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第4935章4938妙緣菩薩
第4935章4938妙緣菩薩
“你的實力足以毀天滅地,當真厲害。”如來都贊嘆道。
“還不止呢。”項南再度施展鳳凰之力,剛剛被摧毀的一切隨即重生。
“既有毀滅,又有重生?”如來點了點頭,“你的實力,遠在一般菩薩之上。”
“這還只是我實力的一部分。”項南微微一笑道。
他只是展現了鳳凰之力而已。除此之外,他還掌握著宇宙中的原力,以及強大的魔法和科技。
“不錯。”如來贊許道,“那我加封你菩薩果位,如何?”
“菩薩果位?!”項南一愣,“為何不是佛果位?”
“你雖然法力高強,但畢竟只是金仙修為。就算我給你佛果位,你也承受不起的,反而要背負極大地因果。”如來擺手道,“而加封你菩薩果位,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只要你持續精進,我許你未來成佛。”
佛家修行講究因果。而要成佛,就要背負巨大的因果。
像地藏王菩薩為了成佛,發下宏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普賢菩薩為了成佛,也同樣發下十大愿。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正因為這些宏愿難以實現,所以他們成佛才那么艱難。
以項南現在的實力,加封菩薩果位綽綽有余,加封佛果位就有些不夠格。這會讓他背負巨大的因果,因此倒不如先當菩薩。
“好吧,有你這句話就行。”項南點了點頭。
他知道到了如來佛祖這個地位,話不是白說的。只要祂答應自己未來成佛,那自己就一定會成佛的。
“那我負責哪一塊兒?”他又好奇的問道。
跟天界眾仙一樣,佛界每位佛,每位菩薩,每位羅漢都有自己的神職。
比如如來佛祖是婆娑世界之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之主,藥師佛是琉璃世界之主;文殊菩薩管智慧,普賢菩薩管德行,觀音菩薩管救苦,地藏菩薩管幽冥……
“你既然不想舍棄你的愛妻白素貞,說明你還難離愛欲。”如來笑道,“不如由你掌管姻緣如何,凡向我教求姻緣者,皆由你來負責婚配。”
“負責掌管姻緣?!”項南一愣,“似乎不是很厲害。我的法力這么強,光讓我負責姻緣?”
“這其實是一樁美差。世間癡男怨女極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求取姻緣者何止千萬。”如來解釋道,“你每撮合一段姻緣,便能夠積累一份功德。經年累月下來,你能積攢多少功德?”
“也有道理。”項南點了點頭道。
越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神祇,信仰越盛,香火越多,積累的功德就越多。
“好,從今以后,你便是我佛門的妙緣菩薩。”如來隨即道,同時交給項南兩樣法寶。
一件為三生石,凡寫在石上的人,注定會緣定三生;一件為姻緣鏡,能照出一對男女的因果情緣,是佳偶天成,還是宿世孽緣。
“多謝世尊。”項南感激的道,“那我的妻子白素貞,能不能也得一個正果?”
“以她如今的修行,就做個善緣天女吧。”如來隨即說道,又取出一件并蒂蓮,“此件法寶能化解怨偶孽債,修復破裂情誼,庇佑夫妻同德同心……”
“多謝世尊。”項南點點頭。
隨后,項南便將自己投身釋門,被加封為妙緣菩薩,而她被加封為善緣天女的消息,告訴了白素貞。
白素貞聽說自己已經得了正果,也不禁又是驚訝又是歡喜。
要知道妖類修成正果本就艱難,要先修煉成人身,再持續精進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如今托項南的福,她居然一下就修成了,還被封為了善緣天女,真的是太棒了。
“相公,真是太好了,沒想到,我這么快就能成仙。”她激動的道,本來以為,至少要過三五千年,才能可能飛升得道,沒想到居然這么快就成了。
“那小青和三七呢?”她隨后又關心的道。
“他們既然已經相戀,那還要在凡塵俗世多磨練一段時間。”項南解釋道,“沒關系,將來有緣,我們可以來度化他們。”
白素貞點了點頭。
隨后,項南、白素貞與小青、法海灑淚分別,與如來同赴西天靈山。
西天靈山氣派恢宏,金光璀璨,無邊勝景,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眾菩薩、眾羅漢、眾金剛等,聽聞項南等人到來,無不前來迎接,“恭喜、恭喜”
項南、白素貞一一見禮。
如來佛祖隨后高升寶座,招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等,當場加封項南為妙緣菩薩,掌管世間姻緣;封白素貞為善緣天女,維系夫妻和睦。
聽到如來的加封之后,眾菩薩、眾羅漢、眾金剛等無不再次相賀。
而受了正果之后,項南頓時足下升祥云,腦后生佛光,眉心則多了一點紅記。
項南知道這點紅記,便是佛門的果位,與天界的仙箓類似。
白素貞則是脫胎換骨,一身妖氣盡皆退散,從此不再是妖,而是佛門正神,讓她自然心生無限歡喜。
隨后,項南、白素貞被安置在靈山一座無名山峰之上。
雖是一座無名山峰,其實卻比一顆星球還大。
正所謂一花一凈土,一沙一世界是也。
項南為其取名妙和山。
隨后施展仙術,在山上建起無窮殿閣樓宇。
隨之,便有天龍八部、供養天女、護教伽藍等來投靠,愿意尊項南這位菩薩為主,護持供養。
原來天龍八部,如娜迦、夜叉、修羅、乾達婆、緊那羅等;供養天女,如供香天女、供花天女、供水天女、散花天女等;護教伽藍如美音伽藍、梵音伽藍、天鼓伽藍、嘆妙伽藍等……在佛界有海量之眾,相當于俗世之中平頭百姓。
他們雖然身在佛界,卻仍有煩惱,仍不得長壽。要想修得正果,就必須有貴人扶持。
因此每當佛界有新佛、菩薩、羅漢受封時,他們便會扶老攜幼前來投奔,希望能夠得到護持。
就像古代考中舉人、進士后,就會有很多人為了逃避徭役、賦稅,主動投獻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