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趙昆獨自去象郡接手軍隊了?”
看著前面來自百越之地的消息,贏政和王賁大眼瞪小眼。
趙昆與何從突圍后,兵分兩路的消息,章邯第一時間匯報給了咸陽。
之后韓信奇襲北帶成功,章邯也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前往咸陽傳捷報。
但是,這畢竟是古代,古代的交通不夠便利,從百越之地到咸陽起碼需要十幾天日夜兼程。
所以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咸陽這邊接到趙昆獨自前往象郡大營的消息時,奇襲成功的消息才剛剛從百越之地發出。
“這小子怎么敢啊!”王賁胡子抖了抖。
趙昆胡來也就算了,怎么章邯和韓信也跟著趙昆一塊胡來?
韓信被調到長沙郡,一方面是廣南新城需要督建,另一方面是聽候趙昆調遣。
韓信在秦國軍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算是自王翦之后的軍中翹楚。
這樣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象郡的危險。
更何況,章邯也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
兩人同在百越之地,竟然讓趙昆以身犯險,實在罪該萬死。
王賁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因為趙昆對那秘密的執著,估計贏政都不打算讓趙昆去南越。
沒辦法,趙昆是贏政唯一的希望,也是被贏政寄予厚望之人。
但無論是贏政還是王賁都沒想到,趙昆居然敢親自帶兵去象郡大營。
要知道,象郡大營可是趙佗的老巢。
就算趙佗帶人去了郡城,但大營里也有不少他的心腹。
若是一個不慎,很有可能被困死在象郡。
本來按照贏政和王賁的想法,趙昆再怎么大膽,也是用計接手南越駐軍,不會真的以身犯險。
可隨著消息傳來,他們沒想到趙昆給他們玩了一個花活。
“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當初陛下不也一個人收復了辛勝二十萬秦軍嗎?”
事已至此,王賁也不好說什么。
而且從一個統帥的角度來看,趙昆天馬橫空的計劃,雖然失敗的可能性很高,但一旦成功,韓信與章邯將無后顧之憂。
而且象郡有三十萬大軍,如果真能接手成功,趙佗想翻出什么浪花都不可能了。
但,趙昆是贏政的親兒子啊!
而且這種釜底抽薪的計劃,危險性太高了。
假如接手不成功,只有死路一條,想救都救不了。
贏政看著前面的奏報,第一次心中升起了一絲不安。
他上一次不安,還是得知丹藥有毒,長生無望的時候。
而這一次,是因為趙昆。
趙昆不僅僅是贏政期待的繼承人,同時也是大秦的希望。
“他這是想斷絕趙佗的后路啊......”
王賁看著前面的奏報,嘆了一口氣。
倘若趙昆真能接手剩下的三十萬駐軍,那百越之地的叛亂,很快就能平復。
毫不客氣的說,接手成功了,百越之地就沒有什么事了。
王賁不得不感慨趙昆的膽魄。
這小子上了戰場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膽子大的可怕。
而贏政則有些沉默。
王賁說的不錯,趙昆想要斷絕趙佗的后路,徹底解決百越問題。
換句話說,這就是趙昆的野心。
趙昆在出發之前就知道,他去南越要做什么。
造反清除六國余孽的事,終究不那么光彩,但南越之地是老秦人心中的一道傷疤。
為了征服百越,老秦人在百越之地埋骨幾十萬。
可換來的不是百越臣服,而是妥協。
這種妥協是百越各族與秦人和諧共處。
然而,實際上的百越各族卻貪得無厭,他們不種植糧食,全靠秦人救濟。
你不給糧食,我就造反。
久而久之,秦人在百越之地的地位還不如那些蠻族。
趙昆想要的可不是這樣的百越之地。
如果他中規中矩的接手南越駐軍,實際對他而言,沒有什么大的意義。
倘若只是這樣,趙昆清楚自己永遠做不到真正的統一。
論掌控力,趙昆還達不到贏政的地步,但這個帝國偏偏需要極強的掌控力。
無論是推行科舉,亦或是普及教育,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妥協可言。
所以他不僅要增強掌控力,還要讓整個百越之地成為自己的陪襯。
做到連始皇帝都沒做到的事情。
贏政能以一己之力削天下貴族之爵,收天下貴族之田地,自己在贏政的扶持之下,倘若還要妥協,那就太low了。
這次南越之行,他發揮得越出色,威勢和話語權就越大。
歷朝歷代的馬上皇帝,對帝國的掌控力度都是遠超與文官妥協的皇帝的。
贏政也沒有怪罪章邯和韓信為什么沒有叮囑阻止趙昆以身犯險。
現在問題是,趙昆已經出發了。
贏政只能寄希望于趙昆能夠成功。
而且,雖然趙昆選擇了以身犯險,卻也讓贏政對趙昆的滿意程度更上一層樓。
趙昆雖然沒說,但趙昆是有野心的。
贏政不怕趙昆有野心。
他怕的是趙昆沒有野心。
大秦一直走的都是前無古人之路,自己的兒子有野心是一件好事。
當然,贏政也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亂臣賊子的老巢,本來就沒什么安全可言。
如果趙昆真的出了什么差錯,那么整個象郡,上到軍士,下到一草一木,都要為之陪葬。
另一邊,南越郡北方。
因為已經決定投降,北帶軍和新秦軍暫時性休戰。
北帶王比較聰明,并沒有直接公布投降的消息,而是讓親兵埋伏在營帳之外,同時召集各個統領過來議事。
北帶王不是傻子,趙佗的人格魅力很高,再加上北帶部落本身就是各個小部落整合而成的。
其中不乏愿意為趙佗賣命之人,所以他也不敢貿然公布投降的消息。
否則還沒投降,就有可能人頭落地。
在召集了大小統領以后,北帶王才公開自己準備投降的消息。
果然,當場就有人暴起反對。
只不過北帶王早有準備,摔杯為號,埋伏好的親兵第一時間就將暴起的幾人斬殺當場。
斬殺完幾個趙佗的死忠后,北帶王才傳令放開所有防守,準備投降。
至于剩下的統領,都被北帶王軟禁在自己的營帳之中。
而北帶王自己則跟他們一起等待新秦軍的到來。
韓信因為離北帶部落比較近,所以直接去接受北帶部落投降。
不得不說,北帶王投降得還挺漂亮的。
說投降就沒有半點含湖,整個南越郡北方的所有關隘全部棄防。
至于將近四萬的北帶族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都放下了武器。
韓信第一時間并沒有去接收北帶部落的投降人口,而是命令大軍分散去接手所有南越郡北方的防御。
接手了所有關隘,北帶王就算想弄什么騷操作也沒辦法干,四萬人就是甕中之鱉罷了。
在干完這些事情,天色已經漸晚,北帶王在營帳之中明顯有些焦躁不安。
按照常理來說,秦軍接受他們投降的話,肯定第一時間過來安撫他的情緒,但韓信沒這么干。
北帶王也知道過來接收關隘的是韓信,又想起韓信進攻時的口號,沒來由的覺得脖子一涼。
而這個時候,韓信才剛剛接手所有關隘的防御,三萬多人遍布南越郡北方的所有關隘。
同時派人聯絡章邯,前來鎮守南越郡北方。
而韓信身邊,也就剩下一百多個親衛隨行。
吳廣本打算勸他等章邯來了再去接受北帶王投降,雖說這四萬人放下了武器,但好歹也是四萬人。
可韓信不那么想。
現在所有關隘都被他的人馬接手,別說這四萬人其中有婦孺老幼,而且還沒有武器,就算有武器,他們只要沒長翅膀就飛不出去。
如今關隘要道都被新秦軍占據,北帶部落的四萬人不可能翻天。
更何況,晾他們一晚上也好,反正是蠻族。
但萬萬沒想到,晾這一晚上還真晾出事情來了。
是夜!
原本北帶王還在安撫剩下的統領,一個統領忽然暴起殺了上來。
這個統領本來也是趙佗的死忠分子,在北帶王說要投降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要暴起。
可北帶王的親兵沖進來太快,他還沒起身,其余先起身的人就死了。
所以他按住了自己的沖動。
后面北帶王安撫眾人,他也表現得和眾人無異。
待到了半夜,秦軍接管的人還沒來,北帶王心中忐忑,戒備自然也少了許多。
而這個時候,他忽然暴起,北帶王明顯沒有任何防備,就被他一刀割斷了咽喉。
“我等與趙陀將軍歃血為盟,如今命我等守土,倘若北方有失,秦人必屠戮我族,自趙佗將軍入主百越以來,公平公正,有能者賞之,無能者罰之;
我等承趙佗將軍之恩,倘若不能為趙佗將軍流血,便愧對趙佗將軍,愧對神明!”
不得不提的是,趙佗在百越之地的威望,真的很高。
趙佗從一個副將,坐到今天的地位,除了親近百越各族的政策外,無外乎他的人格魅力了。
整個百越之地,趙佗不缺少死忠,因為其公平公正的政策,收攏了不少民心。
而且趙佗經常會打亂一個部落的人口,進行重新分配。
比如北帶部落原本三分之二的人口,分配給其他部落,其他部落的人口則用來補充北帶部落。
這樣造成了一個情況,原本的小部落,凝聚性明顯降低。
所以這人的口號很管用。
營帳中有幾個出聲反駁想要活命的,被當場宰了以后,其他人也都狠下心來。
一群人本就是各族的大小統領,殺了北帶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宰殺北帶王的家人,然后接管原本等待投降的北帶族人。
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先把北帶王這個投降派弄死,然后把所有想投降的統領弄死,再接管外面等待投降的北帶軍,與新秦軍死戰不休。
至于贏,他們從來沒想過。
韓信不是沒發現北帶部落的動亂,而是沒打算管。
北帶部落亂了才好,亂了才有理由殺人。
現在各大關隘被他的人占據了,北帶部落就算長了翅膀也沒用,無非就是垂死掙扎。
他只需等章邯來就行了。
原本還要考慮怎么處理這群蠻族,現在也不需要考慮了。
假投降還需要考慮?
通通宰了不就完事了?
只不過在殺戮的時候,難免有人逃出來,比如北帶王的兒子。
北帶王還是有可以信任的親兵的,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北帶王的兒子倉促找到了韓信。
“將軍救我!”
韓信看著跪倒在自己面前的蠻族少年,眼睛一亮。
雖然口音有些奇怪,但韓信還是能聽懂的。
“你會秦語?”
北帶王之子勇曇,看著前面一臉俊秀的韓信,顫抖著點了點頭。
“有人叛亂,我父戰死,請將軍平叛受降!”勇曇跪在地上乞求道。
韓信臉色古怪的看了一眼面前的蠻族少年,皺眉道:“本將為何要平叛?本將現在已經接管了北方所有關隘,你不會認為他們有機會從本將手中逃出去吧?”
“這.....”
勇曇聽到韓信的話,遲疑了一瞬,勐地抬起頭,引入眼簾的是韓信似笑非笑的表情。
是他!
勇曇第一時間想到了一個人。
是那個喊著不接受北帶投降的韓信。
是那個屠了邊境數個部落的大將軍。
不知怎么的,勇曇內心突然涌出一絲絲寒意。
他根本不想平叛,他想讓北帶部落死在這里。
“求您了,我們是真心歸降的!”
勇曇跪在地上,不斷叩首。
如果他不想父親北帶王的心血就這么化為烏有的話,只能寄希望于韓信了。
韓信說得沒錯,他沒有任何理由去平叛。
北帶部落四萬人看似很多,但能鬧出多大的動靜?
整個南越郡北方關隘都被韓信的軍隊接手了,四萬人就算拼死也沖不進南越郡腹地。
他們只是一群甕中之鱉罷了。
更何況,這四萬人還有將近一萬的老弱婦孺。
只要章邯趕來,留給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韓信并不是嗜殺之人,但為了后方穩定,不陷于跟趙佗決戰的時候,兩面夾擊,他只能這樣做。
“求求您!”
勇曇會的秦語不多,即使頭磕出血來,依舊不敢停歇。
韓信面無表情的看著勇曇,對于異族,他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心。
當初老秦人征伐百越的時候,百越蠻族對老秦人可沒有一點仁慈。
什么毒箭,陷阱,蛇蟲等,全部用來對付老秦人。
致使老秦人第一戰就損失了十幾萬。
國與國之間,本來就沒有同情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