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明第四百三十章:奇葩的死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織明 >>織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章:奇葩的死法

第四百三十章:奇葩的死法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8日  作者:蝸牛非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蝸牛非牛 | 織明 
“嘭”的一聲,謝君友與邱應泉一起摔落了馬下。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竟直接導致邱應泉左手上的匕首脫手飛了出去,情急之下,他強忍著腰間被撞擊的劇痛,張開大口一下就咬住了謝君友的脖子。

“啊……”

謝君友發出驚心動魄般的慘叫聲,鮮血順著邱應泉的嘴角不斷涌出,大有越來越多之勢。

生死一瞬間,謝君友不知道是哪里來的力氣,雙手猛地一下從兩人肚子擠壓中抽了出來。

其中一只手在邱應泉的身上不住摸索著什么,而另一只手則在他的面罩上摸索著,似乎要將面罩打開的樣子。

謝君友的一只手在邱應泉身上摸索一會兒,什么也沒有摸到,而脖子上的疼痛也愈加難忍,他不由得揮動大拳頭,狠命的砸擊著邱應泉的后背。

一下……兩下……三下……就這樣一直砸擊著。

而另外一只手,則是抵在邱應泉的面罩上死命地扣著,看樣子是想要把面罩給扣開,或者是將邱應泉的腦袋給推開,使之遠離自己的脖子。

可惜,一切都是徒勞,注定無功!

邱應泉在勇毅軍中也是出了名的狠人一個,今日既然發狠咬住了謝君友的脖子,又怎會輕易就松開了呢?

即使牙齒都在隱隱發疼,邱應泉依舊不肯松口,甚至還在加力挫動著一口鋼牙,似乎不把謝君友的脖子咬斷,就不會罷休一般。

一下……兩下……三下……謝君友的拳頭,雖然還在錘擊著邱應泉的后背,但力道卻在逐漸減弱,真的是一下不如一下了。

謝君友嘴里發出來的聲聲嘶吼,也逐漸變得低沉……

就連他扣著面罩的那只手也變得軟弱,最終無力地垂了下去,直到謝君友整個人都僵直不動,再無一絲聲息,邱應泉這才松開了咬著他咽喉的牙齒。

邱應泉十分費力地微抬起頭,只見謝君友的前襟已然是鮮紅一片,血液浸透了鐵甲,一直流淌到腰部,兩條大腿根部都被浸成了鮮紅顏色。

而謝君友的雙目兀自圓睜著,似乎在明示著他內心中的不甘,以及不敢相信的心態。

闖軍大將謝君友竟會以這種方式死亡……

沒有死于勇毅軍犀利的銃炮,也沒有死于勇毅軍精良的刀槍弓弩,卻是被勇毅軍的騎兵千總用牙齒給生生咬死的!

奇葩的死法,結束了謝君友罪惡的一生!

隨著謝君友的死亡,雙方騎兵間的戰斗也進入了尾聲,賊軍馬兵死傷大半,而剩下的馬兵也是逃的逃、降的降,再無人敢于反抗。

兩個前部騎兵這時也看到了邱應泉,急忙策馬奔過來將他護住,而后才有一名騎兵翻身下馬,攙著他問道:“總爺,咋樣……可傷著了沒?”

“無妨……”邱應泉說話間雖有些氣力不足,但仍可看出精神狀態一點不差,顯然沒有受到什么傷害,只聽他繼續說道:“傳令,右司沖鋒,擊潰步賊。”

“喏。”

依舊策在戰馬上的騎兵大聲接令,揚鞭催馬傳令去了。

官道這邊的戰斗結束得很快,而最終結局自然是賊軍慘敗。

作為前鋒的謝應龍,被騰蛇營騎兵后部千總季東來俘獲,已經押解著去見主將魏知策了,而謝應龍麾下馬兵大半被殺傷,近百馬兵投降,逃脫的只有四五十騎。

中路前去接應謝應龍的張洪,因見到謝應龍部也遭遇伏兵,當機立斷,率領麾下馬兵一股腦地沖下了官道,最終丟下五十六個馬兵后,逃出了騰蛇營的埋伏圈。

最慘烈的當屬殿后的謝君友,非但自己被邱應泉給咬死了,其部下馬兵也死傷大半,逃出埋伏圈者寥寥無幾,還不如謝應龍部下馬兵逃出去的多。

而他們帶領來的五千多步賊,僅在騰蛇營炮擊階段就傷亡了三百多人,接著又倒在銃兵的排銃射擊下三四百人,而后又被步兵、騎兵圍攻傷亡了近五百人。

終于在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后,余下的近四千步賊終于徹底崩潰,他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跪在了官道上、草叢中哭喊著求饒。

邱應泉剛才只殺了兩個賊軍馬兵,雖然其中有謝君友這等賊軍大將,可他仍是覺得十分不甘心。

但卻事與愿違,他才下令派遣右司前去追擊逃跑的馬賊,就被主將爺魏知策給嚴令叫停,要他的前部騎兵左司負責看守降賊,右司負責外圍警戒,絕不許擅自追擊逃賊。

這一戰雖然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打得十分順利,但卻俘虜了四千余賊人,這也讓魏知策感到一絲意外與為難。

因事前未能想到會有如此多的俘虜,沒有制定與之對應的預案,所以魏知策只能謹慎行事,讓各部配合押解俘虜賊兵回營。

這些賊兵雖然放下了武器,但他們畢竟與饑民不一樣,都是見過血的兇悍之徒,內里沒有多少良善之輩,必須得嚴加看守防范才是。

而且如此多的俘虜聚在一起,若是稍有不慎,引發變故,確實也難以應對,這也是魏知策不敢分兵追擊逃賊的理由之一。

現如今,他將投降賊兵按五百人一隊將其分割開,好使他們不再聚集一起,如此既便于看管,也利于押送回營。

但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自己這一邊也需要分兵,而為了保持對俘虜賊兵的絕對壓制,魏知策只能采取步騎結合的方式。

即以步兵看押為主,外圍輔以一些騎兵,起到震懾的作用,好嚇阻俘虜賊兵們的異動心理。

相公廟這邊的戰事暫告一段落,可闖王大營那邊的戰事,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階段。

闖軍孩兒營主將羅虎奉了闖王軍令,率領孩兒營左右兩隊的一千孩兒兵,沖出軍陣,直奔不到三百步外的何振雄所部官軍騎兵殺了上去。

何振雄雖未曾見過闖王本人,但對其形象早已記在心中,剛才只是簡單掃視這邊幾眼,就已經看出闖王的不簡單。

而今,當他瞥見羅虎率領千余精銳馬賊沖來,心里也警覺了起來,他此刻也不敢過于托大,當即呼喝眾騎士們轉向,朝著李長勝的羽林騎那邊靠了過去。

何振雄的想法很簡單,以自己這幾百疲憊的騎兵,實在難以保證能殺退羅虎的一千馬賊。

但事已至此,斷無撤退突圍的可能,惟有靠向李長勝的羽林騎,同他合兵一處,盡力拖住羅虎的一千精銳馬賊,好借此給另外一路的陳占旗所部爭取時間……

寄希望于——陳占旗部騎兵和虎衛騎配合,能夠一舉砍倒闖賊的中軍大纛旗!

至于襲殺闖王李自成本人這個事兒,何振雄已經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


上一章  |  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