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衛聶一體,再見華妃音
蘇衛聶一體,再見華妃音
西城冷月:
蘇國·溫邑
姬周景平三十九年,五月初一
距蘇照從晉國曲沃返回蘇國都城溫邑已有半月之久,經過蘇照與來自蘇、聶、衛三國文武公卿以及以太真教為首的仙道勢力,長達七天的朝堂會議,終于確定了一系列仙人二道的大政。
史稱“溫邑之會”。
蘇國正式發國書,整合蘇、衛、聶三國于一體,三國三十郡的廣袤疆土從此融為一體,官民人等皆為蘇國臣民,遵奉有蘇一氏的號令。
國內旗幟、服色一致,三國軍隊按著蘇國禁衛之軍的編制予以整編。
同時,保留了聶國、衛國的百里之地以為宗廟祭祀所用。
蘇侯在三國文武公卿的上表下,晉階為公位,同時降制命,敕封太真教為國教,太真教主浮丘子為蘇國左國師。
三國的整合轟轟烈烈拉開了序幕,一時間,豫州側目,河洛震動。
一個擁地近三十郡的大國如一輪驕陽,冉冉升起!
太真教受此消息振奮,率無數門人弟子,除卻一部分投入到蘇國郡縣仙陣交通樞紐的構建中,又有源源不斷的仙道中人進入蘇國靖祟司、軍器監、工部供職。
與此同時,蘇照宣布在整個蘇國開展為期五年的革新之政。
革新之政主要以交通、水利基礎建設為核心。
預計在蘇國五年之內建設覆蓋三京(南京溫邑、中京帝丘、BJ雁邑。)以及三十郡二百四十三縣的仙道法陣,軍民兩用,以為商貿進兵,但卻要收取高額的通行費用。
同時,原有官道也會修葺,作為平日往來,收取的養路稅就很少,以達到通商寬農之效。
工部麾下的通信司,也會在五年內,在蘇國郡縣鄉一級,架設以傳音玉圭為通信基站的通信署,供蘇國百姓作為家書通信往來。
時人稱為“鴻雁傳書”,因為各地的通信署官衙屋檐上有大雁石雕。
以傳音玉圭為核心裝置的通信器材,已經研制出來,太真教的仙師正在想法降低成本,將會在五年內研制出來,供蘇國百姓購買。
同時以水神符箓為核心,在龍族大小公主敖璃與敖茜這對兒姑侄的主持下,構建一個調控農田水利,集天氣預報、水田灌溉于一體的天象系統。
蓬萊商會的資源正在源源不斷投入到交通、水利等建設中。
同時,蘇照又在蘇國改革幣制,籌建蘇國中央銀號,以金銀為準備金,發行紙幣,名為蘇幣,同時以銀銅合金,作為輔幣,因為是以兩改元,人稱蘇元。
這種蘇元,做工精美,鐫以云紋,方一出世,就迅速擠占了溫邑的商貿市場。
這是一種是以法力符箓為花紋的紙幣,正面是蘇照冠冕服飾的帝王頭像,背面則是山河鼎鎮壓在九州萬國的圖案。
幣值從一百、二百、五百、到一千不等。
司法方面,以刑部尚書陳韶為主,其他三國的律學大家為輔助,在蘇國《刑書》基礎上,編纂而出的全新《大蘇刑律》。
至于《民律》、《商律》也在完善制定之中。
而在蘇照的命令下,《蘇國會典》也要迅速制定,作為一部行政法規匯編,將作為蘇國官衙有司謹守的法令。
可以說,從交通、水利、司法,軍事……整個蘇國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大建設中。
而蘇國此舉,自是引起天元列國的矚目,如鄭、宋二國,迅速做出反應,二國互相遞交國書,宣布成立盟約之國,宋君嫁其妹給鄭君,由是鄭宋同盟建立。
谷戙
溫邑,距幾天前那場名震天元的“溫邑之會”已經過去了十來天,此刻的溫邑街道不再戒嚴,人流熙熙攘攘,百姓安居樂業。
街道之上,華妃音著一身月白色僧袍,頭戴帶著白色面紗的斗笠,身后跟著幾個曇月庵的尼姑,這時一個尼姑說道:“華師妹,蘇侯此刻就在蘇國。”
隨著蘇國的崛起,也逐漸引起了佛門注意,佛門圣子和曇月庵主持商議,看是否能在蘇國弘揚佛法。
聽當年隨著華妃音前往蘇國的尼姑口中所言,華妃音和蘇侯交情匪淺,曇月庵的主持靜篤就讓華妃音過來與蘇侯見一面,看可否在蘇國弘揚佛法。
華妃音抬起一張秀美的玉容,煙波橫生的明眸,眺望著遠處的宮殿,眼前似倒映著少年君侯的身影。
“蘇照,你當日所言,已然實現了呢。只是我……”
華妃音明眸幽幽,在心底呢喃著。
不過一年時間過去,昔日那個主持一風雨飄搖國度的少年,已然成為一方大國霸主。
而她,仙道修為也不過才將將突破神照。
而且,那對她癡迷的少年,此刻身旁鶯燕環饒,想來早已沒了當初的那份心動了吧。
華妃音心思復雜,對著一旁的同門師姐說道:“師姐,先尋處一間客棧住下吧。”
夜色已深,甘露殿中,燈火通明。
一張雕龍圖鳳的條案之畔,蘇照正襟危坐,還在看著桌案之上的奏折,隨著從太素和太白劍君那里得知了天帝以及山海、玄黃二界的紛爭之后。
時不我待之感再次涌上蘇照心頭。
天帝用她的脊梁支撐了山海一界,護持萬千眾生,而天元九州子民卻茫然不知。
不得不說令人感到悲涼。
念及此處,蘇照放下手中的奏本,嘆了一口氣。
然在這時,蘇照眉頭皺了皺,心頭一動,卻是感應到籠罩著衛國宮苑的法陣傳來了異動。
“這是……”
蘇照身形一閃,就是出了宮殿,向著宮外行去。
高聳而立的紅檐宮墻之外,卻是綠蔭遮蔽的梧桐樹,正是夏天,梧桐樹樹蔭茂密,郁郁蔥蔥。
蘇照凝眸看向不遠處梧桐樹下,頭戴斗笠,身形婀娜的倩影,眸光凝了凝,心頭劇震,失聲說道:“妃音……”
華妃音緩緩轉過身來,斗笠檐兒垂落的白色面紗早已隨風拂起,現出一張嬌媚如春花秋月的臉蛋兒來,兩瓣兒瑩潤粉唇正待說話,忽見眼前虛空一閃,少年君侯就已然破開虛空,欺身而至。
(剩余劇情在作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