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李佑的大唐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

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西關鈦金 | 李佑的大唐 


十二名穿的極少的少女匆匆的離去,李明達大咧咧的走到了一邊笑嘻嘻的坐了下來,跟著看著唐儉道:“唐叔叔,今天請我們吃什么好東西...?”

“額...?”唐儉一個無語。

跟著看向了李佑,李佑苦澀的笑了一下:“這不能怪我...要怪就只能怪你家那個下人,看到我就喊,你要請我在平康坊吃飯,這被兕子知道了,她非要來,我能怎么辦?”

“哎呦...你可真的是害死我了,要是被陛下知道,我們就完了...帶著他的寶貝女兒逛平康坊,我們到底是死還是死呀...?”唐儉的臉都快抽了。

李佑只能再次苦笑:“唐叔叔,將就著吧...反正還有我和你一起扛...對了,點菜吧,我都餓了...!”

一個無語,唐儉苦澀的搖搖頭:“你還真的將這里當酒樓了...?”只是唐儉說完,看了一眼一邊一身貴公子打扮的李明達,也只能大聲的喊道:“來人呀,老爺我要點菜了。”

不要以為唐朝沒有好吃的,事實上,唐朝的好吃的可是真的不少,一道燒尾宴...一共有冷盤、熱炒、燒烤、甜點等58道菜,糕點有20余種,菜肴有32種。

從取材上看,有北方的熊、鹿、驢,南方的貍、蝦、蟹、青蛙、鱉,還有魚、雞、鴨、鵪鶉、豬、牛、羊、兔等。其中,金鈴炙(烤全羊)、水煉犢(清燉整頭小牛)、雪嬰兒(煎貼青蛙)、冷蟾兒羹(蛤蜊湯)已經令人嘆為觀止,而用素菜和蒸面做成70件蓬萊仙子般的歌兒舞女形狀的觀賞菜,更令人驚嘆不已。

燒尾宴的菜肴以花樣和食材的考究而著稱。如生進二十四氣餛飩就是用二十四種餡料,配二十四時令蔬菜,包成二十四種不同形狀的餛飩。

這樣的餛飩純粹是藝術品,估計唐代帝王看花了眼,今日之美食家也難以分辨!單籠金乳酥是用羊奶、蜜糖和面,用一種特殊蒸籠蒸成的面餅,用料之考究,真教人稱絕。

所以說不要小看唐朝的美食,雖然還沒有炒,但是其他的烹調方式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不過,唐朝現在還是分食制,也就是一人一案。

這一次請客得唐儉也是沒有一點吝嗇,山東沿海的文蛤、長江流域的糖蟹、安徽北部的糟白魚、浙江的干生姜、陜西南部的枇杷和櫻桃等...這還是國內的,李佑沒有想到的是,還有國外的,高昌來的馬奶葡萄,安南來的檳榔和香蕉,新羅來的松子,摩揭陀來的胡椒等異域珍饈。

“好吃,好吃...!”李明達吃的很開心,只是李佑卻微微皺眉,倒是唐儉笑道:“放心好了,東西我都驗過了,廚子也是我自己的。”

“啊...你還自己帶廚子來這里?”李佑一個詫異。

“廚子當然自己帶了?”唐儉有些訝異的看著李佑道:“這里的廚子怎么能行,我唐儉請吃飯,當然是最好的,來...這是來自高昌的葡萄酒,喝一杯。”

“哇...唐叔叔,你可真會吃...!”說著,李佑和唐儉直接碰了碰杯。

不過,這陶瓷杯子,讓李佑微微皺眉道:“葡萄酒很好,但是杯子差了點,我有一種透明的水晶杯,喝葡萄酒是最好的,下次我會帶一套給唐叔叔,算是我的回禮。”

“真的...?”唐儉眼神一亮:“那我可賺了...水晶杯,什么時候能給我送來。”

“額...!”李佑被唐儉的立即就想要的狀態弄了一個驚訝。

李明達這個時候一邊吃著東西一邊笑了起來:“五哥...唐叔叔就是這樣,不圖名,不圖利,就圖人生吃玩樂...!”

“哈哈...還是公主殿下了解唐某,沒錯...唐某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這吃的玩的,一聽到就會心癢難耐,五郎專門喝葡萄酒的水晶杯,唐某可是盯上了,一定要送于我呀...!”

“一定...而且以后如果還有什么好玩之物,五郎一定會提前給唐叔留著...!”

李佑的話,讓唐儉十分的受用,跟著就唐儉微笑著點頭:“那某就先謝謝五郎了,以后五郎也要多和某親近親近,隨時可以上某的府邸。

這次五郎將功勞都給某,某是真的感激不盡...來...舉杯一飲,一切盡在不言中!”說完,唐儉率先舉杯一飲而盡,所以李佑也是微笑頷首跟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李佑和唐儉喝酒說話的時候,三個小家伙則是在哪里拼命的吃著菜肴,說真的,這唐儉的廚子是真的厲害,有人一定會說,這公主什么都沒有吃過,怎么還會有這樣的吃相。

實不相瞞,其實皇帝吃的并不是很好。

也許你會和我抬杠:皇帝是天下最富有的人,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怎么會吃的不好呢

確實歷代皇帝在吃方面的花費,簡直是個不可想象的天文數字。

吳思先生曾經算過,中國皇帝中頗為節儉的崇禎和他的皇后,每年的日常伙食費就是16872兩白銀,按糧價折算超過52萬美元,其他皇帝就更不用說了。可是,花了這么多錢,浪費了這么多的人力物力,怎么還是吃不好呢,原因很多。

首先就是皇帝不能隨便吃時鮮菜蔬和果品,特別是那些一年之中只有一兩個月才有的果菜,更不能讓皇帝吃到。

因為供膳的內侍們擔心皇帝一旦食髓知味,隨時要吃,比如夏天要吃冬筍,冬天要吃新鮮蠶豆,供奉不周,那可就是大罪,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同樣道理,民間的一些美食,也不能讓皇帝吃到。

李世民有次心血來潮想著去外面搓一頓,誰知道那些內侍們直接鉆到了酒樓的廚房,每道菜端上去時,內侍們就一律給放一大勺糖。這一大勺糖下去,李世民什么好滋味也吃不到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這些內侍們害怕李世民吃慣了,要是回到宮里要吃,你說內侍們怎么辦?

也許你又要奇怪了,宮里的廚子應該都是百里挑一選出來的,怎么做菜手藝還不如揚州的廚子呢

這是因為宮里規矩太多,一道菜要怎么做,要用多少原料,要放哪些調料,都要記錄下來,廚師只能按菜譜做菜,不能自己發揮更改。

這樣即使是一流的廚師,也很難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皇帝也就吃不到他們烹飪的最佳肴饌了。

皇帝吃的并不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宮廷進餐禮儀的限制。

我們都知道,許多菜肴要在剛出鍋時才能品嘗到最鮮美的味道、酥炸、烤制食品涼了以后不僅不鮮美,口感也很差。

但皇帝用膳講究啊,要先擺好桌子,把與他身份相符的菜肴一起端上來。

廚師便只好在半天、甚至在一天以前就把菜肴做好,或煨在火上,或燜在大蒸籠里,這樣的菜只能是中看不中吃。

而且廚房距皇帝用餐之處很遠,就算是新做出來的菜,等端到皇帝面前,也過了最佳食用時段了。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李佑的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