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世子妃嬌寵日常第七百四十三章:尤念的擔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世子妃嬌寵日常 >>農門世子妃嬌寵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三章:尤念的擔憂

第七百四十三章:尤念的擔憂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15日  作者:暖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暖金 | 農門世子妃嬌寵日常 


天慶的尤念今年過來,看到這平坦寬廣的道路,感嘆道:“南月的國軍幸虧不是北境父子,如果是他們,要不了幾年,咱們天慶想趕也趕不上了。”

“王爺,現在南月和大乾都換了新皇,只有咱們天慶,還在爭斗。屬下覺得,王爺也可以爭上一爭,不為別的,就為了天慶,王爺心系百姓,有大智慧,反而是那些王爺皇子,只為了權勢。”

尤念搖搖頭:“本王無權無勢,又怎能與他們爭奪。”

“王爺,你忘了太后身邊的大將軍,和太妃交情頗深。”

尤念微微一愣,倒是把這個人給忘了。

屬下的話讓他陷入了沉思,抬頭看著北突著大號河山,在想想他們現在的境遇。

心中說不出的失落。

商會在有條不絮的進行著。

葉晚瑤這幾日看著天氣不錯,帶著婆婆去了益州,看了看那邊的棉花。

棉花長的不錯,馬上到了收獲的時候。

葉晚瑤問了范種今年能有多少種子。

“回世子妃,不出意外,能供應兩三個縣城的種植。”

葉晚瑤驚了一下,笑道:“這么多。”

“是,這里適合種植棉花,每年就算靠天吃飯,這棉花長勢也是相當的好。去年的時候,茂名因為種植棉花,每家每戶都有不少的收入。一畝地的棉花,咱們給了十兩銀子,他們當時不明白這是十兩銀子有多少,等到去過北突后,日常生活采買,才漸漸明白,銀錢的重要性。

今年他們大量的開荒,自發的種了不少的棉花。就是為了增加點兒收入。

這里的人,最多的土地,一家人七八畝。七八十兩銀子,買了一年的糧食后,還能剩余不少。所以他們現在都很樂于種植棉花。”

“現在棉花緊缺,也是咱們大力支持的,所以價格高一些,等到棉花普及開來,可沒有那么貴了。這個消息要讓他們知道。

不能讓他們覺得會一直是這個價格。”

“是,小的心里有譜。”

“范省去看的北突附近的那些土地哪里適合種植棉花?”

“北突城后面的那個縣的地質不錯,還有邊城那邊的,也都可以。”

“那行,這些種子可要保護好了,千萬不能有閃失,明年的時候,你得找幾個種植老手,教人培育秧苗。”

“世子妃放心,這里人比各個都是能手,到時候我們帶著十幾人過去幫著北突的百姓種植棉花。”

“嗯,辛苦你們了。”

梅蘭珍第一次來無人森林,覺得哪哪都新奇,特別是著大片的棉花,沒想到兩年的時間,就已經這般成熟了。

這棉花是個好東西,天慶的皇室把這個神圣的東西藏了這么多年,有什么用。

就像瑤兒說的,好的東西就該拿出來分享。

有了棉花,百姓才不會受凍,百姓好了,這個國家就會強盛起來。

而不是一味的隱藏。

還有這里的人,明明都是大字不識的野人,兩年的時間,不說多么精通南月的語言,那接受能力也不在話下。

而且這里還有不少學堂。

都是阿錦在外面找來的秀才,來這里開設的,官府不但給他們房子,平日里還會有補助,當地的人們來學習,也會帶一些禮物上門。

有些寒門秀才一躍成了富足的學識人家。

不少沒什么成就的秀才,都過來這里開學堂了。

“瑤兒,昭兒把這里治理的很好。是個不錯的。”

“娘親,昭弟有才學,有志向,他從小就很崇拜阿錦這個大哥,所以許多東西都是在跟著阿錦的腳步。”

“是呀,比那兩人強多了。這幾日過去看看他們夫妻吧。顧姨娘也在么?”

“顧姨娘應該也在。”

“嗯。”

“娘親,我帶去去益州城中轉轉吧,不少北突人過來這邊做生意。現在城中什么鋪子都有,就連日常的油鹽醬醋都有。

當地的百姓也有不少跟著學習的。不出幾年,這些日常的東西,他們都能掌握住。”

“嗯,沒想到野人的學習能力這般強。”

“娘親,他們之前沒有跟外界聯系過,就像出生的嬰兒一般,突然看到外面的世界,就會有樣學樣,我們給他們灌輸什么東西,他們就會模仿什么東西。”

“那倒也是,這里的人,現在儼然和北突沒什么區別。聽說大青山的也過來做生意了?”

“嗯,旺財嬸家的豆腐坊在這里開了家分店。

花三嬸和兒媳在這邊教當地的人做飯,順便還是個小飯館。”

“是么,他們這是抓住時機了。”

以前百姓們想要生財,關鍵是沒有那個道,現在北境遍地都是生財之道,許多從別處牽過來的難民,并沒有過的多么苦,反而到了這里,有了土地,有了收成,在沒有房子之前,官府還提供避難所。

這種好事兒,可不是所以地方都有的。

南昭這一年依然在忙著益州人學習知識的事情,只有讀書認字,才能讓這里的年輕人走出去,和南月融合。

事實上,這這里的年輕人普及知識的概率要比北境還要多,他們為了能不挨餓,愿意學習認字。

只有認識字了,才能得到外面的銀子,有了銀子,就能買糧食。

認識了字,就能聽懂外面人的話,可以跟著他們學習種植糧食,這些意識,已經在他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

這一年的益州,田地旁邊多了幾條澆灌的河渠岔口,城中的商鋪也多了不少。

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城中機會都有,還可以貨比三家。

外面的商人來這里收山貨的不少。

關于北突辦的學堂的事情,南錦的意思,先不用在益州和合浦修建。

畢竟這里的秀才們教的很好,各個地方都有,也是形成了一個規模。

等個十幾年在開設書院也不遲。

現在這里最重要的,還是修建道路,讓百姓們不在為吃穿發愁,就是最大的進步。

旺財嬸在這里請了個當地百姓做活,因為家里人口有限,實在忙不過來。

再說這做豆腐也不是什么難事,就算學去了也不所謂。

多教幾個徒弟也行。


上一章  |  農門世子妃嬌寵日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