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紀元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此,或可一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仙朝紀元 >>仙朝紀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此,或可一試

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此,或可一試


更新時間:2021年07月24日  作者:西城冷月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西城冷月 | 仙朝紀元 


洪河上方,雨幕籠罩,白霧彌漫,目不能遠。

蘇照垂眸,望著下方的滾滾河流,揮了揮右手,右手手背之上,一滴菱形水紋印記,熠熠閃爍。

腳下洪河之水向兩旁分開,水流在空中懸浮,現出其下河床。

“這就是水神之力?還真是心隨意動的神祇力量。”一旁的銀發少女,看著這一幕,藍寶石的眸子瑩瑩閃爍,驚奇說道。

蘇照道:“這種神祇力量,恐怕和你操控四靈之力的血脈神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經過這些時日的煉化,他已掌控水神符箓的部分控水之力。

洪河之水經過上游河水的匯聚,途徑武陟郡,水量已然十分磅礴,而且經過一二十天的暴雨,洪河滾滾流而下,裹挾著不少泥沙,河水滔滔,蔚為壯觀。

蘇照此刻蹈浪御水,仿若感知到洪河河水的咆哮、歡快,那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感觸。

而隨著時間流逝,蘇照對于控水之法的諸般奧妙,明悟漸深。

“御水,并不是將這些水源抽空,現在無處不雨,也無法排空,我現在所為,只是將這些水流以最快的速度流過河道,以此解決河水淹沒堤岸的隱患……與此同時,隨著河水流速度的加快,磅礴水量,對于河堤的沖擊之力,也會越來越大,這在前世物理中叫做動量,即質量乘以速度,而御水就是通過施展一些仙道手段,將動量的沖擊,由兩側向河床擠壓……”

蘇照一邊借助水神符箓操控著水脈,一邊在心神中琢磨著控水、運水的關要。

倏而,蘇照心神一動,周身騰起一道白色流光,幾乎化作了一尾蛟龍,徜徉于洪河河流之中,借助水神符箓的親水神力,幾乎在數個呼吸之間,就在南三郡之地的洪河,轉了個來回。

而隨著實地操控水神符箓,對于水行神通的領悟,也正在以一種突飛猛進的速度飛快提升。

就見洪河上方,一條白色水流形成蛟龍現出,在雨霧之中奔行,其中一個人影,于其中乘風破浪,神情悠遠。

蘇照前世在太淵門之時,就精研水行功法,而今借助水神符箓,對于水行神通的造詣,也愈見高妙。

只是以金丹境的法力操控水力,時間久了,多少還是有些吃力。

就這般,一天下來,縱是蘇照不停服用養神回氣的丹藥,可仍有一種來自靈魂的疲憊,好在洪河原本擁塞欲涌的處境,大為改觀。

至于原本筑有高堤的豐樂郡諸縣,洪河水位也是持續下降,保持在一個安全位置。

至于傍晚時分,一道粲然白虹破水而出,蘇照周身滴水不沾,踏立虛空,眺望著似比先前平靜了許多的洪河水面,沉靜目光之中,漸漸現出幾分欣然之色。

這時,等候許久的安安,上前道:“照照,水位比早上下去了半尺。”

“河床下面的泥沙被沖走后,河道加深了一些,水位自然也就下去,這般再忙碌個五六天,這場天變之災,就算徹底渡過了。”蘇照對安安點了點頭,感慨說著。

不管如何,這場天變之災,蘇國算是安然渡過了。

據他這些時日——得自閻先生和蔡安的一些情報匯總,鄭國同樣為這場天變之災焦頭爛額,洪河流經之地,受災軍民高達七八十萬。

而在閻先生的暗中串聯下,受災之民,正在積蓄力量,小規模襲擾著鄭國各郡縣。

當然,為了避免引起鄭國的警惕,這些反抗力量,也沒有大舉起事。

“就等十余天之后,鄭蘇兩國的戰爭勝負如何了。”蘇照收回思緒,也不多做耽擱,就和安安一同返回。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七八天過去,這一天,連綿近月的暴雨終于停下,一抹陽光照耀著大地,但戰爭陰云卻密布在蘇鄭兩國之間。

郡守衙門

松油燈在梁柱之上點著,燈火搖曳不定。

蘇照端坐條案之后,下方人頭攢動,都是頂盔摜甲的軍將,為首一位須發皆白,身形魁梧的老將,不是旁人,正是蘇國樞密副使,統管蘇軍作訓事宜的淳于朔。

淳于朔拱手道:“君上,三萬郡兵已盡數調至郡城,連同武陟、廣平、豐樂三郡郡兵,合三萬三千軍卒,已集合在城南大營。”

南三郡原有七八千郡兵,這段時日,經過裁汰老弱,整訓補充,勉強湊出一軍三千人。

如果再加上石荊、鐵鎖二關各自屯駐的一軍驍銳,此次蘇國參與會戰的全部兵力,甚至才將將四萬。

而鄭國是多少軍兵呢?

整整十一萬大軍!

單單揀選自新鄭的驍銳之卒就有八萬,匯同從五郡之中抽調而出的三萬精銳,合兵十一萬,再算上舟船和輜重部隊,號稱二十萬,也并不全是夸兵恐嚇。

而今十一萬大軍,屯駐邊境,秣馬厲兵。

已然是鄭國所能抽調出的三分之一的機動兵力!

蘇照面色凝重,起身,走到山河輿圖之前,指著輿圖上的地理形勢,朗聲道:“此戰,鄭國率大軍來攻,我蘇國據石荊、鐵鎖二關而守,兵力雖略有不足,但我們為守御之方,守上兩三個月不難,問題在于,隨著國戰僵持不下,鄭國極可能會增兵。”

許多戰爭都是這樣,鄭國可能一開始滅蘇的估量可能不足,但隨著戰局僵持,基于沉沒成本的考量,絕對會源源不斷地增兵。

“而且,還要防備北方衛國,也有可能被鄭國鼓動,派偏師伐我,故而北方邊境之兵,不得調動一兵一卒。”蘇照將重重點在輿圖上的臨陽郡方向,語氣堅定。

別看衛國現在內亂叢生,疲于應對靈氣潮汐帶來的天象變化,但如果被鄭國說動,比如瓜分蘇土之類,極有可能派出一支兩三萬的偏師。

淳于朔點了點頭,道:“料敵從寬,北方邊郡之地的軍兵,的確不可調動。”

長期以來,蘇國因為國小民弱,奉行的都是防御型國防政策。

南方屯精卒控二關,北方以一關一郡,防備晉國和衛國,然后同時和衛國交好,共御晉國。

而一關一郡之的中臨陽郡,更是全郡皆兵,蘇國樞密副使之一的馮匡久鎮邊郡,長達十年之久。

蘇照道:“孤已讓馮卿秘密前往臨陽郡坐鎮,密切監視衛國動向。”

當然,有些話當著眾將的面,人多嘴雜,就不方便說,同時配合天聽司的探事,為來日攻略衛國籌謀。

淳于朔作為股肱樞臣,自然知道一些內情,也不深究,反而提起一事,道:“君上,如果僅僅是守關城,或許不需郡兵前往,原本洪河之堤的民夫,可揀選出來兩萬青壯,尤其是那些前日授田的僮仆,將彼輩編練、抽調至二關,協助關城二軍守城,至于眼下各部諸軍,作為后備之軍,游弋于二關之后,隨時支援,伺機決戰。”

蘇鄭二國疆域,隔著洪河和連綿起伏的金牛山,鄭國想要入寇,除卻扣關外,似也無法可想。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派舟船水師,逆洪河而上。

同樣,蘇照也可以沿洪河而下,直接從穎陰郡殺進鄭國腹地。

蘇照點了點頭,心頭這些想法一一閃過,道:“淳于老將軍此言,正合孤意。”

等到議完一些進軍細節,分派軍令而罷,諸將漸漸散去,蘇照單獨留下了淳于朔,引至書房之中。

“方才看老將軍似有話要說。”蘇照問道。

淳于朔沉吟道:“君上,久守必失,以我國之國力,恐怕支撐不了連綿數月的戰事,君上需早作打算。”

蘇照道:“孤自是明白,如果陷入戰爭泥沼之中,大爭之勢一起,失卻先機,恐為不美,孤的意思,也是速戰速決。”

“君上似有破敵之策?”淳于朔問道。

這位老將善于練兵,但并非如申屠樊那樣的兵家國士,對于鄭國的傾國之力來犯,也是無計可施。

蘇照道:“原本還不成熟,覺得異想天開,但先前……”

自然是,白日里調用水神符箓,給了蘇照一些信心。

淳于朔道:“愿聽君侯妙策。”

“以水淹之。”蘇照默然片刻,低聲道:“淳于將軍且看,穎陰郡處于洪河下游,為鄭國北境門戶,上通洪河,至于其余五郡,也全在洪河范圍,如鄭大軍伐我,久頓堅關之下,以龐灌為人,如出奇兵,只有洪河可入,既然,寇可來,我也可往。”

“君上,可我蘇國似乎沒有舟船水師……”淳于朔眼前一亮,但片刻之后,就是想起什么,疑惑道。

不僅僅是蘇國沒有舟船水師,就是鄭國也是缺乏一支精良的水師,整個豫州多是平原,哪里用得到水師。

蘇照道:“以民船用兵即可,彼十一萬大軍,糧草輜重屯駐穎陰,只要發洪河之水,我等伺機沿穎陰南下,繞后一擊,鄭軍必潰,之后,甚至可沿洪河而下,直搗鄭國腹地。”

洪河本來就是商貿樞紐,從豐樂郡中調用一些民船,運兵南下,再配合著他以水神之力暗中相助,成算非常之高。

而且,龐灌無論如何也不會算到蘇照會出此策。

淳于朔點了點頭,心頭也燃起幾分希望,道:“如此,或可一試。”


上一章  |  仙朝紀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