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山里,萬物復蘇,花草樹木都是嫩芽芽,山里的動物們冬眠了一個冬天,這個時候也開始出來覓食活躍了。
這一路走過來,她都看見好幾個兔子了。
“山里的兔子最多,它們繁殖快,今年咱們家的兔子皮毛估計會有很多。”南錦拉著葉晚瑤的手往另一處走去。
“兔子皮毛也很好,既好看又保暖,能賣個好價錢,只是山雞少了些,我還想著多捕些母山雞,把那兩排果樹用籬笆圍起來,能養些雞呢。”
“山雞不好抓,不過也能抓來,數量不會太多,晚瑤要是想養些,那咱們就買些雞蛋,讓咱家的老母雞給咱們暖些小雞出來。”
葉晚瑤點點頭,只能這樣了。
中午的時候,他們并沒有下山,南錦找了一個有水的地方,生了個火堆,把剛剛獵來的兔子剝了皮,處理干凈,架到火堆上。
石灰從一進山就像撒了歡似的,一不留神就找不到它,葉晚瑤起初還有些擔心,后來見它時不時的跑回來,然后有竄的不見蹤影,他們也就沒在管它。
“沒有鹽,應該不好吃。”葉晚瑤坐在火堆前,看著南錦熟練的烤著兔子。
“來的時候,我帶了。”南錦說著,變戲法的從懷里拿出葉晚瑤給他縫的荷包。
葉晚瑤一愣,疑惑的看著他,只見南錦笑道:“我習慣了,以前在軍營,突發情況很多,有時候出去一兩日不回來,風餐露宿很正常,剛開始不懂,每次都挨餓受凍,后來慢慢的就摸到了竅門,出去的時候,帶些鹽巴,佐料,以防遇到在外面露宿,也能抓個野味什么的。”
“在軍營是不是很苦?”她沒去過,不知道軍營里面的情況
“官僚相互,貪官污吏太多,軍需物資都敢貪墨,皇上整天沉于酒色,哪里顧得上遠在天遠的戰士,在軍營,一個羊皮棉襖都是很珍貴的,我那時有一個綿山羊的棉襖,是和秦風亦陽他們沒事兒的時候一起上山打的,只不過回來的時候,送給了要好的將士。”
葉晚瑤被葉家人關了整整五六年,書籍看了不少,可都是些雜書,很少有講當今朝廷的,對于朝廷的事,她知之甚少。
聽南錦這么一說,她大概猜測,當今朝局應該很混亂,想到這里,葉晩瑤轉頭看著南錦道:“我們什么時候出發?”
“過幾日我去府城問問,有沒有去都城的商隊,然后在租輛馬車。”
“哦。”葉晩瑤心中期待,但有忐忑。
南錦自然看出了她的不安,笑著拉著她的手道:“別擔心,這次過去,咱們悄悄的,不回王府,待幾天還回來。”
葉晩瑤一愣,她一位不回來了呢,都已經想好了,等他們走好,家里的這些東西,讓海生幫忙照看著呢。
“都城形勢太亂,我現在回去,不是什么好事兒。”
不是不想恢復身份,而是現在不是時候。
葉晩瑤雖然不知道為什么要偷偷回去,但也知道,一定有他的理由。
南錦不說,是怕她擔心,所以自當這次是待她游完。
好長時間沒有吃過野味了,兔子烤熟后,南錦給她撕了個兔腿,她竟然欲尤為盡,又啃了一個。
石灰好似聞到了香味,嘴里銜著一只狍子也跑了回來,南錦見一個兔子不夠吃的,又烤了一只。
石灰現在跟著他們,喜歡吃熟食了。
這個時節的菌類,山珍還比較小,葉晚瑤采的不多。
不過野物打了不少,一只狍子,五六只兔子,還有一只野山羊,山羊是個好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母的,有沒有奶水。
葉晚瑤興奮的正準備上前問南錦,就見那只山羊血淋淋的被南錦扛著,頓時沒了興致。
第二天,南錦帶著幾只獵物去了鎮上。
葉晚瑤去了二子湖給魚群撒些麥糠,又去小山丘上看了看自己中的蔬菜。
再過幾天就能吃了。
回到家后,正好遇到海生扶著玉蘭正往他們家走。
“晚瑤嫂子,幸虧碰上你,剛剛我已經來過一次了,你不在家。”玉蘭已經七個多月了,肚子大的嚇人,海生現在每時每刻寸步不離。
“肚子都這么大了,怎么還出來。”葉晚瑤也趕緊扶著。
“我娘家小弟要成親了,所以來問你們訂二十條魚。”
“我還以為什么事兒,讓海生來說一聲不就行了?”
“我說讓她在家待著,她非要出來。”海生一臉無奈,臉上帶著寵溺的笑
“吳大夫說我肚子太大,讓我多走動走動,晚瑤嫂子,我…我有些害怕。”玉蘭扶著自己能放兩個碗的肚子,心里緊張不已。
葉晚瑤知道婚前恐懼癥,產前恐懼癥,這種情況都很嚇人的,趕緊安慰道:“你吃的又不胖,整天干農活又有力氣,多走動走動也好,聽那些生過孩子的說,她們生孩子的前一天還在干活呢,只要不吃的太胖,胎位正就好。”
“我說不吃了,可海生每天都變著法兒的讓我吃。”玉蘭說的時候還不忘埋怨睨了一眼身邊的海生。
海生看著自家媳婦,反倒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我聽大嫂說,懷孕的時候要多吃些,這樣孩子才壯實。”
“多吃些營養的就好,少吃些,多吃幾頓。”葉晚瑤沒敢和他們說孩子太大了,骨頭太硬了不好生,生怕嚇壞他們。
“那行,嫂子,我先帶玉蘭回去了,等阿錦大哥弄好魚,我來提。”
“嗯。”
下午,南錦回來的時候,還給她帶了些綠豆糕,過年的時候,他發現晚瑤喜歡吃這種糕點。
葉晚瑤吃了一口,就把剩下的塞進了他的嘴里,和他說了,玉蘭娘家要魚的事。
“今天我遇到唐掌柜的了,他說想上紅燒魚這道菜,問問咱們有沒有大魚,一兩斤的魚就行,每隔兩天送一次,一次給他送五條。”
“咱們家的魚現在還太小,過了秋應該會大些,你答應他了?”
南錦搖搖頭:“我說每半個月給他送十條還行,咱們的魚塘還沒有那么多大魚。”
葉晚瑤嘆了口氣,這么好的機會,白白錯過了。
南錦見她又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揉了揉她的發絲,安慰道:“半個月送一次,雖然不掙什么錢,可等到入秋后,咱們的魚都長大了,能賣個好價錢。去年咱們村里都沒人吃魚,到現在,不都是愿意吃的?這附近方圓幾里,沒有人家專門養魚的,賺錢只是早晚的事兒。”
“要不咱們再放些魚苗吧,去年放的不是很多。”
“去年放的也有一萬斤的了,再多了魚長的慢,一般來說,魚養個兩三年才能出塘,咱們秋天出塘早了些,不過我上次買的魚苗本來就大,到秋冬,魚長的也有一斤多了,等出來以后,秋收后再放一批魚苗,兩三年下來,咱們的魚塘一年四季都能出魚。”
“有人來訂魚了怎么辦,最近都有外村的慕名來買他們家的魚了。”
“我這兩天多編幾個魚簍,去山間捕些魚。”
小溪里的魚,就是十里八村捕個半個月,也捕不完。
南錦趁著空閑,一個人去了府城一趟,問問有沒有去都城的商隊。
府城比較遠,南錦在府城住了一晚才回來。
回來的時候,還不忘給她帶了許多好吃的點心。
“問到了么?”
“我去鏢局問了一個,有個商隊雇了鏢,十天后出發。”
“那正好,這幾天,我們也好準備準備。”
接下來幾天,葉晚瑤整天跟著南錦去山林間的那個比較狹窄的河道旁,一待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