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從計劃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嬴政與趙昆鬧翻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覆秦從計劃開始 >>覆秦從計劃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九章嬴政與趙昆鬧翻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嬴政與趙昆鬧翻了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12日  作者:守柴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守柴爐 | 覆秦從計劃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秦皇行宮,書房。

嬴政回宮后,第一時間就開始批閱奏折,直到腰酸腿痛,才放下筆,捶了捶酸脹的腿腳。

半響,他轉頭朝宮侍道:“去將蒙毅叫來!”

不多時,蒙毅來到書房,朝嬴政行禮。

嬴政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客套,然后開門見山的道:“蒙愛卿,東巡啟程的事準備得怎樣了?”

“回陛下,已經準備妥當了,就等路上的雪化開一些,就可以啟程了。”蒙毅如實答道。

嬴政點了點頭,又想起什么似的,補充道:“此次東巡,朕想帶上趙昆,你給他安排一輛馬車,規格與胡亥相同,但只能行在最后!”

“這……”

蒙毅遲疑了一下,拱手道:“臣遵旨。”

“好了,其他的事交給你,朕很放心,也就不多問了。”

嬴政說著,拿起茶杯嘬了一口,又轉頭望向桌案上的奏折道:“辛將軍那邊打了個勝仗,上郡外的大月氏五部,被趕走了。”

“可隴西郡的兵災,涉及數十萬百姓,而且損毀的城池,農田,都需要解決。”

“各地的災情雖然已經緩解,但不等到秋收,恐怕還需要朝廷救助。”

“總的來說,朕又缺錢了啊!”

雖然嬴政說這些,有點像自言自語,但聽在蒙毅耳中,卻無比清晰。

不管天下人怎么評價嬴政,在蒙毅心目中,他就是個好皇帝。

只不過,他的好,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比如格局。

當初,大月氏六萬騎兵長驅直入,威脅咸陽國都,辛勝二十萬大軍就在路上,他硬是沒有讓辛勝回援勤王。

而是讓他守好上郡。

因為他知道,隴西郡已破,再搭上一個上郡,大秦的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所以,寧愿抱著國都被破的危險,也要用一萬鐵騎,阻擋大月氏六萬騎兵。

但即使最終勝了大月氏,留下的爛攤子,也讓嬴政犯了愁。

沉默半響,蒙毅忽然開口道:“陛下,臣聽聞公子昆足智多謀,何不召他來商議對策?”

“嗯?”

嬴政聽到蒙毅的話,心中一愣。

其實趙昆早就給他賺了數百萬鎰金,只不過被他揮霍一空了。

如今再找趙昆,他想不到用什么理由。

畢竟趙昆給他賺錢,是為了謀奪頻陽,現在頻陽已經到手,趙昆沒理由再幫他。

當然,這個他,指的是始皇帝。

若用義父的名義尋求幫助,估計弄到的都是小錢,而小錢解決不了大問題。

愣了片刻,嬴政笑著擺手:“不過就一稚子罷了,國家大事,他怎懂得……”

聽到這話,蒙毅心中暗忖,很明顯,嬴政不想談趙昆的事。

他也識趣的沒有多問。

就如此,嬴政又簡單交代了幾句,蒙毅便離開了書房。

而站在一旁,始終沉默的宮侍,卻把嬴政和蒙毅的對話,記在心里。

既然是趙高安排他來伺候嬴政的,那他肯定是趙高的人。

所以記在心里后,他便尋了個機會,去了趙高府邸。

另一邊,丞相府。

李斯和馮去疾等了一夜,這一夜,兩人徹夜未眠。

眼睛都布滿血絲,始終不見行宮走漏任何消息。

直到天剛蒙蒙亮,他們才等到趙高的通知。

趙高將事情的經過都詳細告知了他們。

馮去疾搖頭嘆息,苦笑著看向李斯,道:“李丞相,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違!”

“公子昆非但沒有被陛下責怪,反而討得了陛下歡心。”

說著,又嘆了口氣,接著道:“李丞相,現在還有退路,即便陛下真選了公子昆,他也不知道我們背后做的腌臜事,興許會念我們的好,放我們一馬?”

“馮右相與公子昆確實少有瓜葛,但別忘了,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李斯淡淡瞥了眼馮去疾,道:“倘若陛下知道玉璽的事,咱們誰也脫不了干系!”

“李丞相,你……”

“趙高設計公子昆,你我都是知情者,要是趙高魚死網破,你還能置身事外?”

“從你站在我們這邊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退路了!”

聽到這話,馮去疾心里一咯噔,張了張嘴,想要說什么,卻什么也說不出口。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現在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似乎感覺自己的話有些重,李斯緩和了一下情緒,又道:“其實我們也不用太擔心,陛下寵愛某個皇子,又不是沒有過。”

“想想公子扶蘇,公子胡亥,不都被陛下寵愛過嗎?可他們誰被立為太子了?”

“公子昆之所以被陛下寵愛,在于他特立獨行,總能給陛下帶來新鮮感。”

“可新鮮感這種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要想繼承帝位,關鍵還是治國……”

話到這里,李斯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因為他相信馮去疾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不出片刻,馮去疾眼睛恢復清明,露出一抹深以為然的微笑。

“還是李丞相看得通透啊!”馮去疾笑著朝李斯拱手一禮。

李斯擺了擺手:“時辰還早,咱們先回去休息一會吧,等下還要進宮面見陛下。”

“善。”

馮去疾捋了捋胡須,然后跟著李斯,一同出了丞相府。

雖然嘴上說不想找趙昆,但身體卻很誠實。

下了早朝后,嬴政直接去了趙昆府邸。

不過與昨天不同,今天的嬴政滿臉愁容。看得趙昆忍俊不禁,于是調侃道:“怎么,缺錢花了?”

“你怎么知道?”

嬴政驚愕的看著趙昆。

趙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大秦剛剛擊退大月氏,隴西郡還是個爛攤子,每樣都需要錢;

始皇帝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開源節流?”

說著,又朝嬴政擠眉弄眼道:“是不是拖欠義父工資了?”

“工資?”

“就是俸祿!”

嬴政:“………”

“其實吧,拖欠工資很正常,大秦的俸祿是用糧食支付的,現在各地都需要用糧賑災,哪有多余的糧食支付官吏的工資。”

“反正餓死誰,都不會餓死官吏。”

聽到這話,嬴政心里翻了個白眼,嘴上卻悠悠的嘆道:“如果只是官吏工資,國庫還是能發起的。”

“可數十萬百姓,幾座城池,以及萬頃農田,即使金山糧山,也消耗不起啊!”

“義父別擔心。”

趙昆抬手拍了拍嬴政的肩膀,笑著安慰道:“我讓人準備些酒菜,咱們父子喝兩杯再說!”

酒還是宮廷玉液酒,嬴政喝慣了烈酒,喝其他酒,都感覺寡淡無味。

以至于現在少府采購的御酒,大部分都是宮廷玉液酒。

而宮廷玉液酒,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酒,遠銷大秦各地。

可舉杯消愁愁更愁,盡管趙昆準備了一桌子好菜,嬴政卻只顧著喝酒,沒怎么吃菜。

無論趙昆怎么勸,都沒用。

酒過三巡,嬴政有些微醺,他看著趙昆,眼神迷離的道:“昆兒啊,其實始皇帝也挺不容易的,這么大個國家,什么事都得他操心,生病了都不敢歇息。”

“始皇帝確實雄才大略,但人有力窮時,無論他的志向有多遠,終究還是一場空。”趙昆搖頭笑道。

砰——

嬴政手中的酒杯猛地落在桌上,怒起沖沖的道:“怎么就一場空?朕的大秦要千秋萬代,永世不滅!”

義父怕是喝高了吧?

居然又帶入皇帝角色了!

想了想,趙昆有些哭笑不得的說:“義父,你瞧瞧你,喝成什么樣了?別人始皇帝的事,讓始皇帝去愁,你愁個什么勁兒?”

聽到這話,原本怒氣沖沖的嬴政,頓時氣消了大半,也不跟趙昆搭話,只顧著往嘴里灌酒。

看著自己義父的樣子,趙昆心里很不是滋味,猶豫了半響,再次開口說:“義父,我知道你心懷天下,但你終究不是始皇帝啊,就算我有辦法讓國庫充盈,你也做不了主……”

聽到趙昆的話,嬴政銳利的目光頓時鎖定趙昆,拉著趙昆的手,道:“昆兒,你既然有辦法,為何不早說出來?該打!”

“不是我不說,而是沒必要……”

“怎么沒必要!”

趙昆的話還沒說完,嬴政就揮手打斷道:“咱們父子得心意相通,才能成大事,你心里有想法,不告訴義父怎么能行?”

聽到這話,趙昆頓時有些古怪,但義父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遲疑了一下,趙昆便道:“其實要想國庫充盈,辦法很簡單,提高商稅!”

他知道始皇帝肯定不會同意,恐怕就連自己義父,也不會贊成。

果然。

嬴政的臉色沉了下來,道:“不行!”

“商人逐利,不參與生產,乃偷奸耍滑之輩,若提高商稅,相當于變相提高了他們的地位,這對大秦來說,百害而無一益!”

“此舉動搖國本,亂了尊卑!”

“六國余孽犯上作亂,其中就有商人資助,足可以看出,那些商人的奸詐歹毒!”

聽到這話,趙昆也有些不樂意了:“義父的意思,連我也是奸詐歹毒之輩?

商人雖然有德行缺失的,但也有德行高尚的,只要控制得好,抬高商稅,必定能增加國庫收入!”

“胡扯!”

嬴政依舊堅持的反駁道:“商人能賺幾個錢,光靠他們就能充盈國庫?”

“你別忘了,大秦的國本在農不在商!”

說著,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以前看你年紀小,沒管你,現在是不管不行了,從明天起,你不得再與王家合伙做生意!”

“憑什么?!”

趙昆聽到嬴政的話,火氣蹭蹭的往上竄,不服道:“我做生意,賺的都是合法的錢財,商人只要合法經營,就能為國家帶來收益!”

“別的不說,就說我賣的那些瓷器,光繳稅,都有幾萬金!”

“反觀一個農夫,一年能否賺一金?一年繳的糧食又值多少?什么叫舍本逐末?這就是!”

“我看始皇帝就是不懂得變通,才把天下治理成這樣!論統一天下,他是千古一帝,論治國,他啥也不是!”

“明明這么大的利益擺在眼前,不去發展利用,偏偏守著什么小農經濟,簡直頑固不化,迂腐至極!”

“放肆!”

嬴政怒拍桌子,臉色陰沉得可怕,猛地站起身,瞪著趙昆:“你放肆!”

“我沒有說錯,是你讓我說的!”

趙昆也站起身來,與嬴政對視:“早知道你是這樣的脾氣,我就不說了,說了又發火,算什么狗屁的心意相通!”

“你……你個混賬小子!”

嬴政眼眶赤紅,憤怒到了極點,高高抬起手掌,可看到趙昆執拗的樣子,又突然下不去手,最后無奈搖頭,一臉落寞。

“罷了罷了……”

嬴政嘆了口氣,背著雙手,佝僂的身影,一步步離開廳堂。

“你真當始皇帝不知道商人的好處嗎?”

“大秦從商君變法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經有了完善的耕戰制度,倘若輕易去改變,稅會去開荒種地?”

“指望那些嘗到賺錢甜頭的商人嗎?”

“沒人種地,沒人開荒,哪有糧食吃?”

“旁人說始皇帝看不起商賈,但商賈卻做了大秦丞相,而且還做得不錯。”

“始皇帝與商賈有恩怨,但早已過眼云煙,可這大秦的天下,卻不能被商賈左右,否則終將成為空中樓閣,華而不實……”

“昆兒,義父知道你說的對,可治理國家要是都能按照設想的做,那該多輕松?”

“這大秦,會因為始皇帝的一個決策,走向一個不一樣的極端,我兒還是不懂!”

聽著嬴政一邊走,一邊說,趙昆的鼻子突然一酸,眼淚吧嗒吧嗒的落了下來。

嬴政說的商賈,他知道是呂不韋。

關于呂不韋的事,趙昆也知道一些。

但以始皇帝的胸襟,他不相信呂不韋是始皇帝殺的。

可無論呂不韋是咎由自取,還是奇貨可居,他對秦國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其實始皇帝與呂不韋的關系,有點像趙昆與義父,可趙昆沒有始皇帝那般胸襟,他只是個固執的少年。

作為一個穿越者,骨子里總帶著幾分自傲,好像天生高古人一截。

就算始皇帝也不例外。

他在后世,在網上,噼里啪啦敲著鍵盤,指點江山,去抨擊任何時代的弊端。

可現在,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傻逼。

那個時代都有時代的局限性,拋開時代的站樁,趙昆有一百種辦法改變當下的局面。

可身處這個時代,聽完嬴政的話,他的那些辦法,就顯得愚不可及。

沒錯,抬高商稅的確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可同時意味著大秦朝廷承認了商人的地位。

人心是貪婪的。

百姓們見商人既能賺錢,又能抬高地位,怎么可能安心種地?

如果這樣,大秦那么多地,誰來種?

這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沒有對外貿易支撐經濟,大秦只能自給自足,而自給自足,必定以農業為主。

所以,抬高商人地位,無異于自掘墳墓。

最起碼,現在肯定是不行的!

國門沒打開前,抬高商人地位,明顯行不通。

趙昆仔細一回想,好像從戰國時代,到明朝初年,沒有哪個君主不抑制商業的。

他們傻嗎?

都當上一國之君了,有幾個傻子!

他們真看不出商人賺錢,賦稅又多嗎?

不是看不出來,是看出來了,也不能去碰!

因為社會制度擺在哪,大肆發展商業,就是自毀根基。

至于為什么到明朝中期,才有資本主義萌芽?

那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打開了國門!

看著漸行漸遠的嬴政,趙昆擦了擦眼淚,自責的呢喃道:“義父,這次是我不對,我不是故意跟您頂嘴,是欠考慮了!”


上一章  |  覆秦從計劃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