恪兒,說說吧,到底有什么十萬火急的事情要上表?”

“多謝父皇...兒臣要說的十萬火急的事情,就是有一位皇子準備造反。”

李恪此話一出,全殿的百官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因為這可是皇子造反呀,這要是坐實的話,那么就是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呀...!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微微得皺眉看著李恪問道:“吳王殿下,你不會說的是郡王李佑吧...?”

這個問話一出,眾人都一起看向了李恪,而李恪也是沒有一點的掩飾道:“沒錯,我要上表的造反皇子就是郡王李佑。”

“恪兒,你說李佑造反,那你可是要拿出證據的。”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俯視著李恪。

“有證據...!”李愔往前一步躬身對著李世民喊道:“父皇,絕對有證據,證據就在李佑自己的手中,李佑的粘竿處就是證明李佑有心造反的證據。”

“粘竿處?”李世民看向了一邊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向前一步:“陛下,粘竿處是李佑成立的一個監察江湖的機構,臣不想幫助李佑說話,但是自從有了粘竿處之后,確實大唐的江湖安分了許多。”

“可是長孫司空,你可知道,李佑的粘竿處曾經其實就是臭名昭著的藍蓮,是一個殺手組織,在這個組織下面死的人,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

李佑居然啟用這樣的一個臭名昭著的殺手組織,其心可誅...!”

李恪和李愔一拜到底,只是這個一拜到底卻讓李世民微微有些皺眉了起來,因為其實粘竿處前身是一個殺手組織,李世民是知道的。

而且李世民也認為,這并沒有什么,李世民這個人收下的惡人更多,在李世民看來,白貓黑貓只要聽自己的就是好貓。

藍蓮或許以前臭名昭著,但是現在成為自己可以用的劍,那就沒有問題了,并且藍蓮一直都是在李世民的監視之下,李佑想要用這么幾百人來造反,這說出去誰也不會相信的。

“這恐怕不夠吧...!”李世民沒有說話,長孫無忌微微的看著李恪和李愔道:“兩位殿下,你們說的這些其實都在不良人的監視之下,而不良人并沒有察覺到粘竿處的異常,所以粘竿處不能成為李佑擁有造反之心的證據。”

“父皇...!”李恪和李愔一起看向了李世民。

這邊李世民則是微微的搖頭道:“你們的證據不足呀,無法認定李佑是造反者,速速退下吧...!”

“這...!”李恪和李愔對望了一下。

然后兩人好像是下了一個什么決心一樣,就見李恪再次往前一步走躬身道:“父皇,粘竿處只是我們的第一個證據,如果父皇說這個證據不算。

那么我們會拿出一個更直接的證據...!”

“你們還有證據?”李世民微微一驚。

長孫無忌則是看著李恪和李愔道:“兩位殿下如果你們還有更直接的證據就請拿出來,如果是真的,陛下一定會為兩位殿下做主的。”

長孫無忌心中微微一笑,要是能將李佑給定成造反,那么這是他很樂意看到的。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李佑的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