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黃老先生的意思是,我們先找到那個東西,再要挾那個所謂的神?”
趙昆聽到黃石公的話,反問道。
黃石公笑了笑,道:“現在還不清楚那東西是什么,萬一那東西就能解開詛咒呢?所以,還是先找到再說。”
“可是.....”
趙昆猶豫了一下,道:“可是沒有線索,我們又該如何尋找?”
“公子難道忘了那張地圖?”
“你是說.....”
趙昆恍然想起了什么,瞪大眼睛。
黃石公意味深長的捋了捋胡須:“現在就等他們來了。”
“嗯。”
趙昆點了點頭,又看向夜月白:“夜姑娘,方才之事,多有得罪,還望見諒。”
夜月白沒有說話,只是低頭抽著肩膀,似乎還在哭泣。
趙昆無奈,轉頭看向嬴陰嫚:“皇姐,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沒騙你,殺嬴元嫚的是趙高,并非我!”
“還有,不管你看到的未來是什么,把握當下吧。”
對于嬴陰嫚,趙昆并沒有多大的仇恨。
相反,他對這個皇姐還挺欣賞的。
明明是女兒身,卻不遜色大丈夫。
特別是軍事才能方面,當真很有天賦。
若是可以,他倒真想把嬴陰嫚培養成一個女將軍。
然而,嬴陰嫚對趙昆的示好,卻不那么友好:“說那么多,還不是想懷柔我們,替你對付宮主?”
“我勸你死了那條心吧,我們是不會背叛宮主的!”
說完這話,還一臉嘲諷的斜了眼趙昆。
趙昆頓時感覺有些無語,心說這家伙怕是無藥可救了。
他也不想跟嬴陰嫚浪費時間,直接朝外圍喊了一句:“來人,將這兩個反賊帶到馬車上,嚴加看管!”
“諾。”
很快,樹林里就沖出幾名羅網成員,押著二人去了馬車牢籠。
與此同時。
趙昆給嬴政寫的奏報,也連夜送到了咸陽都城。
第一次章邯寫的奏報,傳令官并沒有加急。
因為加急一般只有在戰事緊張的或者大捷的情況下,才會加急。
但趙昆的奏報,卻在第一時間,加急送到了咸陽都城。
雖然晚送了幾天,但實際到達咸陽的時間,也就嬴政拿到章邯奏報的時間差了不過五天左右。
“陛下!太子天下接手象郡大軍了!陛下!”
傳令官一手舉著奏報,一邊大聲高呼,背上還有傳令官獨有的旗幟。
此時,整個咸陽官道,燈火通明,都在為傳令官開路。
“快打開城門,不要誤了太子殿下的奏報!”
城墻上的守將聽到趙昆的奏報,連忙指揮士兵開門。
士兵們也知道這份奏報的重要,不敢遲疑,紛紛沖到城門口,第一時間打開城門,并且維持通往咸陽皇宮的秩序。
不許任何人阻撓傳令官。
這倒不是說,傳令官的權力有多大。
主要是嬴政在很早之前就下令,一旦有趙昆的奏報,無論什么情況,都必須盡快送到他手中。
其實這種情況,也是開皇子之先河。
為了皇子的奏報,下達這樣的命令,嬴政還是第一次。
要知道,以往這種加急的,可都是大捷的捷報。
一般情況下,傳令官需要順著整個咸陽稱跑一圈,確保捷報讓整個咸陽城都知道,然后再將具體捷報詳情,交給中車府令,也就是皇帝的內侍,他的任務才算完成。
在捷報的路上,還不能停,得跑快一點。
然而,對待趙昆的奏報,傳令官就像捷報一樣,十分重視。
這不得不讓人感概趙昆在秦國的地位。
“太子殿下奏報!太子殿下親自接手象郡駐軍了!”
“快快快,莫要攔路!”
幾個準備收攤的老秦人商販,聽到趙昆的奏報,連忙拉開自己的商攤,讓開道路。
自從咸陽變革以來,整個都城便成了不夜城。
即使天色已經很黑了,城內還是燈火通明,絡繹不絕。
宵禁什么的,在咸陽都城根本不存在。
這都是趙昆的功勞。
趙昆的政策讓咸陽百姓真心喜歡這座城市,熱愛這個時代。
咸陽百姓都感恩于他,所以對他非常尊重。
一群人站在街道兩邊,目送傳令官急馳而過,拍手叫好。
“彩!”
“彩!”
“彩!”
在關中地區,如果說有什么人,能夠引爆話題,那絕對是趙昆和嬴政。
老秦人尊崇他們的王,也清楚今天獲得的一切,是誰促成的。
如果說嬴政是老秦人心中的神,那趙昆絕對是圣人。
之前因為覆滅匈奴,刷屏整個關中的趙昆,流量剛剛下去,結果又再次引爆了輿論熱點。
上一次他霸占大秦熱搜,還是因為商業改革。
沒辦法,商業改革盤活了大秦的經濟,毫不客氣的說,大秦能騰飛,有一半的功勞在于他的商業改革。
而這一次,他再次登上大秦熱搜,是因為獨自前往叛軍大營,說服叛軍,并接手了他們。
傳令官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趙昆帶領四萬大軍,獨戰叛軍十萬之眾,并成功擊敗叛軍,活捉叛軍將領。
緊接著又迂回千里抵達象郡,孤身前往象郡大營,說服三十萬趙佗叛軍歸降大秦。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是啊,太子殿下是我的偶像!”
“太子殿下怎么孤身犯險,就不怕叛軍作惡嗎?太危險了!”
人群之中,議論紛紛。
如果說覆滅匈奴是提升趙昆的知名程度和百姓好感度的話,那獨闖三十萬叛軍大營,就是提升了老秦人的崇拜度。
老秦人敬畏強者。
其他各地民風多有不同,但老秦人的民風,從來都是彪悍。
其他諸如燕趙齊楚之地,民間的話題多是俠士亦或者名士。
但老秦人的話題只有一個。
誰最牛逼!
太子殿下孤身獨闖叛軍大營,渾身是膽,我特么吹爆好么?!
不僅如此,聽到奏報的老秦人,還不停把奏報的內容安利給自己的伙伴或者家人。
而此時此刻的皇宮之中.......
嬴政已經拿到了奏報的具體內容。
“四萬大軍殲滅敵軍十萬眾,活捉賊首。孤身迂回千里,沒有任何保證的情況下,說服三十萬叛軍重歸順大秦,使趙佗陷入困境.....”
嬴政一本正經的念著,可眼里的笑意,卻一絲一毫都抑制不住。
之前接到趙昆兵分兩路,獨自前往象郡大營的時候,他心里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趙佗在百越之地耕耘多年,實力遍布每一處角落。
而且還有陰陽宮那個神秘組織綁縛,趙昆身處險境,肯定困難重重。
雖然趙昆身上有很多秘密,但他現在無疑是嬴政心里最打緊的人,嬴政擔心是必然的。
甚至如果趙昆出問題的話,嬴政不惜讓整個百越之地給趙昆陪葬。
但萬幸的是,趙昆沒事。
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的釜底抽薪計劃,竟然真被這小子弄成功了。
而且還是在趙佗的大本營,說服了趙佗的軍隊,這實在是太夢幻了。
嬴政的眼神中充滿了欣喜。
無論誰都清楚一件事,大秦的軍隊,只有一個人可以完全駕馭,那就是他自己。
當初辛勝的二十萬叛軍,也被他幾句話說降了。
如今趙昆同樣做到了他當初做到的事,讓他不得不感慨,什么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趙昆能有這樣的掌控力,嬴政非常欣慰。
作為皇者,就要有這樣的霸氣。
軍隊不過是皇者的臂膀,他們沒有資格,也不敢傷害皇者。
不同于之前嬴政讓扶蘇鍍金,對趙昆的期望,嬴政是明顯高于扶蘇的。
鍍金和實力還是有區別的。
鍍金是憑身份換功勞。
但趙昆是真真切切的實力。
當然,這個實力來得太過刺激了。
就這個迂回千里,獨闖叛軍老巢,嬴政都覺得挺不可思議了。
而之前的四萬大軍設伏,被十萬大軍圍困在山上,按理說是絕不可能逃脫的,結果趙昆不但創造了奇跡,還殲滅了敵軍,擒拿了賊首。
這其中每一步出了差錯,就是死路一條,而且是根本沒人可救的情況。
所以,哪怕趙昆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嬴政心里多多少少也絕了讓趙昆繼續冒險的想法。
這小子的計劃盡管很周到,也經常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之地。
雖然說風險越高收益越大,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嬴政可不想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
趙昆出眾的同時。要保證一個基本問題就是,趙昆的安全。
活著才有希望,死了就算再怎么出眾又能如何?
“接下來.....也該清算一下往事了。”
嬴政將奏報按在一旁,目光閃爍。
往事歷歷在目,讓他不禁殺心大起。
這個時代是屬于他的,也是屬于他兒子的,他不許任何人破壞這種局面。
當初呂不韋亂政,嬴政直到繼位很久以后才成功奪權。
這其中肯定少不掉一些人的支持。
除了孟,西,白三氏,以及蒙王這五個鐵桿以外,朝堂上自然也有支持嬴政的勢力。
也正因為如此,嬴政才能成功奪權。
呂不韋又不是傻子,倘若不是失勢,怎么可能給他毒酒,他就真的喝下去?
嬴政基本上沒有虧待過任何人。
譬如當初的右丞相王綰。
最開始的時候,嬴政感激王綰幫助自己奪權,是直接將王綰當作自己的心腹用。
但王綰這種人,只見蠅頭小利,而沒有真才實學。
靠著押寶獲得了嬴政的重視,卻沒有與之相配的才學。
所以嬴政才提拔了李斯。
只不過嬴政也沒有虧待王館,王綰再怎么沒有實權,也是右丞相,算大秦實至名歸的官場第一人。
只不過這個第一人有很大水分罷了。
這群當初押寶之人是以王綰為首的。
因為有從龍之功,所以嬴政一個都沒虧待。
有真憑實學的就放權,沒有能力的嬴政也不會吝嗇官職。
嬴政對自己人是真的好,歷史上的嬴政,也沒有殺過功臣。
王綰被李斯等人排擠出朝堂后,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而趙佗曾經的引薦人,就是王綰。
這讓嬴政不得不懷疑,王綰是否與趙佗還有關聯。
畢竟當初的陰陽五德之說,也是王綰告知嬴政的。
而陰陽宮與趙佗又密切聯系,這讓嬴政對當年的往事,更覺得蹊蹺。
“算了,還是交給趙昆吧。”
嬴政敲了敲桌桉,輕笑了一下。
不到關鍵時刻,他現在還不能打草驚蛇。
所以趙昆在外面折騰,對他來說,也是好事。
而另一邊。
趙佗跟著東皇太一進入甬道后,來到一處寬廣的地下宮殿。
宮殿內,氣勢磅礴,足足有九個盤龍石柱。
無數油燈在青銅架子上點亮,映照得整個宮殿,明黃黃的一片。
在宮殿的前方,是一個五丈大小的方形石臺,石臺的中央,還有一束白光從穹頂照射而下。
也不知是月光,還是什么光束。
總之,就是明亮無比。
在光束照耀的石臺上,是一幅幅凋刻精美的石畫。
上面有山川,河流,奇珍異獸,還有不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植物......
“這里就是神之祭壇。”
東皇太一來到石臺前五米的位置,抬手一揮,那束從穹頂照下的光,緩緩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晶瑩如白玉的祭壇。
趙佗怔怔的看著前方的祭壇,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你說這是神之祭壇,可為何不見神的蹤影?”
“神已經沉睡了,想要將他喚醒,只有執行我們的計劃!”
“既然神已經沉睡了,你又是如何得到他的旨意的?”
東皇太一輕笑:“我族世代侍奉神,自然有與神溝通的辦法。”
“就算如此,我也不可輕信神的存在。”
趙佗搖頭道:“這些年,你們鼓吹有神的存在,我也確實獲得了一些好處,但至今沒見過神,還是讓我有些懷疑。”
聽到這話,東皇太一閉目凝思了一會兒,嘆息道:“也罷,事情進展到這里,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你且回頭看看!”
“嗯?”
趙佗微微一愣,驀然回首,只見通往宮殿的入口處,竟然緩緩從地面升起了什么東西。
“這....”
趙佗瞪大眼睛,直到那東西完全露出來,才看清那是一尊高約十丈的銅像。
而這銅像的造型,看起來像人類,但又不是很像。
因為這銅像方頭大耳,十分夸張。
如果趙昆在這里,肯定要罵一句,這特么不是三星堆銅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