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從計劃開始第五百三十一章你與我佛有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覆秦從計劃開始 >>覆秦從計劃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一章你與我佛有緣

第五百三十一章你與我佛有緣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8日  作者:守柴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守柴爐 | 覆秦從計劃開始 


 好書、、、、、、、、、

“和尚?”

趙昆看著眼前奇裝異服的幾人,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是姜潮的羅網帶回來的。

看他們的造型,有點像趙昆熟悉的和尚。

但和尚這種生物,除非是一些腦子抽瘋的,任何當權者,都對其沒有什么好感。

這個發源于四百年前的宗教。

自喬答摩悉達多,也就是佛教供奉的釋迦摩尼之后,便在南亞飛速發展起來。

五十年前。

幾乎一統印度半島的阿育王,因為懺悔自己殺戮太多,皈依佛教,并將佛教奉為國教。

從此,這位印度半島的統治者,便癡迷于推廣佛教。

據說其最瘋狂的時候,一夜之間就建立了八萬四千座佛廟。

阿育王不僅自己是佛教的信徒,就連他的子女,也被他派出去傳教。

經過這個明顯屬于腦抽的孔雀王朝君主的瘋狂安利,佛教在南亞諸多小國,都成了主要信仰。

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的一堆王子、公主們,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到處傳教。

沒想到,他們居然跑大秦來傳教了。

眼前這幾個僧人,都是頭頂不到一指長的頭發。

每個人臉上都光潔如蛋,沒有胡須,甚至連眉毛都沒有,一眼看上去極為怪異。

坐在趙昆對面下棋的黃石公,仔細看了一眼,不由得哂笑一聲。

“老先生認識這些人?”趙昆好奇道。

據他所知,佛教傳入華夏大地,應該是幾百年后的事情。

不過,看黃石公的樣子,似乎對這些人并不陌生。

黃石公微微瞇了瞇眼睛,回憶似的道:“十余年前,西域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使佛經傳入咸陽都城,并對始皇帝宣稱要在大秦推行不得法”

黃石公一向神秘,知道的隱秘有很多,趙昆早就知曉,因此也沒多詫異。

但對這種小事,他居然記得這么清楚,倒是引起了趙昆的興趣。

趙昆知道,這其中,肯定發生了什么特別的事情。

原來,嬴政剛剛統一六國,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因為聽了盧生等人的話,在那段時間,非常迷戀長生之道。

他曾經下令,廣招天下能人異士。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室利房等人來到咸陽。

因為口音怪異,所以他們與秦人交流起來頗為費勁。

秦人只知道,他們自稱沙門眾人,來到大秦,是為了宣揚不得法。

所謂的不得法,其實便是關中人對佛法的音譯。

據這些人說,沙門在另外一個大國,是國教,連國君都是他們的信徒。

并且,他們向嬴政推行佛法。

嬴政聽說這些人的來頭,本來還很感興趣。

但交流一番之后,嬴政卻勃然大怒。

嬴政一生征戰天下,自稱始皇帝,其心胸氣概,自然不是常人可以揣度的。

他求長生,是為了大秦基業萬年流傳。

但這些僧人宣揚的佛法,跟嬴政所求,完全是背道而馳。

這些人告訴嬴政,佛教講究因果報應。

生前造孽太多,死后就要贖還罪業。

因此,生前需要持戒,以圖死后超脫。

嬴政聽了這些話,氣得差點吐血。

老子一生叱吒天下,做到了人間至尊,就是為了吃齋念佛,供奉佛教,以圖死后的超脫?

你們怕不是在想桃子吃!

佛教洗腦能力再強,

也就是對普通百姓而言的。

對嬴政這樣的人來說,只要有用和沒用兩種可能。

有用,他或許還有興趣繼續了解。

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講,佛教對當時的大秦來說,沒什么卵用。

不過,嬴政畢竟是九五至尊,基本的肚量還是有的。

他耐心地聽完室利房等人的扯澹,然后讓人將其送了出去。

不想,這些禿驢完全不知好歹,而且不畏死活。

室利房都被鐵鷹劍士架起來了,還妄圖向嬴政進行洗腦。

他用的,便是阿育王的例子。

此舉,徹底惹惱了嬴政。

嬴政下令將其打入牢獄,隨后又扔到了云中郡,讓蒙恬將他們趕出邊境。

聽完黃石公的敘述,趙昆在心里給當初那十八個僧人點了個贊。

好大的狗膽!

要知道,那段時間,嬴政剛剛統一六國,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唯我獨尊得厲害。

居然有人敢勸他供奉別人,并且勸他生前行善?

嘖,嬴政沒把他們弄死,已經是很稀奇了。

要知道,大秦那些方士們,動不動就被嬴政殺一批,但也從來沒見嬴政手軟的。

姜潮聽完黃石公的話,也滿臉不屑的道;“殺了區區十萬人,便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如此最爾小國,居然也敢稱王朝,簡直不知所謂!”

趙昆哭笑不得。

姜潮不屑的,自然是剛剛死了不到三十年的那位孔雀王朝的主宰,阿育王。

不過,趙昆還是沒能理解,為什么黃石公會對這件事情,如此記憶猶新。

一直立在姜潮身旁的辛海城,似乎猜到了趙昆的疑惑,主動開口解釋道:“其實這件事在當時動靜不小,我也曾聽我父親提起過;

據說那十八名沙門被驅逐出大秦之后,不念陛下的不殺之恩,居然轉道匈奴,并且在匈奴那里大放厥詞!”

聽完辛海城的描述,趙昆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哭笑不得地看向那幾個和尚。

難怪歷朝歷代的當權者,都對和尚沒什么好感。

這些家伙,成天念經,也未必是鉆研什么佛法,一身的本事和脾氣恐怕全長在一張嘴上了。

室利房跑到匈奴,不僅不為自己的遭遇悲嘆,還沾沾自喜地宣稱,自己被嬴政下獄后:“夜有丈六金神破戶出之,帝驚稽首稱謝,以厚禮遣出境!”。

本來是一件很沒面子的狼狽之事,愣是被他說得繪聲繪色。

神人沖進監獄把他們救出來,驚動了嬴政,隨后嬴政厚禮把他們送出境?

嘖,不要臉到這種地步,也是一種了不得的本事了!

后來嬴政從邊軍抓到的匈奴貴族口中,得知了這件事情。

勃然大怒!

他找到當時記載他起居的史官,發現史官對此事的記載,只有寥寥一句話:“王怪其狀,捕之系獄,旋放逐國外。”

對于這種寫實的描述,嬴政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過,這件事情還是把他氣得不輕。

一怒之下,嬴政下達嚴令。

禁不得祠!

室利房沒有想到,就因為自己為了裝逼而口嗨的一句話,徹底斷絕了佛教在大秦傳播的希望。

如今,距離那件事情過去,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沒想到,今日居然又在南越城中,看到了僧人。

“孔雀王朝國教護法,摩哂陀座下弟子彌沙迦,拜見尊敬的大秦帝國太子!”

為首的那個和尚,朝趙昆打了一個佛禮,高聲說道。

自從大秦打通西域的商路,兩地之間的往來,便逐漸頻繁。

彌沙迦之前跟隨摩哂陀在南亞北部傳教,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僧侶。

隨著大秦聯通西域愈深,他們接到的關于大秦的消息越來越多。

特別是孔雀王朝的使者巽加,也來了大秦,他們更加興奮大秦對孔雀王朝的態度。

畢竟始皇帝當政時期的大秦,對外國人的態度,猶如蠻夷。

而如今卻大不相同。

于是乎,摩哂陀便派得意弟子彌沙迦來大秦傳教。

與之前的室利房相比,彌沙迦的來頭要大多了!

室利房在孔雀王朝,只是一個普通的僧侶。

但彌沙迦卻不同,彌沙迦是追隨摩哂陀的四比丘之一。

他的老師摩哂陀是傳教狂魔阿育王的大兒子,俗世身份極為不俗。

而摩哂陀拜師目犍連子帝須,在孔雀王朝是公認的大梵天轉世,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勐人。

在佛教之中,摩哂陀也是根正苗紅的佛二代!

彌沙迦自小聰慧好學。

他先去西域,帶著一眾隨從僧侶,在西域待了半年。

直到打探到了足夠的消息,學會熟練運用大秦的語言,他們才啟程趕往大秦。

如今大秦很是開放,咸陽的異族面孔,已經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兒了。

因此,彌沙迦等人很輕易的就進入了咸陽。

他們在咸陽待了半個多月。

見識過大秦的繁華之后,彌沙迦更加堅定要在這里傳教的念頭。

但大秦的律法嚴明,沒有朝廷的允許,他們根本無法傳教,幾次求見無門后,他們找到了此次來咸陽出使的巽加。

巽加知道趙昆對大秦的作用,便推薦他們來南越找趙昆。

但趙昆的確切位置,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即便當初巽加來南越,也是阿米奴引薦的。

巽加不可能為了幾個和尚,泄露巽加的具體位置,只能給個方向,讓他們自己找。

還美其名曰的說,如果佛與這個國度有緣,會指引你們見到相見的人的。

結果這個和尚當真了,馬不停蹄的來到南越郡城。

然而,南越郡城那么大,趙昆又可以隱秘,他們能找到才怪。

但在這年代,能夠被派往異國傳教的,都是最狂熱的教徒。

他們別的沒有,就是毅力強。

跟后世那些肥頭大耳的和尚比起來,這些佛教的最早信徒,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信徒。

他們活著的時候,嚴守持戒,根本不貪圖俗世的享受。

孔雀王朝,沒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損傷的說法。

佛門戒律之中,規定了入教須剃度,只能留不超過一指寬的短發。

他們還要求僧人將臉上的胡須、眉毛全部剃掉。

只是因為,早期的佛教理論認為,打理這些東西太過麻煩,不能虔心向教。

真正入教,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那真的是做到了無時無刻不再感念佛祖。

彌沙迦地位算高的吧?

但從孔雀王朝遠行萬里,來到咸陽,再從咸陽到南越。

這一路上,一直都是以乞討為生,饑一頓飽一頓那是常有之事。

對此,這些人卻甘之如飴。

因為,自從釋迦摩尼坐化之后燒出舍利,僧人們便以死后自己的尸體能夠燒出舍利,作為判斷自己佛法是否精深的一個重要標準。

而經過這四百年的探索,僧人們發現,吃齋念佛,生前受苦,能夠燒出舍利的幾率極高。

別說肥頭大耳了,就算是吃得稍微好一些,都不可能。

這與佛教宣揚的理論簡直不謀而合。

這不是巧了么?

因此,阿育王死后,沒有燒出舍利,在佛教內部還引發過一番爭論。

最后大家給對佛教傳播起到重要作用的阿育王蓋棺定論。

阿育王的前半生,為黑阿育王。

他為了上位,殺掉了自己九十九個兄弟,又在征戰之中造成十萬人死傷。

縱然后半生對佛虔誠,也贖還不了他的罪孽。

因此,他在這一世還無法超脫。

最后,佛教扣扣索索給阿育王向佛的那段人生,賜了一個白阿育王的俗世稱號。

反正過河拆橋,無非如此。

不過,即便如此,阿育王的子女們,uu看書依舊都是佛教的狂信徒。

舉個簡單的例子,阿育王的兒子鳩那羅,是一個以孔雀王朝的審美觀判定,標準的美男子。

他出生在阿育王建八萬四千座廟的那個夜晚,阿育王認為其與佛有緣,于是就將他封為太子。

鳩那羅長大以后,阿育王的老婆見這小伙子漂亮,就起了勾引之心。

結果被嚴守持戒的鳩那羅告訴阿育王。

阿育王聽信了老婆的倒打一耙,大怒之下,把鳩那羅的雙眼挖掉,將其流放。

后來,真相大白,阿育王將自己的老婆處死,想要接回兒子。

沒想到,鳩那羅聽說陷害自己的女人因自己而死,認為這是自己造的罪業,舊病復發,也跟著一命嗚呼。

作為孔雀王朝太子,身份尊崇,卻因為信教,得了這么一個下場。

可見,這個時期的佛教徒有多么變態。

“公子,這些人如何處理?”姜潮對趙昆道。

“先讓他們下去好好休息,我之后另有安排。”

趙昆擺了擺手,目送這些和尚離開。

不可否認,在民智相對蒙昧的農耕時期,宗教對皇朝的統治,具有一定的幫助。

但如今的大秦,民智已開,根本沒有佛教這種東西的發展空間。

更不用說,諸夏之民的自古以來的傳承思想之中,也沒有信仰某個人要達到日日頂禮膜拜的程度。

趙昆之所以對這些僧人感興趣,是因為他有其他的考慮。


上一章  |  覆秦從計劃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