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圣質嘉惠,對內對外皆有章法,臣不勝欣慰。”
方欒說的極是謙恭,皇帝的心里卻是越來越沉重。
北狄不過一個蠻夷之邦,大衍歷代的皇帝,對北狄從來都是極其輕視。
不但在口頭上蔑視,在大衍的史書中,對北狄也沒有什么好話。
謝曜這份和談書,不但將北狄和大衍放在同等的位置,還在北狄面前各種讓步。
尤其是割讓五城給北狄,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縱然大衍如今的形勢晦暗莫名,在皇帝的心底,始終以中興之主自居。
這些年來,皇帝潛心政事,又和文官們虛與委蛇,才換來了寬仁的美名。
若是在他的位子上分疆裂土,那不用想,后世的史書里對他的評價會下降一大截。
這等重要的問題,這些朝廷的棟梁何嘗不知。
然而他們各懷心思,只顧著考慮各自的利益,沒有一個人出聲提出異議。
原以為威遠侯就算平日里有一些小心思,終究還算是個識大體的人。
而且大衍的文武官員素來勢同水火,這才將太子妃的位置許諾給方家,指望著日后方欒能給謝曜一些助力。
沒想到,這個方欒和內閣成了一丘之貉。
“可惡!”
皇帝低低的吼了一聲,將心中的不滿傾瀉而出。
再抬頭時,又擺出了一副和善的表情,說道:“太子畢竟年幼,總會有一些疏漏,你們也不能捧殺了他,該提的意見還是要提。”
威遠侯隨意應了一聲,錢敏中和陸致遠只是躬身,卻沒有答話。
邱光祖和容宗厚入閣不久,在皇帝面前一向沒什么話,難得有了這個機會,兩人互相使了個眼色,齊聲說道:“太子殿下面面俱到,臣等心悅誠服。”
皇帝當即就沉下了臉,將頭扭到了一邊。
章若谷察覺出了異樣,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為和談一事,涉及到我大衍的國體,馬虎不得。臣一會兒就和太子殿下商議,看看有什么不足之處,另請錢大人和陸大人把關,明日再來和陛下詳細陳奏。”
謝曜不住朝章若谷使眼色,章若谷只裝作未見。
等到辭了皇帝,回了文華殿,謝曜終于忍不住問道:“章大人,和談明明就剩下父皇拍板了,為何還要再議?”
“我的太子殿下呀!”
章若谷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陛下一向是想比肩睿宗的。此次舍下面子和北狄和談,那也是情勢所迫。催的急了,反會惹陛下厭棄。”
謝曜在大殿內急急地踱著步,說道:“時間不等人,有沒有什么法子,去說服父皇?”
章若谷搖頭說道:“欲速則不達,這個時候,萬萬不能輕舉妄動。殿下再等些時日,一旦關中情勢危急,那個時候,就容不得陛下遲疑了。”
谷
章若谷心中鄙夷,嘴上仍是客氣說道:“殿下不必慌亂,如今金瀾關有精兵把守,烏普還有兩萬精騎,就算北狄想翻臉,也沒有那么容易。”
“這些道理我焉能不知?只是滿朝文武都盯著和談,這是我入主東宮以來,父皇交代的最大的差事,若是出了什么差錯,豈不是要在天下人面前丟盡臉面?”
謝曜對和談極為上心,決議要給天下人一個漂亮的答卷。
但他似乎是高估了和談的影響力,京城里百姓眼下最關注的,并不是和談,而是禮部的選妃。
今上一向對后宮之事看的很淡,自從登基之后,期間也就是舉辦過一次選妃大典。
算起來,那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難得這一次皇帝肯為了幾位皇子選妃,對于那些有適齡女兒的戶家,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因太祖當年有令制,凡天子、親王之后、妃、宮,皆從平民女子中選取。
到了今上這里,形制略微有些走樣,敦王殿下早早的定了康寧伯府的大姑娘,太子殿下看來也是要選威遠侯府的二姑娘,不過余下的位置還多,終歸還是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
因此,京城上上下下,都將目光放在了選妃上。
各地州縣共推舉了五千位適齡女子,先是由禮部篩選,接著才是由后宮的幾位貴人評定,選出最終合適的人選。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選妃已經進入了尾聲。
雖然選妃是在內宮舉行,還是不住有好事者打聽,到底是那些人得了貴人的青眼。
而宮中內侍何止千人,總有些嘴上把不住門的,把宮里的動靜透露給了外間。
據說,眼下的人選當中,有一位姓鄭的姑娘,得了唐莊妃的看中,即將成為未來的三皇子妃。
“鄭佩瑤?”
在京中的康寧伯府上,林紫蘇聽謝晞說出了這個名字時,只覺聽著甚是耳熟,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
“你還記得那個鄭陌塵嗎?對,就是咱們在七夕遇到的那個算命先生。”
還是謝晞替她說出了答案:“聽說岳父大人和鄭陌塵關系不錯,這鄭佩瑤,就是那個鄭陌塵的女兒。”
林紫蘇腦海里頓時浮現出那個文靜俊秀的少女,當日鄭陌塵帶著鄭佩瑤到府時,兩人也算是有幾句話的交情。
聽說她竟然要嫁到謝暉那里,不由暗暗替鄭佩瑤可惜。
謝晞提起了此事,就將自己打探到的相關消息也說了出來:“聽說這個鄭佩瑤,是駱府的三老爺駱文歆的外室女,只不過駱文歆不認賬,就成了鄭氏女。”
關于鄭佩瑤和駱府的瓜葛,林紫蘇倒是第一次聽說,問道:“宮里選妃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家世清白,鄭家姐姐要是有這樣的身份,怎么會選到宮里去?”
說起其中的原由,謝晞笑的甚是痛快:“母后不管選妃的事,選妃的人選都是唐莊妃說一不二。唐莊妃和章賢妃一向不對付,既然有了這么個機會,自然要借機惡心一下章賢妃母子,讓他們沒了臉面。”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