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從計劃開始第一百零一章帝王之道,權力分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覆秦從計劃開始 >>覆秦從計劃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帝王之道,權力分享

第一百零一章帝王之道,權力分享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守柴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守柴爐 | 覆秦從計劃開始 


“王八之氣?”

趙昆一愣,旋即有些不滿的說:“義父論道就論道,怎么還罵人呢?”

“嗯?”

嬴政也是一愣:“為父罵何時罵你了?”

趙昆皺眉:“那王八不就是烏龜嗎?義父罵我是烏龜,還不承認!”

嬴政和王賁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離譜”一詞。

心說這小子的腦回路怎么長的?

“咳……”

嬴政輕咳一聲,打破了尷尬,笑著擺手道:“我兒不喜歡,那為父不說便是,你且再言。”

“再言?”

趙昆歪頭,好奇的問:“義父對治國之道很感興趣?”

“呃.....還行吧……”

嬴政含糊答道。

“還行?”

趙昆挑了挑眉,旋即露出一臉“我懂的”表情,打趣道:“義父雄心不減,野心也不小啊!”

嬴政翻了個白眼,心說咱們一個想長生,一個想造反,這野心能小?

要不是你小子說得對朕胃口,朕定要好好治治的你不敬之罪!

這樣想著,嬴政又偷偷瞄了眼趙昆的屁股,然后板著臉道:“不許跟為父開玩笑,你且闡明以霸道御外敵,以王道治國民,是為何道?”

趙昆見嬴政臉色不好,脖子不由一縮,而后抿了抿嘴,腦中使勁回憶上輩子看的百家講壇,良久后,沉沉的說出了四個字。

“帝王之道。”

嬴政瞪大眼睛:“帝王之道?”

“不錯,就是帝王之道。”

趙昆肯定點頭:“這帝王之道便是王道和霸道的精華所在!”

“什么意思?”

“霸道和王道,其實都是一國之道,而非國之大道,秦滅六國之前,七國君主實行的治國之道,皆是取自這兩道。”

“但秦滅六國之后,乃統一之國,應當另辟蹊徑。”

說到這,趙昆不由感嘆:“始皇帝去王爵,尊皇帝位,其實也是另辟蹊徑,既然都另辟蹊徑,為何不重整華夏,走國之大道呢?”

此話一出,嬴政和王賁面面相覷。

卻聽趙昆又說:“我心目中的國之大道,便是帝王之道,而帝王之道的核心,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何為王道?不聽話的都是殺掉!”

“何為霸道?管你聽不聽話,都殺掉!”

“何為帝王之道?聽話,我不殺你,不聽話,我殺你全家!”

嘶——

聽到這話,嬴政和王賁倒吸了一口涼氣。

我擦!

你小子牛逼啊!

一言不合就殺人全家?

不過,這帝王之道,簡直太妙了!

此時此刻,嬴政和王賁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因為這帝王之道,既偏于霸道,又多了霸道沒有的柔和。

實乃真正的治國之道。

若大秦以帝王之道治國,不說什么萬世基業,幾百年肯是沒問題的。

“哈哈哈!我兒大才也!”

嬴政真的是太開心了。

因為趙昆這番言論,很對他的胃口。

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繼承者。

其實治國理念的問題,他不是沒跟其他兒子談論過,但無一例外的,都不令他滿意。

甚至因為治國理念不和,嬴政跟扶蘇的關系鬧得很僵。

然而,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嬴政其實也意識到自己治國出現了問題。

否則也不會讓扶蘇拜師淳于越,尋求法治之外的新途徑。

是的,嬴政起初并不否定儒家的治學理念,反而對某些儒家政見,頗為認同。

畢竟治理分封國與統一國,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需要各種嘗試。

只不過后來的分封制與郡縣制辯論,李斯改變了他的觀念,堅定法治一途,排斥儒家學說。

但,堅定法治,問題就解決了嗎?

就像趙昆之前說的,大秦的問題越來越多,以至于積重難返,這其實就是自己治國出了問題。

想到這里,嬴政暗嘆了一口氣,同時將目光投向趙昆,又問:“若始皇帝行帝王之道,能否改變大秦的現狀?”

趙昆被自己義父一驚一乍搞懵了,遲疑了半響,才搖頭道:“不能。”

“為何?”

“根爛了。”

“什么意思?”

嬴政皺眉。

趙昆嘆息:“我是說,大秦的根爛了。現在的大秦內憂外患,不是改變治國之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聽到這話,嬴政有些不滿,在他心中,自己的大秦還沒有如此不堪。

似乎看透了嬴政的心思,趙昆又笑著問道:“此前我曾給義父談起過,大秦的官吏出自何處,義父可還記得?”

嬴政瞇眼:“你是說,他們有問題?”

“問題肯定是有的。”

趙昆點頭:“但問題的根源在大秦朝堂。”

“大秦朝堂有何問題?”

嬴政越聽越越糊涂。

趙昆不疾不徐的解釋道:“大秦采用郡縣制,同時奠定了法家在朝堂的地位,卻忽視了本土官吏人少的事實,所以采用了六國遺族作為各地官吏。”

“如此一來,就會造成一個大問題,權利分享。”

“權力分享?”

嬴政有些驚奇。

其實趙昆給他提出問題的時候,他就想過很多,但唯獨沒想過權力分享。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大秦的權力屬于始皇帝一人。

這也是郡縣制的核心架構。

集中皇權。

可自己手中的東西,怎么會是個大問題呢?

很明顯,嬴政不贊同這個說法。

“雖然六國遺族有問題,但權力都在始皇帝手中,他們翻不起什么浪花,如何能造成大問題?”

趙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義父,關鍵是六國遺族可不止這些官吏啊!”

“嗯?”

嬴政疑惑。

趙昆又道:“雖然始皇帝遷移了大量六國遺族入咸陽,但漏網之魚卻不少。”

“這些人從貴族淪為平民,也就斷絕了晉升通道,那他們無法獲得特權,如果再有一點實力,恐怕便會考慮造反。”

聽到這話,嬴政眉鋒微蹙,陷入沉思,良久后,疑惑的問道:“大秦不是有推澤入仕的途徑嗎?他們怎么無法獲得權力了?”

“大秦確實有推澤入仕的途徑。”

趙昆點了點頭,又話鋒一轉:“但義父別忘了,那些六國遺族,在入秦為官之前的身份。”

“身份?什么身份?”

“在秦國統一之前,私學尤為昌盛,百家學說,爭相嗡鳴,其中以儒學為廣。”

“所以六國官吏中,肯定不乏深受儒學影響之人,我們都知曉,儒士恩怨心極重,歷來記仇,睚眥必報!”

“他們視仕途為生命之根,就算推澤,也不會推澤比自己優秀的人才。”

“如此一來,大秦朝堂良莠不齊,而民間能人異士輩出,長此以往,亂局必起!”

聽到這話,嬴政再次陷入沉默,而趙昆并沒有打擾他。

反觀王賁,正一臉復雜的望向自己。

趙昆只是對他笑了笑,便閉目養神。

其實這些觀點,也是歷史的總結。

從古代制度推演來分析,權力分享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漢朝,就有察舉制度。

這個制度的目的,就是分裂各地豪強,讓他們有了進入中央,分享權力的機會。

再比如隋朝,科舉制度。

直接將權力分享推到了頂峰。

說白了,就是讓那些有能力的人一展所長,別整天東想西想的造反。

其實在跟嬴政講之前,趙昆腦中就有想過,若是秦朝有科舉制度,那些楚國余孽會不會造反?

答案是不會。

因為通過科舉來獲得權力,比造反的成本更低,代價更小。

當然,趙昆是不可能告訴嬴政科舉制度的,因為那些六國余孽如不反,自己哪來的機會?

之所以告訴嬴政這些,是想打開他的思路,看清大秦的本質,堅定他造反的絕心。

沉默半響,嬴政回過神來,抬頭望向趙昆:“我兒造反的底氣,莫非是篤定了始皇帝駕崩之后,天下將亂?”

“不錯!”

趙昆睜開眼,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

嬴政心里狂吐槽這小子欠揍,嘴上卻追問道:“既然我兒發現了弊端,可有解決之法?”

有肯定是有滴!

但我不告訴你啊!

趙昆心中這樣想著,嘴上卻無奈的答道:“沒有。”

朕不信!

你小子詭計多端,朕若信了你,這皇帝你來坐!

嬴政心中冷哼,臉上卻忽然悲憤起來:“我兒在義父面前,居然還藏拙?”

說著,又唉聲嘆氣道:“哎,昆兒已經不拿義父當親人了啊!”

“義父何出此言?”

趙昆一臉錯愕,王賁一臉無語。

卻聽嬴政又嘆道:“昆兒口口聲聲說為義父造反,可總不將話講清楚,義父心里實在沒底……”

聽到這話,趙昆直撓頭皮,心說義父咋這么矯情呢?

既然想當皇帝,干就完了,想那么多搞毛啊?

再說,有自己謀劃,你心里咋沒底?信不過自己?

說真的,趙昆有些郁悶。

但義父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想了想,趙昆便沉吟道:“其實不是我不想告訴義父解決之法,而是不能告訴。”

嬴政一愣:“為何?”

趙昆反問:“義父難道忘了商君是怎么死的嗎?”

嬴政:

王賁:

趙昆目光掃過嬴政、王賁,淡淡的道:“若義父想為孩兒收尸,孩兒立刻告訴你解決之法。”

趙昆:“義父得到解決之法,該如何?獻給始皇帝嗎?那始皇帝問你從何得來,你又如何說?”

面對趙昆的靈魂三問,嬴政心頭一震。

卻聽趙昆又道:“再退一步講,始皇帝告知眾臣是他的想法,那后續呢?誰來推行?靠那些六國遺族的官吏嗎?”

“這……”

嬴政啞然。

現如今,大秦連《秦律》不做到普及。

更何況是新法。

無論是察舉制度,還是科舉制度,都會觸動老貴族的利益。

而這些老貴族在秦國根深蒂固,他們的勢力遍布郡縣鄉亭,若推動新法,他們肯定會搗亂。

這不僅不利于新法推廣,還會帶來危險。

更何況,大秦的百姓,不是后世的百姓,人人皆識字。

所以新法的推開會交給那些識字之人宣讀。

而宣讀之人,又與老牌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此一來,新法恐怕將會成為災禍。

古往今來,凡事伸張變法之人,沒多少人有好下場。

嬴政雖然談不上博古通今,但明事理還是可以的。

而且,還有前車之鑒。

當初商鞅變法,讓他車裂而死。

那還只是得罪了一部分秦國貴族。

而現在天下一統。

貿然變法,得罪的是整個大秦的貴族。

他作為始皇帝,自然不怕,可提出變法的趙昆,將會成為眾矢之的。

權力這東西,誰不喜歡?

現在的那些貴族,自己手上的權力都不夠用,還指望他們分給別人?

不跟你玩命才怪!

再說變法的后續,嬴政也不可能將所有的事都攬在自己身上。

所以,暴露趙昆是必然的。

而暴露也就意味著趙昆會遇到危險。

這不是嬴政想看到的。

所以遲疑半響,嬴政最終無奈搖頭:“是義父唐突了。”

話剛一出口,他還是有些不甘,又問道:“如此說來,似乎成了無解之局?”

趙昆咧嘴一笑,心說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卻聽他道:“倒不是無解。”

“嗯?”

嬴政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眼皮微微一抖。

趙昆又道:“想要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不是什么變法,而是快刀斬亂麻!”

“如何快刀斬亂麻?”

“反了它!”

嬴政:“........”

我擦!

朕就知道!

你小子萬變不離其宗,說來說去,還是要造反!

尼瑪!

朕到底造了什么孽啊!

嬴政直呼心累,王賁一臉同情。

片刻,嬴政抬手扶額,嘆息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沒有!”

趙昆正色道:“大秦現在的各種問題,猶如附骨之蛆,始皇帝駕崩后,天下大亂,咱們何不趁此機會,重整華夏?”

說著,他又目光灼灼的望向嬴政:“義父,我相信你,始皇帝沒做到的,就由你來完成!”

“我?”

“沒錯,你是個當皇帝的料!”

嬴政:“........”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覆秦從計劃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