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垠浩瀚的洪荒中,有一座赫赫有名的神山,矗立在洪荒以西,連綿不絕數萬億里,如一尊龐然大物,橫亙于天地之間。
這座神山就是昆侖,乃是天道圣人,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傳說中的玉虛宮,就屹立在昆侖山之巔。
昆侖山脈起伏蜿蜒,終年云霧繚繞,在昆侖山之巔,屹立著一座宮殿,紫氣氤氳,盡顯尊貴,于云霧中若隱若現。
只見玉虛宮大殿中,廣成子等闡教弟子齊聚,除了已經投身佛門的普賢等人,闡教所有二代弟子幾乎都到齊了。
“多謝師尊賜下至寶!”
然而就在這時,一桿混沌色的古幡,劃破三十三重天,從天外混沌中飄落而下,緩緩落入玉虛宮的大殿中。
這桿混沌色的古幡,正是闡教的鎮教之寶,當世三大開天至寶之一的盤古幡,也是洪荒第一攻伐至寶!
與其他兩大開天至寶不同,盤古幡主攻伐,可激發開天氣刃,單論破壞力而言,沒有任何寶物能夠相提并論。
更是號稱擁有撕裂鴻蒙混沌之威,粉碎諸天時空之力,統御萬法奧義之功,開辟天地寰宇之能。
“清虛、靈寶,你二人隨我去一趟東海!”
有了先天至寶盤古幡之助,廣成子不由底氣大增,對那即將出世的瀛洲仙島上的機緣,已然是勢在必得!
“此番瀛洲仙島出世,佛門應該不會錯此機緣,甚至那幾個叛教之徒,可能也會去東海,我等此行說不定還能遇到他們!”
說起那幾個叛教之徒,廣成子頓時一陣咬牙切齒,特別是對燃燈道人,也就是如今佛門的燃燈古佛,恨不能食其肉啖其血。
當年燃燈道人欲拜入闡教,元始天尊念他同在紫霄宮聽道,并沒有收他為徒,而是讓他出任闡教副教主之職,在闡教中地位僅次于元始天尊。
就連廣成子等人,也都稱其為老師,對其頗為尊敬,可封神之戰后,燃燈道人卻帶領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等人投身了佛門。
這對闡教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闡教與截教同室操戈,結果卻被佛門得了利,就連闡教親傳弟子,都轉身投了佛門,這讓闡教一度淪為三界笑柄。
“好像是天庭的紫薇帝君……”
廣成子等人下了昆侖山,便直奔東海海域而去,不過卻在半途中,遇到了一輛輦車,同樣朝著東海急速行駛而去。
那輦車奢華無比,由各種頂級仙金鑄造而成,其上鑲嵌著各種奇珍異寶,使得整輛輦車,看上去大氣又華麗。
在輦車的最前方,飛騰著九條金鱗蛟龍,在金鱗蛟龍的龍尾處,鏈接著一條條鎖鏈,拉著輦車飛速前行。
在那輦車的兩側,二十八位金仙擁衛而行,正是天庭紫薇帝宮的二十八星宿,那么輦車主人的身份,無疑已經呼之欲出。
“可是闡教廣成子道友?”
飛速行駛的輦車忽然停下,攔在了廣成子等人的前方,李炫身穿一襲帝袍,緩緩從輦車中走了下來。
在感知到瀛洲仙島出世后,李炫立刻下了凡間,駕駛寶輦趕往東海,只是李炫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在半途中遇到了廣成子。
至于這輛輦車,倒不是李炫自己打造的,而是數月前龍族送來的賀禮,輦車的速度其實并不算快,主要還是非常有排場。
“數年未見,帝君風采更勝昔往!”
廣成子等人騰云駕霧而來,停在輦車前不遠,看著從輦車上走下來的李炫,廣成子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數年前初次相見,當時李炫還只是天仙境界,沒想到只不過數年過去,李炫竟然已經證道大羅,這突破速度當真驚世駭俗。
不過從自己師尊那里,廣成子也了解一些內幕,據傳李炫能夠證道大羅,似乎與混沌中某位混元大能有關。
廣成子也只能感嘆李炫命好,竟能被那等大能看重,至于具體的詳細情況,元始天尊沒有講,廣成子也無從得知。
不過廣成子猜測,李炫應該被那位大能收為了弟子,否則那位大能也不會如此不遺余力的培養李炫。
“道友若不嫌棄,不妨上輦車一敘。”
李炫與廣成子這是第二次見面了,數年前廣成子上門借用星辰之力,李炫還從廣成子那里得到了三十六天罡法。
“榮幸之至!”
整輛輦車看似不大,似容不下多少人,可實際上輦車之內,蘊含一片小天地,別說區區幾個人,就算幾萬人都能容得下。
輦車內裝飾金碧輝煌,幾乎可以用奢侈來形容,畢竟是龍族送來的賀禮,而龍族的喜好人盡皆知。
“道友手中的古幡,可是傳說中的盤古幡?”
李炫看著廣成子手中,那混沌氣環繞的古幡,對盤古幡的大名,他早就如雷貫耳,不過見到卻還是第一次。
“正是我闡教的鎮教之寶!”
廣成子輕輕點頭道。
“看來幾位道友,對瀛洲仙島即將出世的機緣,已然是勢在必得,畢竟幾位連盤古幡都請出來了,怕是無人是幾位道友的對手。”
盤古幡乃開天至寶,更是洪荒第一攻伐之器,可激發開天氣刃,那威力可開天辟地,就算是準圣怕也難擋。
廣成子等人請出了盤古幡,除非其他人同樣擁有開天至寶,否則無人能擋盤古幡之威。
“帝君應該也是為了瀛洲仙島上,即將出世的機緣而來的吧?”
廣成子問道。
“不錯!”
李炫輕輕點頭,也沒有否認。
“瀛洲仙島出世,必將是一番風云匯聚,諸多隱世修士,怕是會紛紛出世,我等雖然請出了盤古幡,但卻也沒有萬全的把握,能夠奪取到那份機緣,帝君若是有意,你我雙方不妨結盟,不知帝君意下如何?”
廣成子提議結盟,讓李炫有些心動,畢竟他勢單力孤,想要奪取瀛洲仙島即將出世的機緣太難,幾率非常的渺茫。
“既然結盟,那奪得了機緣之后,又該歸誰呢?”
有些事情還是要先說清楚,先小人后君子,免得最后鬧得不愉快。
“自然是各憑本事,誰奪到了就歸誰!”
廣成子這么說,自然也有著私心,李炫畢竟只是一人,而他們卻人多勢眾,獲得機緣的幾率,無疑要比較高。
“可以!”
李炫沒有點破廣成子那點小心思,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