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一百一十章太子首次監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太子首次監國

第一百一十章太子首次監國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2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工信司之后,工部中郎裴輯起身匯報,說道:“首個五年規劃內,工部共建設有馳道、土路、阡陌等共計三萬四千里。運河一千四百里。塘堰兩萬八千處,陂渠堤岸四千六百處,開通溝渠六百八十條。”

“此外重中之重為工部已鋪設鐵軌四百六十里。”

最后一項,張瑞頗為關注,鐵軌的建設是永不過時的,每一年的累積都能為將來厚積薄發。

況且在時下,也極大的解放了陸上運輸能力。

據張瑞所知,長安城外那條連接長安學宮的鐵軌便車水馬龍,從長安直接運往科學院、長安學宮的物資材料、食物商品等每日都堆積成山,減少了大量的運輸成本。

而后張瑞問道:“船宮修建情況如何?”

裴輯回道:“關于這方面,工部并未完全統計。民間船宮興盛,而官方船宮都已劃歸給了兵部。不過朝廷要求工部建設的船宮都已完工,分別在江都、會稽、東萊與南海四地。”

張瑞便看向兵部中郎王凌,說道:“借此時機,王中郎正好向吾等介紹一下全國軍力部署。”

王凌起身,語氣慷慨,說道:“我圣朝如今共有十六衛禁軍十九萬兩千人,錦衣衛五千人,府兵四十六萬八千人。水軍四萬人,北庭、安西、遠東軍隊共計七萬兩千人。軍隊合計七十四萬一千人。”

果然不愧是武德昌盛的孟朝。

軍隊七十四萬一千,馬上就要追平大宋朝的八十萬禁軍了。

這個數字距離大明的兩百萬衛所大軍還略有差距,大明正統年間,僅“逃故軍士一百二十萬有奇”。

不過這么龐大的軍隊并沒有對朝廷造成多大財政壓力,其一是因為天下鋼鐵產量巨大。其二則是大量府兵完全無需發放俸祿。

這七十四萬大軍除去四十六八千的府兵,其實朝廷真正要供養的軍隊只有二十七萬左右。

若大宋只需要供養二十七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禁軍,恐怕絕對不會有人提出冗兵的說法,所有人反而會感恩戴德。

待眾人對國家軍事詳情有所了解后,王凌繼續說道:“除軍隊外,兵部軍器監還設有三萬六千人,為軍隊打造物資。海軍船宮共有七千余人,為艦隊建造艦船,修繕船只。”

各部的匯報,涉及方方面面。但總體而言,張瑞對國家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天下都在欣欣向榮,經濟繁華發展,朝廷沒有什么顯著包袱,沒有非常嚴重的弊端,一個類似文景之治的盛世正在向天下人走來。

等會議結束,公卿們離去,張瑞便對皇后趙虞吩咐道:“給朕找幾件尋常便服。”

趙虞驚訝的問道:“陛下要便服作甚?難道要白龍魚服?”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朕打算去民間看看,這天下究竟是什么狀況。”

趙虞擔憂的勸道:“陛下萬金之軀,豈可以身涉險?”

張瑞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說道:“哪有那么夸張?刑部今天匯報,去年全年判死刑者亦只有四百余人,占人口十萬分之一。更何況,若真遇到麻煩,至少朕也看到了民間治安情況。”

趙虞拗不過,只好為張瑞準備了三套綢緞便衣,一件玄黑亮麗,邊緣織金,一件素白不染,一件淡青飄逸。

張瑞不甚滿意,問道:“這幾件衣服一看便價值不菲,有沒有粗布麻衣?”

趙虞一邊幫張瑞試衣,一邊說道:“陛下差不多便可以了。就以陛下這皮膚氣質,方方面面都與粗布麻衣不搭。還不如打扮成個富家子弟,勛貴之后。”

張瑞想了想,覺得頗有道理,就沒有堅持。問道:“太子現在何處呢?”

一旁的起居注史官立即答道:“稟陛下,值年末,太子休沐,如今正在東宮,算時間快過來請安了。”

“那就等等他。”

孟朝尚未立國,太子就已經兩歲了,如今已經是建康八年,張佑安已經十歲。

甘羅八歲為相,可惜十歲的張佑安卻并沒有顯現出什么天賦異稟。

長安學宮的各大教習,向張瑞匯報的各種總結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太子脾氣溫和,寬宏愛笑。

這就已經符合張瑞對他的各種期冀了,只要健健康康,別心理陰暗,性格極端。

大概等了兩刻鐘,太子進入殿內,恭恭敬敬的行禮說道:“兒臣拜見父皇,恭問父皇圣安。拜見母后,恭問母后金安。”

張瑞坐在椅子上,對其招了招手,說道:“佑安,過來。”

張佑安走到張瑞面前,問道:“父皇有何吩咐?”

張瑞抬手,在兩人頭頂比了比身高,說道:“我兒已經有為父坐著這般高了。也該嘗試一下接手國家政務,了解一下國家運轉形式。朕打算令汝監國幾日,汝可有信心承擔?”

張佑安為難的搖頭,說道:“父皇,兒臣學業都尚未學完,如何承擔國家重擔?”

張瑞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知道自己之不足,亦是為君之道。那這幾日,汝便跟在汝之少傅審首輔身邊,看看我朝究竟是如何運轉的。”

隨后張瑞從桌上取來御筆,遞到張佑安手中,說道:“朕將朱筆賜給汝。太子可決定在票擬上畫圈還是畫叉。”

如今正值年末,大部分官員都在休沐,往年這個時候甚至不會超過十份奏折。

張瑞決定趁此機會,在年幼的太子心中留下一個深刻印象,為君者,其每個決斷都會對天下萬民造成無與倫比的影響。

這份決斷,不會因其年幼便有所輕重,也不會因其無知,而淡然飄過。

這對天下萬民或許有些殘忍,但更能激勵這位太子,讓他對日后更慎重的對待天下,謹慎的下達每一個決策。

隨后張瑞拍了拍張佑安的肩膀笑著說道:“抓住機會,努力學習,早點適應。這天下,早晚會全系在你一肩之上。”

張佑安恭敬的捧著朱筆,重重點頭,說道:“兒臣定不負父皇之托。”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