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團寵:嬌嬌娘子會種田第307章 三方得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穿越成團寵:嬌嬌娘子會種田 >>穿越成團寵:嬌嬌娘子會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7章 三方得利

第307章 三方得利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05日  作者:惠太平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惠太平 | 穿越成團寵:嬌嬌娘子會種田 


有陶惠頭天留言,江團就一直等在行宮中。

此時聞訊陶惠到了,她就從自己住的后園過來。

陶惠沒有見過江團,只知道是郡王帶來的一個農家女。

此時一見,他才知傳言害人。

江團年紀跟傳聞中一樣,尚未及笄。

頭梳小辮,綴點珠花,身穿鑲著狐貍毛的暖襖,腰墜玉佩玉環。

白生生的臉上唇紅齒白,柳眉彎彎如畫中人,眼神明澈、眸光冷清。

這哪里是別人口中粗俗無知的農女刁婦,分明是菩薩面前的散財童女。

江團走上前,規規矩矩給陶惠行了一禮:“民女江氏,見過陶大人。”

陶惠沒有大大咧咧受禮,而是笑著虛托江團起身:“只是閑聊,江姑娘不用多禮。”

江團微微一笑,陶惠都專門跑來兩次,怎么會是閑聊。

這次其實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

最開始賣地的時候是周四平在中間穿針引線,江團并沒有露面。

陶惠得到暗示,才借著尹陶的名義在外傳播消息。

再摳摳簌簌做出“饑餓營銷”,將土地炒出高價,給府衙空空蕩蕩的庫房添上一萬兩銀子。

現在土地已經賣出十里外了,新北府城里的錢幾乎掏空,能榨出來的銀子都榨得差不多了。

至于城里的無主之地基本上都被鐘無方這個同知大人掌握著,陶惠想賣也賣不了。

一萬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只救城里貧民勉強夠用。

要想對新北府治下的兩縣五鎮,十萬人起作用,只是杯水車薪。

眼看寒冬來臨,若是能給百姓一卷布,一袋苞米面,冬天就要少凍死一些人。

哪怕希望渺茫,病急亂投醫,他這個府尹也丟下顏面,厚著臉皮來找一個小女孩。

就是想問,還有沒有其他掙錢的方法。

聽明陶惠的來意,江團想了想:“大人,新北府有什么特產?”

陶惠遲疑道:“土豆蛋,玉米、小麥算不?”

江團也知道,新北府的土豆煮熟后細膩軟糯,口感極好,就連江景陽回萬寧鎮都帶了幾筐。

但這些都不是特產,至少不是是馬上換錢救命的東西。

像秦家村那里還能上山打葛織布換錢,新北府這里有少量麻,恐怕也無人收割,江團遺憾搖頭。

陶惠眼中希望之光漸漸淡去,這種朝廷都無法解決的事,自己居然來問一個小姑娘。

就因為江團買下千畝地,又跟自己玩了點小花樣,就認為她有變廢為寶的奇法妙招。

不過,下一句,江團給了他希望:“陶大人,民女準備冬季開工開挖河道,但銀錢不多,大人有沒有能幫民女省錢的法子?”

陶惠一楞,江團要開挖河渠的事他清楚。

此時問到省錢,陶知府腦中飛快盤算一下,道:“冬季百姓田里無事,如果姑娘付糧食為工價,應該有勞力出來干活。而且府衙還有徭役名額要用,不如……”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手指在桌面急速輕扣:“江姑娘只要送五千斤糧食,本官就將新北府周圍四鎮萬個役工交給你用。”

“五千糧食?萬個役工?”江團都驚呆了,這也太便宜了吧!

在萬寧鎮,一斤最貴的大米才五文,雜糧一斤只要二到三文,一天力工要五十文工價。

萬個役工就算成一萬天,工價就需要五百兩銀子。

而五千斤糧食,每斤五文……哎!江團都有些不忍心算下去了。

此時,江團相信,眼前這個黑胖的中年人,是真正為民謀生的好官,否則,他就要銀子,不要糧食了。

不管是為討好尹陶,還是為百姓,他至少都沒有為自己。

“陶大人,民女不記工期,不付工價,只要上工地干活的役工。

每人干活的報酬是每天三張雜糧餅,每張餅至少八兩,有湯,另外,干完一天再加一斤雜糧面,最后結算時不要糧的可以累計兌換粗布。

每個莊子每天給二十個名額,你看這樣如何?”

陶惠眼睛一亮,對莊戶人家來說,力氣用不完,在家里窩冬也只有在炕頭上干坐。

干力氣活的人飯量大,八兩雜糧餅也是能管飽,胃口小的還吃不完。

要是每天自己吃飽,還能給家里捎帶一斤糧食。

家里老人孩子的干菜粥就能稠一些,還能攢成布,再不會挨凍受餓了。

而且輪流上工,這樣莊子里的人家都能有吃的。

“好,請問江姑娘能籌集到多少糧食?”這也是個關鍵問題。

陶惠一本正經的問道,此時他絲毫沒有覺得,對面只是個小姑娘。

江團在心中默一盤算:萬寧鎮每年糧食至少也有幾萬斤收成,自己全買下,再去鞏密縣購進一批,養活這里兩個月沒問題。

銀錢方面,尹陶愿意“借”給自己五萬兩,靈芝也已經送去夏京,那里也有幾千兩銀子。

短時間看來也沒問題。

而且,江家還能以稻種作擔保,在其他農戶那里借糧。

她這里在思考,陶惠已經在手心捏起一把汗。

糧賤傷農,糧貴傷民。

糧價平穩,才預示著朝堂平穩。

朝廷對糧價一直都壓著不許上漲。

可新北府這地方不同,很多時候,老百姓是無錢又無糧。

商隊從南方遠糧,道路遙遠,運到新北府。

一斤苞米面要八文,大米十五文,白面也是十五文。

官府購糧,官銀申批難,而且層層盤剝下來,糧食要少一半。

如果從官倉走一圈,出來就是陳糧居多,發放到老百姓手中也難分配。

還是從江家這樣的種糧大戶手中買糧,便宜而優良。

可是,一般人也承受不起路途運輸。

路遠,車馬勞頓,人吃馬嚼,還有劫匪,處處都是消耗損失,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時間才過去十幾息,陶惠感覺比自己當初在金鑾殿奏對還緊張。

終于等到江團道:“能籌集五萬斤。”

陶惠的汗都要下來了。

五萬斤,有這些糧食進來,至少新北府這個災后第一個冬天的死亡人數能降低八成。

而且,這些糧食不進入市場,對糧店的糧價沒有影響,也不會引起商家大戶的反對。

“本官替那些百姓,給姑娘行禮了!”陶惠站起身,對江團深深一禮。

若說以前他對這個小姑娘還有幾分輕視小覷。

買地的銀子是家里所出,跟一個女子無關。

經過這一翻談話,才真正相信江團有這個能力。

能在短時間內,口齒清晰,頭腦清楚的說出工人以勞換糧,官府以役賑災,江家以糧換工的方案,這個姑娘不簡單。

一舉三得,三方得利。

相關

__其他小說


上一章  |  穿越成團寵:嬌嬌娘子會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