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家開的酒坊被查了。
說白酒為皇家密供貢,要么停產,要么被太子收管,交納高稅。
對這個路千斤很是不解。
路家本來有釀造酒坊,要蒸餾白酒只需要添一間房,自己轉手賣去西倫草原完全是神不知鬼不覺。
從江家拿到蒸餾器,他就馬上按照青山院的標準安裝,白酒也順利出產。
第一次送去草原就賺到五百兩銀子,比以前的米酒果酒利潤翻了幾倍還多。
還沒有等他高興多久,酒令官就找上門來。
他不明白的是,路家只是小人物,怎么會就被太子盯上了?
大概他永遠想不到,自從奸臣賊子云良被莫名燒死之后,當今太子殿下就讓人把每個在冊的酒坊都排查一次,尤其是酒的度數。
路家酒坊這么快把發現……只是巧合而已。
而江家沒有被查,一則早就被梧君閣視為自己的產業,現在梧君閣本來就是太子所有,內部人不用查。
二則江家白酒現在產量銳減,基本上處于停工狀態,只把梨花灣的果酒蒸餾成白酒自用。
梧君閣已經另外開了幾個大酒坊,也知道江家現在天天折騰田地,沒有心思再蒸餾酒精,所以也不再多管。
時間到了八月二十八,鄉試消息也由路府傳來,路攸傅云軒又雙雙中榜。
路府雙喜臨門。
鄉試放榜是在八月二十四,鞏密縣衙當天就把消息送到傅家。
傅家,還有江家都歡天喜地,家里出一個舉人,也就是半只腳跨入官衙。
只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路府中高興的只有路遠和榮氏。
祁氏氣得咬牙切齒,還不得不承受著榮氏的譏諷,在路遠面前恭喜道賀。
而傅家三房四房喜出望外,都說傅家終于出頭了,傅云軒肯定能再現祖上榮耀,在大門口掛上進士府匾額。
得到消息,傅家已經躺床上等待壽期的傅老爺子,突然精神抖擻,嚷嚷著要傅云軒回來就合家,重新四房合一。
這話一出,大房二房頓時歡天喜地。
三個月前好不容易才分得紗坊,又遇上被征收,利潤銳減。
偏偏傅云軒又考中舉人,好在時間短,知道傅家分家的人也不多。
要是現在合家,等到傅云軒作官,大房二房能享受的榮華富貴一點不少。
所以才對外放出話,只說傅家沒分家。
傅老爺子梗著脖子等孫子回來,急著安排合家的事。
大房二房左等右等,都不見傅云軒從西陵府回來。
終于在二十八那天,大房孫子傅肅寧和二房的兒子傅云庭等不住了。
這事還瞞著三房四房,于是偷偷摸摸跑去西陵府找人,只要將傅云軒帶到傅老爺子跟前就成。
而同一天,萬寧江家的迎親車隊也從萬寧鎮出發了,只是兩者一前一后,并不相遇。
除了周四平他們三個護衛,負責迎親的有堂哥江景祥。
他剛剛當奶娃的爹,正是歡喜上頭時,可堂弟成親,他得當伴郎。
同為伴郎的還有新科舉人傅云軒,只是他一直等在路府中,不用來回奔走。
從西陵府到萬寧鎮,需要十個時辰,早上雞鳴出發,才能趕在西陵府關城門之前進城。
空車前去還好,等接上回城新娘子再這樣趕路就不太現實。
于是江團跟江景文就等在鞏密城里,要新娘子到鞏密縣住上一晚,再掐著時辰到秦家村拜堂成親。
路上雖然奔波辛苦,只過了三天,秦家村就迎來披紅掛彩、打扮一新的迎親車隊。
三輛馬車緩緩停在江家青山院外,爆竹喧天,鑼鼓齊鳴,秦家村男女老少都來了。
何員外主持婚禮,青山院燈火通明,院子里二十張桌子堆滿碗碟酒水,院外還擺起長桌流水宴。
江青山不收禮金,不拘本村外村,一句吉祥話就可以坐下吃一頓。
人一多,端菜跑堂的,還是支客迎送的來來往往,笑聲,鬧聲沸騰了半邊天。
大紅的燈籠,大紅的廊檐,大紅的門柱,青山院變成紅彤彤的大染缸,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染上喜慶。
青山院里,傅云軒跟他岳父江南山并肩坐了主桌,他現在是舉人老爺,秀才出身的何員外從旁相陪。
江景文是童生,現在也是能坐主桌,有地位的男人。
柳家兩個舅舅,還有柳鐵頭也來了。
他們都是沒什么世面的山里人,不愿意到主桌來跟一群“大人物”在一起,夾在秦家打雜幫忙的人里面干活。
熱鬧人群里,江團心中忐忑不安,路攸沒有來送親。
以江景陽的說法,是被他娘榮氏扣下了。
誰也沒有想到,在榜單出來的當天,路府難得合家團聚。
飯桌上,路攸對路遠提出這個要求。
路攸說他要來江家提親,路府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傅云軒也在路府,驚得差點丟了筷子。
上次縣試案首,路攸就說過此話,那時誰也沒有當真。
兩人一個在萬寧,一個在西陵,可能從今都再無往來,就連榮氏都沒有放在心上。
后來江景陽跟路蘭君定親,這話就更被其他人忘了。
現在迎親隊伍已經在來的路上,路府上下也已經鋪紅貼喜,路攸才突然冒出這話。
路遠氣得臉色發青,榮氏差點暈厥,就連一直跟榮氏不對付的祁氏,此時也反對路攸的想法。
路家是官宦人家,路攸雖然是庶子,現在也是半只腳跨進衙門的人。
即便不在同樣在官宦人里面選一門大家閨秀,也不可能兄妹倆嫁娶一家,以后如何在官場同僚中立足。
這不是在鬧笑話嗎?
為防止路攸送親說出丟臉的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在花轎出門時,他被反鎖房中,沒有放出來。
送親人換成路千斤。
他是已經娶妻的人,聽到路攸的話只感覺好笑又有些期待。
婚姻講究個門當戶對,他娶的就是府衙主管漕運的官女。
路千斤是見過江團的,雖然是農家女,容貌還算不俗。
最主要的是,這次他已經打聽清楚了,除去白酒蒸餾技術,江家還有紗坊。
只可惜現在就十人的小卷,要是自己給爹娘說一聲。
讓江家女以紗坊作嫁妝帶進路府,自己將之收為公中,運作成大坊,就可以給路家再添個產業。
所以,他自然不會對庶弟的婚姻大事有意見。
反正以后路家的產業都是自己的,多多益善。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