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順本就是一員虎將,靠著軍功一路升遷至如今的位置上,別的本事未必有多大,但打起仗來那是絕對不含糊。
他收起弓箭的時候,一邊催馬,一邊取出狼牙棒,同時左手還抄起一支標槍,在距離賊軍十步位置大力投射而出。
標槍飛速而去,直貫入一個賊兵胸口,槍尖透胸而過,再刺入戰馬臀部寸許,只留著槍尾在那馬賊胸口上方顫動著……
而那馬賊雖仍然坐在馬上,然其大張著口,雙目快要突出眼眶之外,顯得面部神情極為夸張,而從嘴角、眼角、鼻孔中不斷滲出鮮血,更顯得異常恐怖至極。
不過,邵大順可無意欣賞自己的作品,他此刻心中只有殺賊的信念,策馬急奔,就在眼瞅著就要與賊兵撞在一起,忽然雙腿一夾……
他胯下的戰馬就好像感知到主人心意般,馬頭向左側一偏,便已經與迎面賊兵錯開。
趁此時機,邵大順的狼牙大棒也揮舞了起來,狠狠砸向那名馬賊,先是“咣”的一聲大響,隨后就聽到“喀嚓”一聲,那馬賊手中的長刀木柄竟瞬間斷裂。
而狼牙大棒的力道卻絲毫未減,狠狠砸在了那個馬賊的頭上……
一時間,腦花混著血水向著四下濺射開來,那馬賊的頭顱竟被邵大順的狼牙大棒給生生砸得稀碎,只剩下一個脖子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怪異至極……
恐怖至極……
此情此景,本不該在人間出現,即使是阿鼻地獄之中,怕也是不常見的吧!
邵大順已經策馬奔過,朝著下一個目標沖去了,那個沒有了頭顱的馬賊尸身才從戰馬上跌落下來……
無聲無息,甚至連一聲大叫都沒有來得及發出,剛才還喊打喊殺,大吼要“殺光狗官兵”的馬賊,就這樣將自己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這里。
“殺!”
邵大順一聲大吼,狼牙大棒再一次掄動開來,直著砸向了又一個馬賊,“咣”的一聲,那馬賊手中的鐵槍直接震得飛脫出去,雙手也不住流下鮮紅的血液……
可那馬賊即使鐵槍已經脫手飛出,可雙手卻依舊保持著剛才持槍格擋的姿勢不變,唯一讓人覺得詫異的就是——他的雙臂雙手不住顫抖,卻是不知何故!
但那馬賊的鐵槍脫手飛出,可邵大順的狼牙大棒卻依舊還在,只見那恐怖的大棒繼續向前砸去,正砸在那馬賊胸膛上。
“噗”的一聲,那馬賊猛地吐出一大口鮮紅的血箭,整個人也隨著這股要命的力道,離開了馬背向后飛去,“蓬”的一聲,落在了一丈外的地上……
他直到落地時,仍保持著坐姿不變,雙手也一如剛才持槍的姿態,但整個人卻已經再無一絲聲息,也沒有了一丁點的生氣,只剩下一個還算完整的軀殼,留在了這片蒼茫大地上。
雖然已經接連擊殺兩名馬賊,但邵大順沖鋒的猛烈勢頭卻絲毫未減,他就像是沖入羊群里的惡狼一般,橫沖直撞,所到之處,賊人不是身死,便是急急躲閃,以避其鋒。
不對……
惡狼哪里有如此威勢。
他簡直就是一頭下山猛虎,是能夠在狼群里縱橫沖鋒的猛虎——他是真正的野獸!
可有一點頗為奇怪,邵大順并不是直直沖進賊軍馬隊之中,他是斜向著東南方向沖鋒,很快就從賊軍馬隊前面的這個品字陣里,沖了個透心涼。
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
有了邵大順這個鐵打的狠人帶隊沖鋒,跟隨而來的三百標營精騎自然也都不會是孬種。
他們一通猛沖狠打,憑借著猛烈的沖鋒勢頭,還真就將迎面沖來的賊軍馬隊給硬生生截住了,并把他們逼迫得跟著一起轉向東南方。
然而,邵大順的沖鋒并未就此停止,他知道自己的敵人不是眼前這不足千騎的賊軍馬隊,而是后面那兩大團馬賊。
但此刻他卻也不能全部顧得上,只能打到哪是哪了!
才從前面這股馬賊陣中沖出,邵大順就又高聲大吼起來:“加把勁,沖開前面馬賊,咱們再去活捉李賊!”
他喊完便催馬奔起,直沖著后面那個人數最多的馬賊軍陣就殺了上去……
張平文自然不敢怠慢,也急忙在另一側大聲高呼“殺賊……殺賊啊!”,引領著三百騎兵繼續發起了決死沖鋒。
空余下后面已經陣型散亂的五百余賊軍馬隊……
邵大順的這一波沖鋒來得太快,也太突然了些,完全出乎了馬賊們的意料之外。
自打闖軍進入河南以來,一路攻城,總督一般的大員都在陣前斬殺了兩個,總兵、副將更不知殺死了多少,就算被譽為當今朝廷難得猛將之流的左良玉,不也是一戰即潰了么?
正是這兩年的順利,讓闖軍中的許多頭領和兵卒都驕傲起來。
也正是這種驕傲的心態,讓他們對大明朝廷的官軍產生了輕視的心理。
甚至是蔑視,瞧不起大明官兵,認為他們只要一發起沖鋒,但凡沖得猛烈一些,官軍就一定會不戰而潰!
可今日卻是如此的反常,怎么就如此的不同于往常了呢?
雖然策馬疾沖,但卻并未作好戰斗的準備,這才是闖軍馬隊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是他們的驕傲與對官軍的輕視,真正害了他們。
原本八百人的馬賊,只一次簡單的接戰,便損失超過了三百人,這已經是接近四成的戰損,而且整個陣型也被沖得七零八落,更失去了突然性。
他們已經無力再次發起新的沖鋒,只得四下散開,三五成群地繞道回歸后面的本家軍陣了。
就在邵大順與李雙喜這邊廝殺之際,在何振雄鎮標營的另一側,闖軍大將白鳴鶴也率領著三千馬賊,向宣府鎮標營的側翼發起了突襲。
白鳴鶴因為在大關頭圍打魏知策騰蛇營的時候,吃了勇毅軍的虧,所以這一次就變得謹慎起來。
為了隱匿行蹤,以期達到預期的突然性,他率領的馬隊初時行軍較慢,以免引起的大量揚塵,暴露自己行蹤。
雖然如此一來,有可能就達不到突襲勇毅軍鋒矢陣腰部的戰略預期。
但白鳴鶴卻并不以為然,他心里琢磨著即使不能沖擊鋒矢陣腰部,能夠沖擊鋒矢陣的后陣,豈不是更好,更有突然性嗎?
果然,一切都按照白鳴鶴的預期發展著,當他率領馬賊發起沖鋒的時候,正趕上宣府鎮標營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