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制冰(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李佑的大唐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制冰(求訂閱)

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制冰(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西關鈦金 | 李佑的大唐 


大唐迎賓館

一群回鹖人像大爺一樣,吃飽了就坐在窗臺邊看著路上來來回回的百姓,這里吃的東西可是真的好呀,要知道在回鹖,這些回鹖人吃的最好的東西也就是烤羊肉。

但是在大唐,美味的食物真的是太多了,這也讓這群回鹖人全部都對美食贊不絕口的討論。

“昨天的果脯是真的好吃,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可以將果子變成這樣的果脯...!”

“是呀...荔枝、桃、梨、杏、棗子應有盡有,我還吃到了一顆櫻桃!”

“哎呦,那你可真的是太幸運了,要知道這些水果屬于皇家貢品,普通百姓無福享受。”

“我還比較喜歡水盆羊肉,搭配著胡餅吃著很舒服。”

“我也是...真的不知道,這大唐的羊肉為什么可做的這么好吃?”

就在這些回鹖人坐在窗邊談論著大唐美食的時候,這個時候,一位迎賓館的雜役笑嘻嘻的走了過來,看到這些回鹖人雜役連忙躬身道:“各位使者,你們好呀...!”

正說得開心的幾名回鹖人回頭看了看雜役,雖然不認識對方,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看到這幾名回鹖人和自己打了招呼,這位雜役連忙帶著微笑走了上前道:“各位使者,你們今天過的好不好呀?”

“你看呢...?”其中一名大胡子的會鹖人看著那位雜役笑道:“這大唐什么都好,就是沒有玩樂的地方...!”

“玩樂的地方...?”雜役嘿嘿一笑:“各位使者,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這長安,有一個最好玩的地方嗎...?”

“最好玩的地方?”幾位回鹖人馬上將自己的耳朵給支楞了起來。

“是哪里呀...?”大胡子回鹖人有些期待的問道。

“當然是平康坊了...?”

“平康坊?”回鹖人們同時一愣。

這個時候,就聽那名雜役笑嘻嘻的向著這群回鹖人繪聲繪色的介紹起了大唐的平康坊,而這些回鹖人什么時候聽過這么好玩的事情,一時之間集體都被這名雜役給吸引住了。

看著回鹖人露出了對平康坊向往的表情,雜役的嘴角也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你可以帶我們去平康坊玩一玩嗎...?”大胡子回鹖人連忙扔了一塊金子給那名雜役。

“哎呦...!”接過了金子,雜役連忙激動的道:“可以,可以,今天晚上我就帶各位使者去平康坊好好的玩一玩,一定讓各位使者開心的...!”

“不錯...不錯...!”

敦化坊中,李佑站在一排正在建造的房屋前,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這里就是李佑造的第一批小區群,一共十棟,都是四層的小區。

本來是準備建六層的,但是李佑還有有些擔心水泥的質量問題,所以先造四層試試看。

“公子,您來了...!”

周胄...李佑造小區的管事,這里都是這位周胄管,這位周胄可不簡單,是李佑花了大價錢從別的地方挖過來的。

“怎么樣...還順利嗎?”李佑看著周胄問道。

“很順利,我們的一號樓已經完成三層了,再有幾天就可以完成四層了...!”周胄回答的很自信。

“墻體什么的,都不會有問題吧?”李佑還是擔心水泥的質量。

“請公子放心,我們會一邊蓋,一邊注意它們的硬度...至少現在按照我的經驗來說,公子所制作出來的水泥是最好的建造房屋的東西,比糯米液要好上很多倍。

比木制的房子也要堅固很多...!”

“啊...是這樣呀...!”聽到了行家的夸獎,李佑的心中也是終于有底了。

“對了...!”李佑看著周胄道:“伙食還好吧...天氣也要熱了,我準備給你們準備一點冰飲...!”

“冰飲...?”周胄有些好奇的問道:“公子,您說的冰飲不會是冰水吧?”

“怎么了...”李佑笑著點頭。

“哎呦...!”周胄連忙感嘆的道:“公子,您對我們已經夠好了,一個月四貫錢,早上開始就有肉吃,而且還能吃多少吃多少,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這冰可實在是太貴了,公子我們可以忍的,喝點井水一樣的...!”

周胄這樣說,是因為周胄知道冰是很貴重的,中國封建時期的貴族十分的會享受,早在周朝的時候,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

此部門的編制不小,共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開始采取天然冰塊進行儲存。

把冬天的冰藏到夏天,再拿出來用,在沒有冰箱的當時,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冰

古代的藏冰條件當然沒有現代人好,方法也比較簡單。

每年大寒季節,古人就開始鑿冰儲藏,因為這時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務的官吏監督奴隸、農民到水質好的地方鑿采,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里。

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席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

由于這樣儲存,每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會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

要說藏冰的規模,那得數清代,《大清會典》說當時紫禁城內有5口窖,藏冰25000塊;景山西門有6口窖,藏冰54000塊;德勝門外3口窖,藏冰26700塊。有學者根據這些記載推算,5000塊藏冰窖的容積,相當于現在一幢五層四單元的住宅樓的體積。

而制冰是大約在唐朝末期,工匠們在生產火藥時開采了大量硝石。偶爾他們發現硝石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將溫直至結冰。

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開始利用硝石開始制冰。

工匠們將水放入罐內,取一個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內放水,然后將罐子放在容器內,并不斷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結果罐內的水結成了冰。

硝石是一種白色味苦的晶體,顏色如霜。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鈣,它溶解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以致結成冰。

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發結晶發將硝石再提出來重復使用。有了這種技術,就大大促進了古代制冷市場的繁榮。

當然了,現在還沒有硝石制冰,現在的冰都是冬天去深山中挖出來的,價格那叫一個昂貴,也是因為這樣,周胄不想李佑弄什么冰飲。


上一章  |  李佑的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