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群英第四百一十一章 董府議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重生三國之群英 >>重生三國之群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一章 董府議事

第四百一十一章 董府議事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08日  作者:史欣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史欣 | 重生三國之群英 


但凡是個正常人,見到大將軍何進的下場,經歷過董卓的種種之后,也不可能再去相信朝中士人。

李儒、牛輔算是董卓的家人,西涼那塊土地上,任人唯親絕對是必要的心態。華雄是比較純粹的武將,董卓曲部中,也就華雄沒什么小心思,讓董卓比較放心。

張遼武藝高強,勇力過人,但畢竟獨身年幼,除了董卓這里,基本沒有什么別的出路。

曹操頂著宦官之后的名頭,一直也是多受非議,蔡邕就算拋開東萊的關系,也是個被朝臣無視,甚至是沒少給他挖坑的大儒。

董卓現在擇人用人的標準十分簡單粗暴。幾乎都是些放在中原,會有各種原因不受待見的人。

至于馮赤、牛勝、易功三人,小年輕,戰力不弱,好忽悠。東萊兵將散布在外的事情,大漢境內也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董卓自認跟李陵沒什么沖突,李陵敢放人,他就敢用。郭汜、李傕那樣心思復雜的人他都敢授兵讓他們領軍,更何況幾個心思單純的小子。

對于這些亂世霸主來說,多少都有些能夠把別人家娃調教成自家的鐵粉的信心豪氣。當然,若是光有豪氣沒有手段,這種心態十有八九要出些問題。

“相國,關于董太后之死的事情,荊州一帶已經開始有相國鳩殺太后的傳言散布了。”周邊再無外人,曹操皺眉對董卓匯報道。

“哼,傳就傳吧,此國蠢之人,留著也是禍害,活著倚老賣老,別管怎么死的,都會算在老夫頭上。”董卓隨有怒氣,近期已經多少習慣了身上的污水。

“相國慎言,董太后乃是自裁,此事萬不可松懈認之。”曹操謹慎道。

董太后被董卓一杯毒酒送走了,這些在場眾人都知道,甚至何太后和皇帝劉辯都知道,而且都默認了董卓的行為。

實在是董太后能造成的混亂太嚴重。大漢以孝治天下,她占著身份便利,撒起潑來,當真沒人能對她進行約束。

而且很明顯,她敢這么干,背后絕對有人給她了支持,朝中外戚差不多都死絕了,她信心支持何處而來,已經是顯而易見的問題。

這也導致就算是性格比較溫和的蔡邕,對董卓送走董太后的事情都沒有什么抵觸心態,他曾經可是斗爭失敗差點被游街斬首的大儒。。。

“孟德有心,老夫知曉,只是心中氣悶。而且荊州之地,現下也不是我等能夠控制約束,劉表還是個刺史吧?這就按捺不住?也難怪袁氏不為他張聲。”董卓嘴角掛起鄙夷。

“袁本初實在荒唐,陛下無礙,天下尚寧,居然欲擁戴劉虞新皇,實在荒謬至極!”聽董卓提起袁氏,曹操面有憤慨道。

“呵呵,擁立新皇是假,推劉虞上臺,分封冀幽是真。可惜袁隗裝傻賣老,而那劉虞又豈會看不出一小兒謀劃。”李儒淡笑道。

“袁氏匹夫,朝堂之上裝聾作啞,自家子弟在外興風作浪,老夫真該屠其滿門,以儆效尤!”董卓有怒,殺意不加遮掩。

“主公權且下令,一營軍校,華雄便去取了匹夫狗頭。”華雄粗聲請令,一旁徐榮早年便對這群世家中人心有怨念,眼中亦有殺氣。

“不可!眼下仲穎聲名多為傳言,天下觀望者眾,袁氏久為天下表率,若是對袁氏動手,所謂傳言便會做實,定遭天下共伐。”蔡邕憂心道。

“蔡師言之有理,不過近期多地隱傳對我等討伐之聲,城中袁氏族人還需好生看管,若是他們真要行那不敬之事,再將其鏟除不遲。”李儒眼神陰霾。

“局勢已如此緊迫?”蔡邕質疑道。

“呵呵,蔡師有所不知,早年先帝放權地方,中原各地近期更是調兵征將情況嚴重。以袁家袁紹、袁術為主,南北多地官員有串聯跡象。就連曹某處,也被送來了多封宴帖。”曹操苦笑道。

“他們怎敢如此!”蔡邕眼中有些驚怒。

董卓上首微微搖頭,蔡邕學識政務能力皆是不俗,但對于爭斗戰事的敏感度可謂極低。眾人沒有回答蔡邕的問題,蔡邕沉思不再言語。

什么敢不敢的,就最近發生的諸般事態來說,他們貌似也沒什么不敢的了。

劉宏幾次黨錮,可以說將朝中能夠壓制世家的大臣名士都屠了個干凈,世家從那時起就失去了制約。

世家默默發展一朝,劉宏一死,外戚便亡,打著外戚的名頭,內宦也被屠了個干凈。可以說東漢上層勢力被徹底洗牌清空。

若無董卓進雒,滿朝上下寒門少有,皆剩無人制約的世家中人,皇室剩下孤兒寡母,除了排排坐分果果,大概也就剩下改朝換代的問題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這天下多少人眼中盯著這塊肥美的權勢糕點,會因為一個董卓,因為一路軍閥放棄眼前的大好局面?

隱隱謀劃了一朝的事件,中原之地的斗爭果實,誰又甘心讓一個外來戶進來撿了便宜。

蔡邕頭腦靈活,只要放棄主觀的認知,轉眼便分析出其中種種。沉默之時,也想起李陵自始至終都遠遠躲開中原之地的權勢暗流。

現在看看董卓面臨的情況,蔡邕感慨,或許李陵那般選擇,才是真正的明智。

很多事情不是你厲害不厲害,卻也要看有心之人甘心不甘心。而東漢這片土地,恰巧,有心人實在太多。

‘亂世無良人,亂世無良人啊’蔡邕心中暗自感嘆。

董卓抗拒了所謂的先皇遺命,沒有支持少帝的廢立,從而遭到抵觸譴責。

以當時西涼軍入雒的強勢,支持少帝的廢立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若是由董卓主導了一場廢立,那被針對董卓西涼軍的情況,恐怕也會更加順理成章。

皇室帝位都是其次,蔡邕隱隱牙痛,這手段果然狠辣。

也就是說,之前大亂之后,若不是朝中百官公卿掌控皇城內外,不管誰來了,不管怎么站位,基本都不會相安無事,都要落個千夫所指的下場。

“這。。。不可避免?”蔡邕不太確信自己的想法,抬頭問道。

“不可避免!”似乎明白蔡邕的意思,李儒回復道。

“若是西涼軍撤兵離開?”蔡邕低聲。

“如何離開?西涼軍兵百萬,力挺天子。此時撤兵,不說天子如何,這些西涼悍兵如何再做管束。若是遇到這種事情也能軍心穩固,那此時就非只有我等幾人在此商議了。”曹操頗為感慨,繼續道。

“皇家無情,棄他而去者,會有什么下場,想來蔡師定能想到。”

曹操言辭直白,蔡邕再度沉默,董卓臉色漸黑,眼中含怒,但這怒氣卻并非沖著曹操。反而看向曹操,眼神頗有幾分欣賞。

“知我者,曹孟德也!”董卓感慨出聲,曹操苦笑搖頭。

“哈哈,諸位,莫要一味苦楚。我等西涼軍勢,壯否?”

“老夫麾下單西涼鐵騎可戰之兵便有十萬,些許小兒,也敢妄言討伐,諸位,且言如何滅敵!”

廳中氣氛沉悶,董卓忽然揚聲大笑,眾人微微錯愕之后,臉上均是帶出些許笑容。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重生三國之群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