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四十章孟朝真正的朝貢體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孟朝真正的朝貢體系

第四十章孟朝真正的朝貢體系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8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對各藩臣的表現,張瑞也能理解,孟朝初立,各方藩臣都還不了解孟朝的軍事實力以及外交政策。能象征性的繳納一些歲貢,已經是做了最寬的打算。

畢竟還沒用刀劍教育,他們就先跪下擺好臣服的姿勢了,也不能強求他們太多。

胡虜們對這個新王朝誰也不清楚情況,考量到孟朝初步繼承了漢室的主體,估算著怎么也不會差太大。先繳納一筆貢金,別得罪了孟朝皇帝。然后再看看之后的形勢,決定要不要繼續納貢稱臣。

張瑞印象較深的是匈奴右賢王部落,去卑穿著一身絲綢紫袍,繳納了黃金百斤、白金千斤、馬、牛、羊各兩百,此外還有腰刀二十六口、弓箭二十副,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土特產一大堆。

這個數字是右賢王部落繳納的最低數字,畢竟孟朝鴻臚寺初創,理清四方形勢就已經非常不易。沒有能如同明朝一樣,詳細制定各個藩臣每年要繳納哪些指定物品和具體多少的財富(大明通典里)。

但張瑞覺得右賢王這個數字絕對可以再翻三到五倍。若是每年繳納黃金三百斤、白銀三千、戰馬六百匹、耕牛六百頭、羊六百只、腰刀、弓箭百副,一長串的皮革每類上千張,就十分可觀了。

若是翻五倍,每年黃金五百斤、白銀五千斤、戰馬、耕牛、羊各千只,各類珍貴皮革兩千張,那這個數字就是一個龐大的財富。

要知道這只是匈奴右賢王一個部落繳納的歲貢,如今已經向孟朝稱臣納貢的藩臣就有數十個。將來人數過百,完全不再話下。

那這個數字就會變成,每年最低三萬斤黃金、三十萬斤白銀。戰馬、耕牛之類的許多國度沒有,孟朝也不可能強征,會換成珠寶、布帛。比如明朝就會指定某些國家上貢布帛,甚至有些國家上貢美女、野獸。

野獸不野獸的,張瑞不在乎,發達的網絡讓張瑞早對各種動物沒有了新鮮感。

但是這若上貢美女,張瑞覺得自己一個憐香惜玉的正人君子,實在是無法拒絕。

張瑞印象中,最酷愛朝鮮美女的是明朝皇帝朱棣。

明庭使節抵達朝鮮傳達皇帝旨意后,朝鮮國王立即全力以赴。下令禁止全國各道所有的女子婚嫁,楚子除公私賤隸外,良家十三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全部選取以備遴選。

共選取了數百名楚子少女,但負責為永樂皇帝挑選的使者黃儼看過后覺得沒有什么絕色美女而大為不滿。于是朝鮮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第二次的篩選。這次終于為永樂帝精心選出了五名絕色佳人。

這種傾國選出來的美女絕對是容貌、身形、氣質都是絕色的佳人。這一點,張瑞深有體會。

哪怕前世張瑞是個宅男,從小到大接觸過的女性恐怕不足千人。但接觸的人群當中,確實就有面容秀麗的存在。畢竟誰活二十年,還沒見過一兩個美女?

所謂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當這個范圍擴大到全國,數萬、數十萬、數百萬的人群中去挑選,選個萬里挑一的美女,絕對是能夠實現的。

但無論是黃金白銀,還是美女珍寶,作為弱者上貢給強者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種理所應當,不會因為是宗主是諸夏,就有所改變。

孟朝皇帝也不可能跪著向一些小國祈求,求其滿足一下皇帝那單薄的臉面,上一下貢賦吧。

以張瑞的個性,目光看向何處,若對方不順服聽命,立即被大軍砍碎才是正常的事態走向。

財富只要朕想要,孱弱蠻夷何來反抗之力?

這一點,隋朝君臣的一個風趣典故,張瑞倒是非常欣賞。

《隋書·卷四十七》的記載:“時天下無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寶者,劉方新平交州,乃授方驩州道行軍總管,經略林邑(今越南南部)。”

翻譯過來就是如今天下太平,沒別的戰事,隋朝大臣們認為林邑國寶貝多,于是希望皇帝可以派大軍攻滅對方。

朝廷政令通過后,隋朝盧國公劉方立即在正月帶著步騎萬人南下,三月抵達臨邑,一路高歌猛進,戰斗多次,無一敗績。

四月臨邑國王梵志放棄國都逃入海島,劉方入國都,刻石紀功,然后帶著群臣們口中的臨邑奇寶班師還朝。

之后臨邑國王可沒有報仇雪恨的想法,更不敢異想天開,等著隋文帝跪到自己面前,請求自己給點面子,稱臣納貢吧。

臨邑國王主動上表稱臣,歲納貢賦,只求隋朝別再派大軍過來了。

不過這個國家有錢倒是真的,而且是財富多到令人激動顫抖的程度,能夠比肩一個大一統王朝數十百年的國庫積累。

無外乎隋朝君臣會以“天下無事,大家閑著也是閑著,去把他給滅了吧”這種借口就選擇開戰。

《南史》劉宋(劉裕滅了司馬家滿門之后建立的政權,不是南北宋)元嘉時期,這個小國數十年間總是屢次三番的入寇劫掠。于是元嘉二十三年,宋庭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將軍宗愨伐之。

臨邑國王陽邁,聽到消息就嚇破膽,表示愿意貢奉黃金一萬斤、白銀十萬斤、銅三十萬斤,并歸還此前劫掠交州南部的所有戶籍人口,請求停戰。

但朝廷不許,于是宋庭大軍攻入臨邑國都,臨邑國王陽邁父子“并挺身逃奔”。

宋庭軍隊獲其府庫珍異,皆是未名之寶。又銷其金人,得黃金數十萬斤。

數十萬斤黃金,這可是太令人汗顏了。建國剛一年的孟朝國庫里,還真沒有這么多黃金。

張瑞覺得,就沖這數十萬黃金,出動步騎萬人,去取回來也是值得的。

真的就是去取回來。軍隊開赴過去,搬上船,然后送回長安。

至于戰事?

快別鬧了,臨邑連交州的州兵都打不贏。拿頭打孟朝全副武裝的禁軍。

他的國王面對諸夏大軍,唯一的命運就是一次次逃離國都,到海上飄零。

等諸夏大軍返回之后,趕緊稱臣納貢。

只要能保住皇位,交給中原多少貢賦都行。

反正受罪的是普通百姓,跟國王有什么關系?

但若中原天子不認可現在的臨邑國王了,冊封了另一位臨邑國王。

那么老國王的一切享受,一切特權,將會立即隨之煙消云散。這背后是有中原大軍絕對的軍事實力作背書,能夠扶持任何人順利進入王京,登臨王座。

這才是宗藩朝貢體系,真正的運行模式。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