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府大堂上,折可求上下打量這顆體型碩大的鐵火雷,嘖嘖稱贊,他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對宋朝的各種火器都十分熟悉,他很清楚鐵火雷意味著什么?
如果自己能仿制成功,洛陽無恙了,這時,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走來,此人叫王賦遠,是洛陽軍器監的火器總管,洛陽的雙層火藥桶就是他率領一幫火器匠搗鼓出來的,效果比汴梁造的火藥桶更好一些,主要表現在威力大,毒釘迸射更遠,這和他們制造木桶選用的材料有關系,他們用的是櫸木、白蠟木或者棗木。
“卑職參見大帥!”
“王管事,你來看看這個!”
折可求指著桌子上鐵火雷笑道:“你猜這是什么?”
王賦遠看了一圈,吃驚道:“這不會就是昨天大帥說到的鐵火雷吧!”
“正是此物!”
王賦遠頓時又驚又喜,上前激動抱住它,鐵火雷是所有火器匠的圣物,是他們的終極夢想,但誰也不知道該怎么造出來?
“大帥怎么搞到它的?”
折可求得意地捋須道:“他們想夜炸城門,結果被我伏擊,這顆鐵火雷滾入護城河中,被我撈了起來。”
王賦遠聽說落入過護城河,心中一驚,連忙上前細看,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
折可求見他臉色不對,急忙問道:“有什么不妥嗎?”
王賦遠苦笑一聲道:“火器最怕水,鐵火雷也不例外!”
他指著火繩周圍一圈圓形的凹槽道:“這個理應卡住一個木殼之類的東西,卡得很緊,周圍再封一圈蠟,那么掉進河里也不怕,現在防水殼沒有了,火繩變成了紙漿,我沒有猜錯的話,鐵火雷灌滿了水,火藥也溶解了。”
“那能仿制出來嗎?”折可求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王賦遠搖搖頭,“我不知道,得把它鋸開,我要看看里面的情況。”
折可求紛紛左右,“立刻把它鋸開!”
他也要親眼看一看里面的情況,這就像開盲盒一樣,每個在場的將領都想看,誰也不愿走開。
兩名親兵找來一副精鋼大鋸,奮力鋸了起來,只見簌簌的鐵渣掉落。
一名將領捂嘴小聲嘲笑道:“連鄉下鐵匠打的鋤頭都比它強十倍,西軍還真是先進啊!”
王賦遠猛地一拍額頭,他明白了,鐵火雷必須用最劣質的粗鐵制造,火藥才炸得開,要是用精鐵,怎么可能炸得開?
“王總管,怎么了?”折可求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問道。
王賦遠忍住了發現,隨口笑道:“沒什么,卑職估計這是他們最大的鐵火雷!”
折可求笑道:“那肯定的,這玩意重一百多斤,炸城門當然要用最大的。”
這時鋸到一半了,里面的水開始從縫隙里咕嘟咕嘟冒出,全是黃渾的泥漿水,淌滿了一桌子。
王賦遠心中一嘆,完了,火藥全部溶水里了,不知道對方的火藥配方,仿制個屁啊!
鐵火雷被攔腰鋸成兩段,周圍將領一片嘆息一聲,里面就只剩下半壇渾水,火藥只剩下一些沒有溶解的渣子。
折可求也知道很難仿造出來,他干笑一聲,對王賦遠道:“王總管,盡一盡力吧!”
王賦遠苦笑一聲,“卑職試一下吧!用我們現在的火藥來試試看。”
王賦遠帶著兩名手下,把兩半鐵罐子抱回了火器營。
戰爭開始后,洛陽城夜間進行宵禁,不準百姓出門,但白天可以出門,可就算允許出門,大街上依舊冷冷清清,看不見一個行人,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了,實在想買點東西,就得用力敲開店鋪,進店里交易。
在洛陽城南的濟仁坊內有一條巷子叫做學士巷,里面住的人不多,只有四五戶,最盡頭是一座頗大的院子,上午時分,一名身穿青衫的男子匆匆走來,有節奏的連續拍了三下門環,門開了一條縫,他閃身進去。
這名青衫男子正是洛陽情報頭子張璐,這座占地三畝半的院子是他們的藏身之地,被他們花五百貫錢買下,二十幾名情報人員都住在這里。
之所以選這里,主要是這一帶地形十分復雜,都是蜘蛛網一般的小巷,被發現后很容易脫身。
不過現在折可求并沒有再盤查宋軍情報探子,原因是何掌柜布下的租車假象,使折可求以為宋軍情報探子已經不在洛陽城內。
張璐來到后臺,讓人把余守忠找來。
不多時,余守忠快步走來,走上堂問道:“有什么重要情況嗎?”
張璐點點頭,示意余守忠坐下,他緩緩道:“剛才我去找何掌柜打聽情況,他告訴我一件事,他的內弟昨晚和幾個朋友喝酒,其中有一人說,簽軍搞到了一枚宋軍的鐵火雷,有一百多斤重,我想會不會是鐵犀牛?”
余守忠也吃了一驚,鐵火雷是西軍最高機密,被簽軍得到一枚還了得,如果仿造出來,后果簡直不堪設想,他在大同城親眼看見過宋軍用鐵火雷炸城,整座城門樓都坍塌了。”
余守忠急道:“這顆鐵火雷不能落在敵軍手中,我們得毀掉它!”
張璐沉吟一下道:“我其實是在考慮兩件事,一是毀掉鐵火雷,二是干掉他們的鴿信,防止他把鐵火雷的制作機密傳出去,這件事都不好辦啊!”
余守忠想了想道:“看似很難,其實也不是辦不到。”
“怎么說?”
“信鴿和信鷹都在鷹塔上,夜里摸上鷹塔,把信鷹和信鴿全部干掉就是了。”
“有這么好干嗎?”張璐笑道。
“鷹塔在定禪寺內,讓一個兄弟假扮成和尚混進去,摸清情況,然后里應外合,應該不難,我覺得關鍵是眼前的局面太復雜,折可求還想不到鷹塔這一塊,他可能更關心糧草倉庫的安全。”
張璐欣然道:“你說得有道理,咱們就兵分兩路,我來想辦法摧毀鐵火雷,你來對付鷹塔。”
“指揮使打算怎么摧毀鐵火雷?”
張璐微微笑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情報從誰哪里傳出來,我就找誰?”
“你是說,那個一起喝酒的朋友?”
張璐點點頭,“只能是這個人!”
在何掌柜的協助下,張璐很快就查到了那名泄密者,是一名軍器監的工匠,他親眼見到了被切成兩半的鐵火雷殼子,只剩下殼子,沒有火藥,據說是進了水,火藥都泡成湯了。
傍晚時分,何掌柜從外面匆匆回來,將一張紙條遞給張璐,笑道:“二十貫錢買一個地址,這可能是最貴的地址了。”
張璐打開紙條,只見上面寫著,‘軍器監火器總管王賦遠,家的住址,正平坊白茶巷到底。’
何掌柜笑道:“還送了一些免費的消息,王賦遠一家五口人,老母親、夫妻二人,以及兩個兒子,長子十四歲,次子十一歲,目前都在讀書。”
何掌柜停一下又道:“還有,這個王賦遠的父親,是東京汴梁軍器監最有名的鑄劍匠王巖,他鑄的劍都被皇宮和皇親國戚收藏。”
“父親鑄劍,兒子卻造火器,這個傳承有意思?”
“不!不!王賦遠可是洛陽軍器監的頭號刀劍匠,折可求提拔他當了火器總管,他手下有一百多人。”
張璐點點頭,“我知道了,今晚我就去拜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