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第四百九十章 真相只有一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直播之荒野大冒險 >>直播之荒野大冒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章 真相只有一個!

第四百九十章 真相只有一個!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8日  作者:甲殼蟻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甲殼蟻 | 直播之荒野大冒險 
科幻小說


“石器時代起始于大約250萬年前,至距今7000多年前到2000多年前不等。”

“從猴子開始,我們就學會了扔石頭,到猿人,我們已經開始用石斧。”

“青銅時代最早開始于前4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華夏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是甘宿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我歷史不是很好,

那會大概是商朝前期吧?”

“古埃及則是在第二王朝時期出現青銅器皿,進入青銅時代。”

“同時期還有愛琴海文明。”

“再之后,就是迄今為止的鐵器時代。”

“最早出現鐵器使用的是古埃及與蘇美爾,在公元前4000年就已經出現極少量的使用,但多是從隕石中得到鐵,而非從鐵礦中提取,因此價格比黃金貴了多倍。”

“直到公元前3000多年至公元前2000年,小亞細亞、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越來越多地從隕石礦中提煉鐵。”

“在華夏,

也曾出土了公元前14世紀商朝的5件鐵刃銅鉞,我們將它稱為‘天石’。”

“真正最早大量生產鐵并應用的應該是赫梯帝國,大約在公元前1400年掌握冶鐵技術。到公元前1200年,鐵已經在中東廣泛運用,但并未取代青銅。”

“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如今的鐵器時代,人類足足用了數百萬年,這里面是文明的進步,也是人類的進步。”

“這就是著名的三期論,將人類文明的發展,通過材料劃分成三個階段。”

在畢方的描述中,觀眾們仿佛看到了在歷史長河下,那一堆堆燃燒的炭火,一塊塊送入熔爐內的黑色礦石,在高溫煅燒之下,化作耀眼的紅色鐵水,滾滾傾泄。

四大古國,

只剩下我們了啊,

我驕傲!

老方這么還懂起歷史來了,捂臉,

逼格再上一層樓

人類文明的進步,看似復雜,其實就是材料的變化啊

華夏,厲害!

不少外國網友也都發出贊嘆。

自從鐵被發現后,人們就開始給它摻入不同的成分,用不同的溫度過程改變它的性質,通過不同的工藝實現不同的微觀組織。

這種似乎潛力無限的黑色金屬,成為了支撐整個星球工業文明的最重要支柱。

眼下,畢方將跨躍數百萬年的歷史長河,在最原始的荒野之中,提煉出這功用無線的黑色金屬。

如果人類文明失落了,方老板的直播應該要保留下來

說不定能重啟一個文明呢

看到這樣的評論,畢方手握黏土開玩笑道:“我現在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有足夠的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知識,來達成這樣的目標,看似是荒野,其實是人類文明的整體體現。”

用黏土將底層鋪好后,畢方又在四周涂上更多的黏土,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馬桶。

四周都被黏土包圍,只留下一個近四平方分米的洞口。

等推積到和地面齊平時,畢方額外做了一個凸出來的U形口,說道:“這里就是煙囪口,等下氣體交換就全靠它。”

做出了一個通道口,整體更像廁所了。

不遠處,回到洞內的水巨蜥再一次的探出腦袋,似乎在疑惑面前的高大生物在做什么。

在它的腦子里,狩獵,進食,休息,繁衍就是生命所存在的意義。

想不明白的水巨蜥用爪子撓了撓皮膚,想著中午去碼頭去水坑搞條魚吃吃。

像,真的太像了

好了,現在我們的旱廁已經完成了,快來試一試吧

一邊拉一邊燒

人家都是滋水清洗,方老板這是帶有烘干功能啊,老板就是不一般

畢方哈哈一笑,沒辦法,現在的爐子形狀確實微妙。

從上往下看,確實有些像廁所,還是蹲式的,不過在前頭是一個方形的通火口。

做好后,畢方在一旁將黏土搓成細細的長方條狀,用火一烤,稍微干燥變硬后,架在了火爐內部。

底下有一層略微突出平臺,是預留出來的,正好可以架上。

“這個是爐橋,以前燒煤、煤爐子里面都有一個叫作爐橋的東西。那個時候有一句話叫‘火要空心’,就是說煤在燃燒的時候,需要氧氣。”

“如果煤炭實實在在地擠在一起,沒有氧氣,煤炭是不能夠燃燒起來的,需要把煤炭架空,以利于空氣流通,幫助燃燒,而這個任務就要交給爐橋來完成。”

“爐橋一般是用生鐵鑄造的,像個鐵柵欄一樣。放在爐子的中間,上面放煤炭,下面有爐門,可以開關爐門來調節火力,我們這里沒這個功能,就是用來方便空氣流通的。”

將爐橋搭建好,畢方馬不停蹄地折斷細小的樹枝,鋪在“廁所”上,然后再次糊上黏土。

“這里是通風口,我們不能讓黏土將它堵住,鋪上一層樹枝,可以固定住,讓它不塌陷,等干燥后就定型了,樹枝也不用除去,會被燒成灰燼。”

有一說一,這爐子比大*進的時候都先進了。

谷邇

資本家:在我的公司里安上!全換成這個!

不可能的,燃料不要錢嗎,還是傾斜馬桶和計時馬桶扣費更合理一點。

畢方糊上的這一段正好隔開通火口和“廁所”,之后通過通火口的大小,用黏土制作一塊石板。

“石板大小要大于通火口,用來隔絕熱量。”

做完石板,讓它自然干燥變硬,畢方拍拍黑灰色的手掌,松了一口氣:“好了,一上午就干這個了,中午吃個飯,再去河邊挑些黏土,我們繼續制作煙囪和木炭。”

回到庇護所內,畢方來到水坑內,正準備撈魚,卻發現僅剩的兩條魚也消失不見了。

再看看不遠處的土坡,一塊魚骨頭被吐在了不遠處。

畢方:“”

中午,畢方再次來到的溪流邊,收獲了三條大魚后,再次加固了漁場,擴大了面積,并將腐爛的魚內臟投入其中,同時還在更遠一一些的河流下游再次建造了一個漁場。

“本來一個漁場每天兩三條大魚,四五條小魚已經夠了,但現在我多了一個小偷鄰居,一個漁場就顯得有些不夠了,所以現在我要再建造一個,兩個距離要離得遠一些,最好在二百米以上。”

“現在我們再挖點黏土,然后灌一點清水,順便收獲一番甘蔗和魚腥草。”

返回營地的好處在此刻顯現,不僅有穩定的蔬菜供應,還有固定的甜食水果,雖然不是太甜,但也是難得的美味。

畢方將黏土鏟入框內,來回三次才將土坑填滿,又在建造的半成品火坑內點上木柴,加速干燥。

結果在一旁的黏土上,詫異地發現了一個爪印

哈哈哈,不行了,我要笑死了

打又不能打,趕又不好趕,我能怎么辦?只能養著它咯

第一次遇到老方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畢方揉了揉太陽穴,本來還想灌點水,放在這里煮沸消毒的,結果現在看來是一步不能離開。

他可不想喝水巨蜥喝過的水。

現在還是離開沒多久,要是離開的久一點,豈不是還要被雀占鳩巢?

老方:你敢搶我的地盤?

水巨蜥:明明是你先搶的我的!

觀眾們開啟了瘋狂嘲笑模式。

畢方搖搖頭,將魚處理干凈后混合著魚腥草報餐了一頓,之后拿著大量的木柴,來到另一處空地上。

“想要煉鐵,雖然有了高爐,但單靠木柴燃燒是完全不夠的,我們必須要有大量的木炭才行。”

老實說,不是很懂這里面的區別

木炭不是木材燒成的嘛!燃燒的木炭比燃燒的木材溫度高?

知識盲區

一個物理化學知識,其實是

“的確是一個物理化學知識,不過那樣解釋起來太復雜了,需要配合大量方程式進行說明,我就簡單點說一下。”

畢方在地上重新用黏土建造起一個合適的小建筑。

“木炭是木材加工產品,但不是普通爐子里燒出來的,是在高溫貧氧環境下才能出現的加工產品。

此時木材里面的水分都被蒸發,本身結構也產生了變化,內部會呈現蜂窩狀結構,更容易被點燃,燃燒效率更高,也很少產生煙氣。”

“然后再把這個蜂窩結構拿去燃燒,才能產生更劇烈的燃燒反應,達到更高溫度。”

我想看看復雜的解釋,滑稽

“復雜解釋的話,如果我們把木材的主要構成化學物質‘纖維素’作為考察的對象,葡萄糖的基本的組成,就是‘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與木炭相比較,就是用‘1mol的C6H12O6’,與含有6mol碳原子的碳單質,來做比較。”

“那么,‘C6H12O6’中的6個水,在燃燒后還是水,不會再產生出多少熱。也就是,其燃燒熱主要還是其中6個碳原子貢獻出來的。

這樣一來,木材與木炭的燃燒熱,就不會相差太多,你們可以查查化學手冊,看看這兩樣的燃燒熱有什么差距。”

葡萄糖的燃燒熱為2800kj/mol,而相當量C燃燒熱為2361kj/mol,麻了,相差確實不是很大。

畢方笑了:“那么,木材在燃燒后產生6個二氧化碳分子的同時,還要多產生6個也需要被加熱的水分子。”

“但是!木炭燃燒后,只有CO2分子!”

“木炭不必考慮什么水分子被加熱。木炭燃燒后,需要加熱的物質種類與分子個數都要少。”

“這才是木炭燃燒最高溫度要高于木材的最根本原因!”


上一章  |  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