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謝寬參見燕王殿下!”
進入前院,謝寬看見趙煦,急步上前行禮。
他見過趙煦,記得趙煦的容貌。
“謝都尉免禮。”趙煦道。
這個謝寬是執掌宮中禁軍的將領之一,麾下有五千人馬。
趙恒出行,謝寬常伴左右。
原因無他,當今皇后姓謝,謝寬乃是謝皇后的侄子,太子也得喊他一聲表哥。
向趙煦行了禮,謝寬轉向常威,滿臉笑容,“常威,許久不見,如今你深的燕王賞識,執掌王府禁軍,可要謝我才是啊。”
徐烈瞥了瞥嘴,這謝寬在禁軍時非常蠻橫。
凡是那些不會溜須拍馬,給他送禮的將領都會遭受冷遇。
甚至還會被打罵。
常威則冷笑一聲,“是該謝謝,否則遇不到殿下,實乃平生所憾。”
雖說他很厭惡謝寬,但是的確是謝寬讓他來的燕郡。
誤打誤撞的,他現在倒是很慶幸來此了。
所以,雖然不待見謝寬,但他也沒有讓他難堪。
謝寬哈哈笑了兩聲,想起此行時間緊迫,于是拿出圣旨。
趙煦會意,立刻接旨。
謝寬展開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北狄秋狩,圍困燕城被燕王所敗,又擒庫圖及狼錄兩人,朕心甚慰,然京師臣工俱言此乃謠傳,朕特令禁軍都尉謝寬前往燕郡,押庫圖等三人入京,以證爾清白,后方可厚賜恩賞。”
“兒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趙煦唱道,起身接過圣旨。
謝寬這時說道,“殿下,現在朝中為此事吵翻了天,因活捉庫圖這事懸而未決,皇上也無法下旨封賞殿下,所以特令末將把庫圖押往京師,望殿下現在就讓庫圖隨末將前來京師。”
趙煦沉默了一會兒。
祭奠了死去的士兵,他正盤算擇日處斬庫圖等人。
沒想到現在來了圣旨要拿三人。
劉福見趙煦猶豫,這時近身悄聲說道:“殿下,圣旨不可違啊,當下袁家和北狄虎視眈眈,切莫再得罪了皇上。”
和趙煦相處一段時間,他了解趙煦有時候會意氣用事。
就怕趙煦不許,當即去殺了庫圖等人。
畢竟庫圖到了京師,是死是活,就不是燕王能控制的了。
見趙煦不說話,他繼續道:“再者,正如皇上所說,一旦庫圖死了,朝中的臣子必然污蔑殿下虛報功績,攻訐殿下,此番秋狩不但無功,反而有過,下官知道殿下心疼死去的士兵,但他們追隨殿下,是希望殿下實現自己的承諾,給燕郡帶來富裕和繁榮,所以,殿下要為長遠計議。”
趙煦聞言,看向常威。
常威明白趙煦的意思,他眼神有些掙扎,但最后還是點了點頭。
趙煦輕嘆一聲,他道:“那么就請謝都尉隨常將軍去一趟北大營的牢獄。”
“是,殿下。”謝寬拱手。
常威一聲不言語,領著謝寬離去。
待兩人走后,劉福張嘴又要說什么,趙煦立刻道“不要說了,本王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
劉福點了點頭,提醒道:“殿下,現在寫個折子送往京師,庫圖既然交了,殿下自當討些封賞,畢竟殿下立的可是大功啊,還有,趁機彈劾袁家也正當時。”
“折子你來擬吧。”趙煦說道。
王傅的職責本來就包括擬定奏折。
劉福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比他更會玩文字游戲。
到了書房。
劉福拿起筆便在折子上寫起來:兒臣,燕王煦奏:九月中,北狄九王庫圖領兵三萬越燕山而寇掠燕州,其兵于武安縣兵三分,庫圖領其兩萬兵馬直下燕城,攻城數日。
兒臣自藩鎮燕郡,有感父皇教誨,勤政愛民,勤練兵馬,以藩屏皇家為己任,戍守皇土為本責,領本部兵馬浴血死戰,折損無數,終敗庫圖于城下,擒庫圖于武安,取得大勝。。
然,烽火燃于燕郡,敵寇劫掠四方,敵雖敗,兒臣封土亦成焦土,上下困頓。
更有本郡大族張家張康外連北狄,內勾袁家欲至兒臣于死地,若非兒臣警覺,破其圖謀,兒臣死矣。
現,兒臣已將張康證供與奏折同呈父皇,愿父皇明查。
兒臣自當于燕郡靜待父皇天恩,以彰我皇家威儀。
劉福寫完,呈給了趙煦。
拿起奏折掃了眼,趙微微點頭。
這份奏折里該說的都說了。
一個彰顯了他的功勞,一個是哭窮,說自己損失慘重。
另外還有張康袁家的齷齪事以及向趙恒請賞。
那最后一句更是提醒趙恒,不要太吝嗇,否則于皇家威儀有損。
劉福點了點頭,把趙煦的話潤色了一下,加入其中。
“差人送往京師吧。”趙煦說道。
雖然謝寬馬上要走,但是他并不信任他,畢竟古代因利益關系,涂改奏折,或直接壓著不揍的事很多。
所以還是自己的送,他放心一點。
奏折寫完沒多久,常威和謝寬就來了。
同時來的還有三輛囚車,謝寬將會押送他們去京師。
“殿下,押送庫圖不能不小心,末將讓陳虎帶了一千騎兵過來,與謝督尉一起如京,不知殿下意下如何?”常威道。
謝寬有點不滿,“常威,難道我等宮中禁軍還不如你的這些雜兵嗎?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常威冷笑,“你口中的雜兵可擊敗了北狄人,你們能嗎?”
“你……”謝寬氣的臉色發紫。
他現在是管不了常威了,若是以前,定讓常威好看。
趙煦這時道:“燕州混亂,還有北狄細作混跡其中,保險起見,還是讓本王的兵馬護送吧。”趙煦一句話定死了這件事。
謝寬聽到有北狄細作,頓時心底一陣發虛。
他道:“既然殿下說了,末將遵守便是,來時,皇上令我等提了人便回去,殿下,我們就不在此逗留了。”
“好吧,若下次有機會,本王當請督尉一頓酒。”趙煦道。
和謝寬一樣,他們不過假客氣而已。
拱了拱手,謝寬出了王府,一聲號令,隊伍緩緩而行,陳虎帶著騎兵們跟在身后,向南而去。
十日后,隊伍渡江而過,抵達金陵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