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群英第二百一十章 朝中議論(為白銀盟主:‘暖陽1314’加更1/2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重生三國之群英 >>重生三國之群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朝中議論(為白銀盟主:‘暖陽1314’加更1/20)

第二百一十章 朝中議論(為白銀盟主:‘暖陽1314’加更1/20)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29日  作者:史欣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史欣 | 重生三國之群英 


 好書、、、、、、、、、

雒陽朝堂,百官上朝之際,一份緊急戰報由經司隸校尉之手,直入朝堂,帝王劉宏眉頭緊皺,止住了原本對何進的問責,而他計劃多日的下文,也沒能順理而出。

“放肆,潁川戰事?又是那泰山賊寇?這等事態,近期從未斷過,何人敢出緊急戰報爾等欲視朝廷規矩律法如無物?拖下去,仗責五十。謊出急報者,斬首示眾。”

看著打斷他計劃,特意上殿傳遞緊急戰報的大漢將軍,劉宏面色冰冷,呵斥用刑。

傳遞戰報者驚恐,尚未申辯求饒,自有其他大殿將軍上前,捂其口鼻,禁止他發出聲音,將其拖下殿去。

劉宏此時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終日香粉敷面,一經氣急,額角必青筋脹起,眉宇間膚色隱露青色。

“何卿,你時言李陵與這泰山賊有故,卻一直沒有實證。然,你驅使天人,聚兵北海之事,卻天下共知。”

“今泰山賊起兵伸冤,沿途無擾百姓,你欲問責李陵,卻讓朕如何定奪?”大殿恢復平靜,劉宏出聲,再論多日常談之事。

“陛下冤枉,何進忠心大漢,自兼大將軍之職,終日嚴查兵事,生怕貽誤半分,涼州并州戰事不斷,臣下哪有功夫去做那北海聚兵之事。”

何進伸冤,這些話說了多遍,初時還能情緒滿滿,聲淚俱下。多日下來,以成流水敘述,實在難提興致。

“唉,大將軍,雜家若沒記錯,鮑信、徐榮都為你麾下將軍。那鮑信也就罷了,徐榮點兵一萬,率兵穿州過郡,大將軍也不知曉?”劉宏身旁張讓,細聲反駁。

“陛下,臣下雖因邊關分心,卻也不能罔顧大漢境內兵事,近年南方有黃巾復起跡象,鮑信實乃本將所遣,令他北上募兵,以作抗敵之用。”

何進不屑理會張讓,無視對方,沖劉宏解釋。而張讓見何進態度,臉上瞇笑表情不變,再問徐榮之事。

“陛下,徐榮確為臣部將軍,臣本欲讓其隨行鮑信,募兵之時,以壯聲色。但此人在天人當中,頗有幾分聲望。沿途之時,不知為何,竟然吸引大量天人。”

“徐榮此人,一時鬼迷心竅,竟想以天人充軍,沿途未曾驅趕。然其初心本善,一路對天人亦多有制約,更不會有那傳言滋擾百姓之事。”何進再言。

“呵呵,何大將軍怕是久不領兵,竟然說出此等胡話。”張讓笑道。

“朝堂之上,陛下面前,張常侍有話直言,莫要做那婦人之態。”何進冷眼看了張讓一眼,嘲諷道。

“你。。。哼,大將軍若不是忘兵胡言,便是有意欺君。大殿之上,皇甫將軍亦在,雜家多言輕問,皇甫將軍勿怪。”張讓冷哼,反擊般無視何進,轉臉對皇甫嵩問道。

大殿之內,一干文武,皇甫嵩朱儁等人,多時閉目沉聲,不愿糾纏到這些齷齪當中,此時張讓指名道姓,態度謙卑,皇甫嵩也不得不睜眼回應。

“張常侍且言。”

“皇甫將軍為我大漢名將,雜家輕問,許將軍一萬精兵,是否能夠約束百萬玩家行跡。”張讓問道。

“這。。。。”皇甫嵩遲疑之時,看了眼略有急色的何進,沉默不言。

“張讓,你也莫要指桑罵槐,本將軍忙于要事,北海種種并不細知,其間種種,都是徐。。。”

皇甫嵩沉默,答案可想而知,何進惱怒,言辭有意推脫,似想拉徐榮出來頂缸,卻被袁槐咳嗽打斷。

“咳,咳。。。諸位都乃朝中重臣,舊事暫且放下。陛下,不知之前軍報所言何物,下郡之人或有不濟。但這軍報,亦不可不察。”袁槐說著,看了何進一眼,何進面色一整,心態逐漸平緩。

袁槐此言一說,殿中不少大臣出聲應是,劉宏看看手中軍報,示意張讓接取,頌與眾人。

“什么?那泰山賊寇竟將李旻暴曬至死?之后更毀城陽翟,再斬李旻?”

“反了,反了,這賊首程昱,當真膽大包天,李旻為朝廷欽點太守,此般作賤,朝廷顏面何在?陛下,還請速速派兵剿滅賊寇,不可再讓其縱兵肆虐。”聽完戰報,王允暴跳如雷。

只是王允一人暴跳,朝中少有響應之人。何進皺眉思量,張讓冷眼看著王允。

張讓深恨王允,全因王允在黃巾期間,對劉宏狀告他與黃巾有所私通,其間風險雖然被張讓度過,并已報復王允,將其下獄。

但逢朝廷大赦,讓其無罪脫險。之后尋機再治其罪,卻有朝中多位老臣袒護,為其奔走。最終王允亦被何進征辟。數次報復不甚理想,張讓對其恨意更濃。

“王中郎,你亦為朝堂老臣,還請注意言辭。”張讓怪聲冷視,見王允怒目,陰笑再言。

“呵呵,戰報說的明白,泰山賊借道潁川,與民秋毫無犯。李旻數次辱人,這才惹來報復。”

“李旻取死有道,卻未絕命,本是私人恩怨,何來辱沒朝廷?難道我等平日與人但有齷齪,都要搭上陛下顏面?”

“反倒是你這番話傳揚出去,怕是真要讓朝廷顏面,受這無妄之損了吧?”張讓避重就輕,眼角余光看向劉宏,果見劉宏,面露不喜。

“你。。。”同樣事物,不同人解讀,出來的結果相差甚遠。眼見張讓歪理邪說,王允氣的面色通紅,開口欲斥,卻被司徒楊賜打斷。

“常侍所言不無道理。”

“不過。。。這泰山賊縱有萬般冤屈,畢竟毀城滅地。既然為賊,亦不可棄之不顧。”

“不然,日后再有效仿,天下豈有寧日。”楊賜不急不慢,對劉宏躬身道。

“嗯,楊司徒言之有理,確不可棄之不顧。不過這泰山賊欲往雒陽,倒不用急于出兵圍剿,朕便在這雒陽,等其到來,再做定罪。”

雖然劉宏喜歡干罷免三公的勾當,但楊賜既然在位,貴為三公,他開口了,朝堂之上,就輪不到張讓接話,劉宏此時出聲回應。

“陛下,賊寇勢眾,不可不防,臣下欲調并州丁原入雒討逆,還請陛下審度?”何進此時出聲道。

“呵呵,何大將軍,連雜家一內宮之人,都知近來胡人多有叛亂,你卻要調兵并州?呵呵。。。”張讓陰陽怪氣道。

“你。。。”何進一時無言,想起并州刺史張懿似有軍報。

“陛下,雜家看來,這泰山賊雖有暴行,但亦情有可原,這一行賊兵,戰力也算超俗,若能收歸己用,不失一方美談。”張讓不理何進,轉臉對靈帝道。

“哦?常侍有何良策?”劉宏言辭疑問,嘴角卻已帶笑,似乎并不意外張讓所言。

“陛下操心國事,日漸憔悴,滿朝文武日日看在心中,卻無力替陛下分憂,今冒死進言,此番泰山之賊,卻該皇子為父分憂矣!”

張讓面有凄苦,眼角抹淚,跪地俯身,高聲呼道。


上一章  |  重生三國之群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