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蓬察島,位于意大利西海岸第勒尼安海,自從那位意大利領袖登臺后,島上的監獄便成了流放政治犯之地。
對方怎么都不會想到,曾經用來關押對手的監獄會成為自己的牢房,所以當見到代表盟軍的古琦、歸有光時,他立刻激動的大罵看守。
“該死的,你們都是羅馬帝國的叛徒,快把這兩個東方人趕走,我不想看到他們!”
古琦彷佛沒有聽到領袖先生的叫嚷,慢悠悠的在其身旁坐下,直到對方罵完,他這才不慌不忙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先生,您應當知道自己的處境,我不想將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爭吵上,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說著,他眼角看向領袖先生,見對方的表情微變,當下繼續說道。
“盟軍對德國人的新式武器很感興趣,聽說那件武器可以一次性殺掉數十萬人,這對我們是個巨大威脅。”
領袖先生瞇了瞇眼睛,能從記者成為意大利的元首,他自然不是個簡單人物,得知眼前這個盟軍代表的來意,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當然不是想靠德國新式武器的情報換取自由,這不現實,他想的是活下去。
像是猜到了領袖先生的想法,古琦笑了笑,只用一句話便打消了對方不切實際的幻想。
“貴國很快就會投入盟軍陣營,起碼保持中立,到了那個時候,您認為德國人會不會利用那件武器打擊意大利呢?”
領袖先生面色一變,將剛準備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只要能阻擋盟軍在地中海方向的進攻,德國人不會在乎死多少意大利人,他嘆了口氣,艱難地開了口。
“好吧……”
誠懇的說,對方作為元首,確實為意國做了很多事情,也熱愛這片土地和人民,只是方向錯了,做的再多也無濟于事。
想明白新式武器對意國的威脅,領袖先生放棄了用情報換取盟軍特赦的機會,這或許是他能為意大利人民做的最后一件事。
古琦與其談話時,無所事事的歸有光在監獄里轉了一圈,望著簡陋的防御設施,大光頭皺了皺眉頭。
這座監獄位于小鎮附近,周邊情況復雜,可除了一道幾米高的圍墻和一小隊憲兵,意大利人竟然沒有布置任何額外兵力。
歸有光無法理解,那位領袖只是失去高層支持,在意國民間還擁有大量擁護者,喬瓦尼那些人就不怕出現意外嗎?
如果是軍統特別行動小組進攻此地,估計用不了十分鐘就能救出目標,想到這歸有光向負責看守的意大利憲兵上校發出了提醒。
結果上校先生只是聳聳肩,不以為意道:“我們意大利人熱愛生命,絕不會為了某個政治家劫獄。”
歸有光無言以對,你怎么還驕傲起來了,貪生怕死難道很光榮嗎,他不得不再次提醒對方。
“先生,我想你忘記了你們的盟友,只要有機會,德國人肯定會想辦法營救犯人,他們可不是熱愛生命的人。”
上校的表情終于變了,要是德國人真的來營救那個人,最危險的就是他們這些看守人員。
他越想越擔心,忙不迭地向羅馬匯報了此事,要求更換看守場所或者派遣更多看守人員,否則很難保證犯人的安全。
十多分鐘后,古琦結束了與領袖先生的談話,從對方口中,古琦只得到了兩條情報。
一,德國人在39年組建了一個協會用以研究那件新式武器。
二,挪威某個神秘工廠跟此事有關。
領袖先生提供的情報不多,這可以理解,新式武器是德國最高機密,德國人不會將這種戰略情報隨意透露給一個外國元首,哪怕雙方是盟友。
“怎么樣?”歸有光見古琦站在那沉默不語,立刻走過來問道。
古琦避開意大利人說了說情況,又搖了搖頭:“先把這些情況傳回山城吧,看看副座如何決斷。”
歸有光剛想表示同意,天空傳來了一陣嗡嗡聲,兩人抬頭看去,發現是一架飛機圍著蓬察島不斷盤旋。
蓬察島既不是戰略要地,又沒有機場,只有運送重要犯人才會用到水上飛機,這架飛機來干什么?
古琦、歸有光對視一眼,表情變得凝重,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兩人心頭。
“去找意大利人,要是犯人被救走,咱們先前的工作就白費了。”古琦邊走邊說。
當古琦找到憲兵上校,對方正在對屬下下達命令:“準備轉移,小伙子們,希望你們會喜歡格蘭薩索山的風景。”
傳達完命令,上校轉身向兩人說了條好消息,羅馬也認為蓬察島不適合關押犯人,決定將領袖先生轉移到格蘭薩索山的坎波酒店。
這座建于戰前的酒店坐落在海拔超過1800米的懸崖頂部,與外界只有一條纜車相連,位置非常險要。
用上校的話說,只要守住纜車站臺,德國人就算派出一個師的部隊也無法救走那位。
面對對方言之鑿鑿的保證,古琦和歸有光更加擔憂,不過意大利還沒向盟軍投降,他們不便要求意大利人做什么。
懷著忐忑的心情,兩人再次乘坐水上飛機回到了羅馬,將情況匯報給山城后便陷入了漫長的等待。
在等待期間,意大利向盟軍投降,德軍部隊先下手為強,強行解除了包括羅馬在內的意軍武裝,局勢變得混亂。
作為盟軍代表的古琦二人見勢不妙躲去了安全屋,繼續等待山城的命令。
左重收到他們的匯報,馬上跟盟軍展開了交流,由此獲得了更多消息。
原來,德國人研究新式武器不是什么秘密,英美方面早就得到了相關情報。
去年年初,一名曾經供職于挪威神秘工廠的工程師逃到倫敦,向英國政府提供了大量絕密消息。
據這位工程師稱,那座工廠生產的是重水,這是研究新型武器必不可少的重要緩沖劑。
結合其他線索,英國聯合挪威地下抵抗組織對工廠實施了偷襲。
盡管破壞行動摧毀了該工廠的生產設備和少量重水,但德國人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恢復了生產,還加快了對新式武器的研究。
這一次,英美高層得知國府從那位領袖口中獲得了相關線索,建議三方合作再來一次偷襲,哪怕不能徹底摧毀重水工廠,也要暫緩德國新式武器的研制進度。
跨國聯合行動不是過家家,自然少不了一番扯皮,時間就在三國高層的打嘴仗中快速流逝。
1943年9月12日。
在蓬察島撲了個空的斯科爾茲內通過監聽意國高層電話,找到了領袖先生的藏身地—坎波酒店。
對方帶領手下利用滑翔機從天而降,在意大利軍隊的嚴密看守下救走了目標。
截止到9月19號,占領意大利的德軍共俘虜了一百多萬意軍士兵,繳獲了無數武器裝備。
跟意大利人比起來,法國人都可以稱得上驍勇善戰,英美聞訊大驚,聯合行動的談判工作猛然加速。
時間進入到10月,四處躲避的古琦和歸有光收到了命令,命令要求他們盡快前往法國南部城市尼斯匯合,有新任務,FIRC歐洲站會為兩人提供一切幫助。
一周后,一艘郵輪緩緩停靠尼斯碼頭,古琦、歸有光使用日本護照登岸,隨即前往郊外的某個莊園,那里是約定的接頭地點。
兩人剛剛進門便看到草坪上站著兩道熟悉的身影,最前方的左重頷首微笑,旁邊的鄔春陽也笑著擺了擺手。
一番寒暄過后,四人在陽傘下坐下,左重向古琦二人通報了任務安排。
“老古,有光,這次行動的代號是雪絨花,目的是破壞重水工廠。”
“任務地點在挪威首都奧斯陸以西的巴倫山,那里四面群山環繞,僅有一條公路可以進入廠區。”
“行動由有光和春陽負責,古琦和我在奧斯陸接應,這是挪威抵抗組織提供的相關情報,你們先看看。”
說完,左重將一個文件袋推給古琦和歸有光。
袋子里是行動方案、重水工廠的哨兵巡邏路線,換班時間以及涉及到的武器、工具清單。
歸有光研究了一下資料,抬頭驚詫道:“我們要攀登懸崖或者冰瀑滲透工廠?”
軍統之前多采用化妝手段滲透目標,攀巖不但速度慢,還容易暴露,他不明白副座為何作這種決定。
“不錯,這是唯一的辦法。”
左重指著工廠周邊的地形圖,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進入工廠的那條公路有多道關卡,根據挪威抵抗組織的情報,德國人的檢查非常嚴格,連車底都不放過。”
“當地的環境有點類似坎波酒店,但那里沒有足夠的空地供滑翔機起降,所以我們無法復制德國人的行動。”
左重的表情有點遺憾,軍統要是能用德國人的方式炸毀重水工廠,未來也不失為一段傳奇,接著他語氣一肅。
“最為關鍵的是,每道關卡都有不同的口令,而且每天變更,外人很難用假證件混進去。”
“工廠附近的軍營內還駐扎了德軍的一個步兵團,這些士兵剛從東線撤回來,戰斗力極其強悍。”
歸有光和古琦齊齊倒吸了口涼氣,如此嚴密的安保措施,恐怕比德國領袖的狼穴也差不了多少,普通方法確實難以潛入。
左重目光掃過幾人:“按照往年的氣象記錄,當地10月份左右就會進入零度或者下雪。”
“漫天的大雪將是我們最好的掩護,我給你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訓練,適應熟悉環境,夠不夠?”
仔細想了想,歸有光與鄔春陽同時點頭,但他們也提了個請求,行動前最好找個與巴倫山環境類似的地點進行模擬攀登。
左重沒有反對,痛快應下:“沒問題,我馬上安排。”
相關、、、、、、、、、
__軍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