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獻名冊,二派兵助戰!”
羅汝才聞言一愣:“獻名冊,以示咱就撫的誠意,這一點倒是應該之事。”
他旋即話鋒一轉:“可派兵助戰這事兒,咱絕不能干,就算就撫了,也不能把刀子捅向李哥呀!”
吉珪輕輕搖了搖頭,心里暗道:“都啥時候了,還婆婆媽媽地計較這些個兒婦人之仁的事兒哩。”
當然,這些話他只能在自己個兒的肚子里腹誹,全然不敢有絲毫表露,只能言辭懇切地說話:“將軍,此刻不是論仁義的時候啊。咱如今是在為自己個兒的前程考量,既然要投靠永寧伯,總得顯出咱們的誠心不是。”
他說著又繼續解釋道:“何況咱也不是真的出兵去打闖王,只不過做做樣子而已。”
“嗯。”羅汝才面上神色略微好轉,沉聲道:“做做樣子,還是可以的。”
但他接著就追問道:“吉珪,你敢斷定永寧伯不會真的要咱曹營去打闖營嘛?”
“吉珪敢作保!”吉珪毫不遲疑地應聲作答。
他接著又道:“將軍你且想一想,咱才投了他永寧伯,就算是交了名冊,可部曲的實際指揮權卻仍是掌握在咱的手里,他永寧伯怎會不作防備,就敢讓咱的大軍開到前線去共同作戰。”
吉珪略顯詭秘地一笑,補充道:“永寧伯還得防著咱們,他就不怕被咱們聯合闖王也擺他一道嘛?”
“哈哈哈……”羅汝才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他邊笑著邊用手指著吉珪,道:“行,你不愧咱的謀膽之名。剩下的事兒你就做主吧,都按你的意思來辦,全權交給你啦,連俺也全聽你這大軍師的安排。”
吉珪卻是收斂了笑容,十分謙虛地說道:“慮事者再多,也全靠主事一人做決斷。吉珪只是建言,決策全賴將軍爾。”
事情既然已經談定,羅汝才心情大好,不由得似有意又似無意地開起了吉珪的玩笑:“老吉呀,你一直勸我歸順永寧伯,他是不是私下里答應你啥子好處了嘞?”
吉珪本來還有笑意的臉上,瞬間變得僵硬了起來,轉瞬就升起一層冰霜,怒道:“吉珪蒙將軍厚愛,才屈身帳下為將軍謀劃,早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全心全意為將軍謀深度遠,絕無貳心。”
他說著就“噗通”一聲跪在羅汝才身前,昂首抱拳,朗聲說道:“既然將軍疑我為自己謀,請將軍現在就砍了我吧!”
這一下突如其來的變故,倒把羅汝才給整不會玩了,他愣了一下后,才顯得十分懊悔地拍著自己腦門說道:“哎呦,我這都是開玩笑的話,先生不必當真……不必當真啊……”
羅汝才邊說著邊走上前來攙扶著吉珪,又懇切地賠不是道:“先生隨我這多年,陪著咱過這刀頭舔血,九死一生的日子,更是為汝才出謀獻策,多次化險為夷,我又怎會疑心先生哩。”
見他如此,吉珪也不好再繼續跪著,借勢就起了身,說道:“吉珪雖是一個不第的舉人,可也知‘廉恥’二字,既已決意追隨將軍,就絕不會再有貳心,還請將軍不要再開這般玩笑才好。”
“好……好好。”
羅汝才連答了三個好字,才又說道:“老吉呀,咱懷疑誰也不會懷疑到你這個謀膽的身上。”
他接著又再保證道:“好啦,以后咱再不開這般玩笑啦。”
吉珪見他如此,也就不再多言此事,轉換話題繼續商談正事兒:“將軍,我今天就寫書子,明日便派人同了陳德送回新城永寧伯行轅去。”
“咱開什么條件呢?”
“事已至此,恐怕不能再獅子大張口啦。”吉珪略微遲疑片刻,便接著說道:“封侯封伯之事,不可再提。”
“嗯。”
“但將軍乃戎馬起身,不可離了部曲,必須請求自成一軍,且只尊奉永寧伯之號令,還要獨駐一地,以為屯養兵丁之所。”
吉珪這時又遲疑了一下,他看著羅汝才略顯凝重地說道:“至于軍中設幾營兵馬,這個可以容后再議,咱軍中精銳過萬,按理不會少于三營之數。”
“好,依了先生之意。”羅汝才應了之后,又問道:“那劉玉尺不回去?”
“總要留永寧伯的人在咱這邊,方顯誠意!”
“嗯。很好,玉尺這人跟咱有些交情,且又都是剛就撫不久,話兒能說到一塊兒去,不錯不錯,還是你老吉慮事周全啊。”
“還有那位‘海爺’,也多留些時日,他是永寧伯心腹,有他在更增永寧伯的信任。”
“好,全都依你。”
“再命王龍率一千步卒進駐陳留,羅戴恩率一千步卒進兵通許,再命楊繩祖領兩千精騎屯駐杞縣待命。”
吉珪將派兵的意思說完后,又解釋道:“咱這四千人馬派過去,對于戰場局勢并無多大影響,只不過做做樣子,以示就撫的決心罷了。
我想永寧伯連小袁營都留在原武縣,而不調派到戰場上效力,更不會讓咱們曹營的人馬上陣沖殺,這一點玉尺兄也有所表露,還請將軍放寬心。”
“嗯。劉玉尺這個人還是信得過的。”
羅汝才看著吉珪,又說道:“老吉,你說開封這一戰,永寧伯真的能打贏嘛?”
“這個……”
吉珪思慮片刻,才說道:“我覺得永寧伯只是贏的面大一些,但并不敢保證永寧伯一定能打贏。”
“哦……”羅汝才表現出極大好奇,在一旁催促著:“來,你給咱好好說說這里面的事兒。”
“永寧伯兵精將猛,甲械精良,銃炮犀利,更為難得的是不缺糧草,原本立于不敗之地,只要他繼續這般固守一二月,必能等到闖王自行退兵而走,按理是不需如此急切求戰。
可聽玉尺兄的意思,永寧伯似乎有些等不急的樣子,而且探子回報闖王那邊似乎也有要決戰的意思,連李巖的人馬都在集結,大有回調朱仙鎮的樣子。
按目前的情勢來看,誰先開戰……誰的勝面就會小一些,畢竟沉不住氣的才會急于求戰,而只有處于劣勢……或者即將處于劣勢的一方,才會沉不住氣!”
“那現在兩邊都急切求戰,究竟是哪一面先沉不住氣了呢?”
“這個還真不好說。”
吉珪面上也顯出一絲遲疑,然他接著又道:“但眼下這一仗,我站永寧伯這一邊。”
他接著又道:“不管哪一邊得勝,對于咱們曹營的影響都是不大。”
“如闖王得勝,下一步就是圍攻開封,那咱們的將來豈不難在中原容身啦?”
“天下之大,又豈會無我曹營施展拳腳的地方。”
吉珪似乎對此并不擔心,他笑著說道:“就算他李自成勝了這一場,拿下了開封城,又能如何呢?
將軍請想,西營的八大王那般人物,且前次投奔他李自成,又差點成其刀下冤魂,他豈會再屈服于李自成,再有革左五營又豈會心甘情愿受其驅使?
真到了那般地步,咱便率兵南下,同西營、革左五營會合一處,在鄂皖間縱橫弛聘,未必不能再打出一片天地,那時他李自成在河南同官軍纏斗,又怎有余力來對付咱們!”
“好。”
羅汝才猛地一拍帥案:“就這般干啦!”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