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說
←→下一章
對于尊太皇太后這件事,趙維隆一直都比較抵觸。
他現在新登基,自己權威都還沒樹立起來,要是后宮再有太皇太后這尊大神,那他的存在感只會更低。
說得極端一些,要是他的那些叔叔兄弟們覬覦皇位,勾結太皇太后廢掉他這位皇帝,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更何況,當初他上位儲君最大的對手,還是皇后侄女所出的趙偉恒。
除了這些,趙維隆生母死得不明不白,也讓趙維隆對李氏心有怨懟。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讓趙維隆對尊李氏為太皇太后極為排斥。
可偏偏在現在,在這大朝會的關口,朝臣以禮法制度提出請求,直接把趙維隆逼到了死胡同。
現在他早思考,此人是受誰的指示,才會在例行奏對之外,打他個措手不及。
此刻,大殿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和趙維隆有一樣的疑問。
“皇上,先皇后仁德持重,賢名遠揚,若不及早尊位,恐遭天下非議,有損皇上圣德!”
江科禎的話,把已經處于死胡同的趙維隆,又往前推了兩把。
事實上,趙維隆到此時還未表態,而且臉色格外難看,便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這個時候,就能看得出他根基太淺,因為沒有人及時站出來,為皇帝做不能做的事。
即便是被趙維隆提拔的東宮舊臣,此刻也沒有主動背鍋的自覺,一個個全都干站著。
當然了,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支持江科禎的看法,因為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此刻,趙維隆把視線落在了黃志成身上,目光中滿是詢問之意。
黃志成微微搖頭,他懂趙維隆的意思,但面對這種局面他也無能為力。
見黃志成沒有站出來,趙維隆深吸了一口氣,組織好語言后開口道:“尊太皇太后,乃是國家大事,需得考慮周全,計議完備……方才可行!”
“如……如今……如今朕剛繼位……”
說到這里,趙維隆扶著腦袋,有些上氣不接下氣,外人看來好像是犯了什么病。
看著趙維隆這個樣子,附近幾名太監靠了過來,目光中滿是擔憂之色。
“皇上?”陳長河小心詢問。
擺了擺手,趙維隆示意近侍退開,然后扶著龍椅站起身道:“如今怪物為……禍,朝野……不靖,此事還要……從長計議!”
說完這個“議”字,趙維隆直接癱坐了回去,整個人閉上了眼睛。
現場頓時大亂,朝臣們紛紛上前,卻被太監們擋在御階前。
“快傳太醫,傳太醫……”
皇帝暈倒了,現場可以說亂成了一鍋粥。
“幾位閣老,如今殿內混亂紛擾,還請幾位約束朝臣,讓他們全都退出大殿,以免驚擾圣駕!”
這個時候,陳長河老成持重的作用就體現出了,對此趙維隆亦聽在耳中。
沒錯,他是裝暈,唯有如此才可對抗尊太皇太后之議。
對他來說,尊李氏為太皇太后很危險,至少現在不是時候。
只有當他穩固君位,剪除李氏羽翼之后,他才能安心給予李氏尊位。
事實上,趙維隆是在裝暈,大殿內至少有十幾號人猜到。
其他人沒猜到也只是暫時,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太擔心皇帝,所以沒往裝暈的方向想。
有了陳長河這句話,三位那個大臣便招呼著朝臣,陸陸續續退出了大殿。
而陳長河則指揮著太監們,將趙維隆抬下了龍椅,直接往乾安宮趕了去。
返回乾安宮后,趙維隆就睜開了眼睛,此刻他臉色鐵青。
“陳公公……”
“老奴在……”
“讓輯事監查,查這個江科禎是受誰指使,又和誰有勾結!”
“老奴遵旨!”
說完這話,陳長河目光掃視殿內一眾太監,語氣嚴厲道:“今日殿內之事,誰若是傳了出去,誅九族!”
有了陳長河安排,趙維隆更安心了許多。
今日這次事件,也讓趙維隆內心生出緊迫感,他必須要盡快行動起來。
為消除威脅,他的第一目標,便是除掉趙偉恒,以及還留在京城的幾個叔叔。
皇極殿外,宮道之上。
曹嘉盛加快腳步,來到了元平侯薛景彥身旁。
薛景彥是雍王妃薛寶筠之父,有了這層關系在,陶陽伯府和元平侯府關系走得很近。
腳步趨于一致后,曹嘉盛低聲道:“薛兄,風起長林……這往后,咱們可得小心了!”
今日大朝會,在曹嘉盛看來,將是“改朝換代”真正開始,派系傾軋將陸續上演。
他們這些人,作為太安帝時期的“失敗者”,未來將處于兇險境地。
“是啊……”薛景彥嘆了口氣。
列朝二十年,薛景彥看多了起落沉浮,對朝局有著很清晰的認知。
他們這些勛貴,如今多數都已沒了實權,在政治傾軋中缺乏抵抗力,所以一般不會摻和進去。
可元平侯府,和雍王府扯上了關系,卻也難說不會受到波及,僅靠自己躲是不行的。
曹嘉盛沉聲道:“薛兄好自珍重,即便風浪襲來,也要勉力求生,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這話其實有深意,可惜薛景彥聽不明白。
瞅了一眼曹嘉盛,薛景彥不由覺得好笑。
曹嘉盛作為端妃的親兄弟,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真正該擔心的是他才對,此人卻勸上了自己。
薛景彥淡定道:“曹賢弟,你也要好自珍重!”
實際上,他已經有考慮過,該如何應對極端情況。
所謂的極端情況,就是朝廷清算端妃一系的勢力,這幾乎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雖然端妃有恩于趙維隆,但其身后的勢力與朝中主流勢不兩立,所以必然會受到清算。
若在清算過程中,連他元平侯府都被波及,為保全族人薛景彥會行非常之舉,與端妃一系做切割。
他二人在聊未來身家性命,而其他退朝的大臣們,則在討論朝會上發生的事。
而主流的意見都認為,該尊李氏為太皇太后。
那么現在問題就來了,從今日皇帝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對李氏為太皇太后這件并不熱心。
那么作為大臣,該不該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為君分憂呢?
←→下一章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