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第六百七八章 武媚娘的撒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李佑的大唐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八章 武媚娘的撒嬌

第六百七八章 武媚娘的撒嬌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30日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西關鈦金 | 李佑的大唐 


李治拿出一份上表遞到了武媚娘的手邊,動作嫻熟,一看就不是第一次了,而武媚娘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將上表給拿在了手中看了看。

這是一份來自南方的上表,上面寫著偶然發現仙果一枚,呈金黃色,入口綿甜,吃完讓人飄飄欲仙。

武媚娘看完之后,直接提筆畫了一個叉。

“哎...媚娘,你怎么畫叉呀,是仙果呀...我是想問問你,該怎么將這仙果送到幽州給父皇去吃!”

李治詫異的樣子,讓武媚娘露出笑容:“太子,這一看就是假的,為的就是和您要錢財,那個黃色果實,奴雖然不知道它是什么,或許很好吃,但是絕對不是仙果。

如果是仙果,他早就一個人偷偷的吃了,他上報就是為了想要套取朝廷的路費,或者是賞賜,這樣的上表,直接畫叉就可以了...!”

“哦...。”李治微微點點頭。

跟著李治又將其他的上表遞給了武媚娘,這些上表中有某位老婦人拾金不昧,某位官紳捐橋修路,還有哪位貞潔烈婦...洋洋灑灑,都是這些沒有營養的內容。

武媚娘可以很快速并且很好的處理這些內容。

呵呵...或許有人會問,這是朝廷的上表,難道就都是些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根本就是垃圾呀。

事實上皇帝的上表很多都是這樣的垃圾上表,是沒有錯的,其實我們國家的博物館曾經公布了很多上表,也就是奏折的內容。

其中清朝的奏折是最多的。

康熙這一位是奏折狂魔,在大家的印象里,奏折上寫的都是與國家大計相關的大事,當然,還包括皇帝與大臣之間的“悄悄話”。

其實不然,這個奏折很多就是走個程序,很多的奏折就像如今的垃圾短信一般,整天騷擾著皇帝夜不能寐,很多勤政皇帝,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上朝,下朝之后還得與臣子商議政事。

那是很累的,并且有些臣子是上奏折的狂魔,就比如趙弘燮,他簡直是奏折界的楷模了,據說,在他擔任巡撫的十七年時間里,他一共上過1176道奏折,差不多五六天就要寫一份,替他送奏折的官差剛送完一道,就要馬不停蹄地送下一道,別提多累了。

而且,在這一千多道奏折中,有十分之一都是請安折子,簡單來說就是問候皇帝好,問皇帝最近身體怎么樣等等。

呵呵...試想一下,皇帝看到這些奏折,會有多少的無奈,有一次皇帝要過生日了,這位趙弘燮給皇帝上奏折:“馬上要到您的生日了,請問我屆時可以到京參加嗎?”

皇帝回復:“不用了。”

轉眼到了皇帝生日的前一天,趙弘燮又上了一個奏折:“明天就是您的生日了,請問我到時候可以來為您慶祝嗎?”

這下皇帝可火大了,狠下心寫下朱批:“不準來!”于是,趙弘燮也不再自討沒趣了,沒有再提起參加皇帝壽宴的事。

還真的是很有意思,李治他才是剛剛處理政務,所以他的上表都是分到的這些,王家長,李家短,超級無聊,但是就是這些無聊的東西,你還不能亂批復。

畢竟這些上表也算是對李治的考驗,你要是用一種敷衍的態度,那么被告訴了李世民,李治還是心慌慌的,好在后來有了武媚娘,這個武媚娘很聰明,她可以輕而易舉的用最簡單的方法處理這些垃圾問題。

不但好,而且快,讓李治輕松了不少并且還得到了夸獎,這也讓李治對武媚娘越來越依賴。

一口氣將補湯給喝完,這邊武媚娘也是快速的看完了李治給的上表,隨后武媚娘將自己的意見寫在紙上,等一下李治只要抄寫一遍就可以了。

畫叉的沒有那么多,很多的上表還是要寫意見的。

“哎呀...!”在武媚娘的幫助,李治終于是將一堆的上表給弄完了,隨后往椅子上一躺道:“今天的重要結束了,不過,以后還會有更多,媚娘,你要是一直在我身邊就好了。”

本來就是一句感嘆,但是聽在武媚娘的耳中卻是一份希望,只見武媚娘來到了李治的身后,用自己的柔滑的小手輕輕的幫著李治按摩著頭部道:“太子放心,只要太子愿意,那么媚娘就會永遠的留在太子身邊,永遠的不離不棄...!”

武媚娘的話,讓李治露出了微微的笑容:“那就太好了,我這輩子最大的想法就是可以讓你和五哥還有兕子留在我的身邊。

只要我有你們,那么我就是最快樂的。”

此時的武媚娘還不會知道,李治的這句話中,她的位置僅僅是在第三位,她在后來才會意識到,她武媚娘作為李治的枕邊人,她的地位永遠都比不上李佑和李明達。

武媚娘微微一笑:“太子,奴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您...!”

“說...!”享受著武媚娘的頭部按摩,李治很是爽快的道:“只要你想要的,我一定盡力幫你..!”

可是很快武媚娘說出了一個讓李治臉綠的要求,原來武媚娘已經進宮好幾年了,這個時候李世民不在宮中,她想要出宮去看看自己的娘親。

這個要求直接讓李治傻眼了,為什么...因為古代的妃嬪是不能出宮的,想要出宮必須得到皇帝的特批,要不然就是皇后,也是不能隨意出宮,即使被廢,也只會被打入冷宮,終身不得出宮。

因為古代一旦為妃,不論位分高低,一生都屬于皇帝一人,出宮就意味著擺脫了皇帝女人的身份,于情于理都是不允許的。

有人說要是犯了錯,貶為宮女,再到妃嬪二十五歲滿后有沒有放出宮去的可能。

這個也絕對不沒有可能,妃嬪一旦犯錯,輕者失寵,并扣月俸,或受訓斥,接受罰跪等處分,再者降低位分,褫奪封號,再嚴重的就打入冷宮。如果皇帝實在不能容忍妃嬪的過錯,那么一般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就會選擇賜死,而不會將妃嬪趕出宮去。

一般出宮只有以下幾種特例:

1、避暑。如清朝皇帝有去夏天去頤和園、圓明園避暑的習慣。隨皇帝一同出宮前去的就有部分后妃。

2、避禍。因為戰亂,咸豐皇帝曾去避暑山莊、慈禧太后曾去西安避禍,一同出宮前去的也有部分后妃。

3、祭祀。武則天隨唐高宗一同出宮祭泰山、部分朝代春分時皇帝去地壇祭奠,皇后也會按照禮制出宮隨行。或隨皇帝出宮去寺廟上香祈福,這也只有皇后或地位高,得寵的嬪妃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4、出游。如隋煬帝下揚州、康熙四下江南、乾隆南巡等,均攜帶大批后妃隨行出宮。

5、出訪。向臣訪問、探病。大唐高宗時,武則天時為昭儀,為迫使當朝重臣長孫無忌同意立武則天為后,唐高宗曾帶武則天出宮,出訪長孫無忌相府。但這種情形很少。

這是可以找得到的讓妃嬪出宮的歷史證據,此時的武則天提出讓太子帶著她出宮,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李治的臉也是綠的很徹底。


上一章  |  李佑的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