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三十五章陸遜執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陸遜執刀

第三十五章陸遜執刀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6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忠君、孝祖、敬德、保民,大概分別對應著忠、孝、仁、勇,即孟朝治國的四項國策。

由第一項忠義的影響,便可見在孟朝國策下,百姓的價值觀、道德觀、行為舉止等會在四項國策下發生哪些潛移默化的改變。

每個朝代的百姓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比如周朝諸夏百姓的尚武與開拓進取,秦漢百姓承戰國余烈的豪猾與桀健(《后漢書·酷吏列傳》),魏晉百姓的陰柔與奢靡,唐朝百姓的豪邁與慷慨。

因為得國極正,所以張瑞可以問心無愧的提倡各種美德,圣朝能夠以“忠君、孝祖、敬德、保民”等各種美德治天下。

這使張瑞能夠最大限度的塑造民族特性,孟朝百姓講會逐漸形成獨屬于自己的特點,忠貞弘毅、尚武孝悌、修德修身。

畢竟要想實現“保民”,保家衛國,總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學識與武德,自幼習文尚武才行。

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孟朝士人則會崇慕“忠君、孝祖、敬德、保民”,并以此為終身的奮斗目標。

思想的統一,將極大的提高民族凝聚力,最終實現如周朝一般的風采,開拓進取,掃平四方。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痛擊戎狄,懲治楚人),成為諸夏永遠的民族輝煌。

這意味著,在孟朝不會像后世宋、明一樣,對胡虜疲軟無力,而是會主動開拓四方,討伐夷狄。

首年的廷議十分漫長,一直到深夜方才結束。

期間,六部九卿又通過了一系列的政令。比如刑部正式提出修訂《孟律》,刪減一些殘害人體器官的酷刑,增加一些更細致、更全面、更貼近當下的法令。

工信司提出了統籌規劃全國工商業發展的孟朝五年發展規劃草案。

戶部提出了全國農業與手工業劃區方案等等。

每一項都意義重大,廷議通過之后,就相當于為今年各部司立下了全年的工作目標。

用不了多久,各部公卿就會帶著詳細的政令方案、推進措施、流程進度、考核監察等具體資料,來找張瑞匯報。

開了一天的會,直到夜色稀疏,內閣宰輔、六部九卿、各州布政使等高官才姍姍離去。一群高官離開太華宮,在寬廣三十余丈的的數百級臺階上,三三兩兩的輕松交談著。

張瑞則在太華宮前的高臺上舒展了一下筋骨,對一旁胯刀而立的千牛備身陸遜問道:“現在是什么時辰?”

陸遜雖然是東吳的第四位大都督,給人印象比較年輕,但陸遜的年紀并沒有比三國名將們年輕多少。

諸葛丞相出生于東漢光和四年(181年),陸遜則出生于東漢光和六年(183年),所以諸葛亮在張瑞身邊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千牛備身,高中武舉狀元之后,陸遜也從長安學宮進入皇宮,擔任張瑞的千牛備身。

而且極有可能,陸遜會重現諸葛亮的輝煌,再次高中武舉狀元。

建康四年(199年),十七歲的陸遜已經具備了五陵少年一切該具備的品質,風華正茂,從容自信。聽到皇帝垂問,陸遜立即回道:“稟陛下,已經戌時一刻。”

張瑞點了點頭,對一旁被單獨留下的安西節度使蘇則說道:“卿從安西返回,想必更注重實務。這首次參與廷議,便持續一整天,可還能適應?”

蘇則連忙拱手,回道:“今日榮幸參與廷議,臣方知何為圣朝恢弘氣象。有兩京、并州為根基,關中、直隸為天府之國。臣日后在西域行事,將更加從容自信。觀諸卿提案,臣確信圣朝將日新月異,強盛輝煌,必能震服西域藩國。”

“日新月異這個詞用的好。卿久在安西,看慣了一成不變的大漠黃沙,恐怕對中原變化已經知之甚少。已經戌時一刻,卿同朕一起享一頓餉飯。朕帶卿看看中原氣象,卿同朕講講安西情況。”

“臣拜謝陛下賜宴。”

因為是宴請帝國最西部邊疆的重鎮主官,所以皇宮御廚特意準備了帝國最東部的特產,深海魚蟹。

將帝國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演繹的淋漓盡致。

宮廷玉宴,宮女們搬出了一盤盤裝飾精美的瓷碟玉盤,潔白的碟面上裝飾著鮮花、柑橘、香蕉、青菜等各種精致果蔬。

透明的玉盤上裝著產自東部水域的閘蟹、鮮蝦、龍蝦、皮皮蝦、海參、鮑魚,以及長江中的珍貴魚類。

瓷碟中則裝有各種肉類,肉質鮮美多汁,有塞外草原上的狍子肉,也有江南水鄉獨有的鱷魚肉、甲魚肉(《禮記月令》有“季秋七月,伐蛟取鼉”)

這精致杯盤,看的蘇則驚奇不已,問道:“這是水晶與美玉?”

張瑞笑著微微搖頭,說道:“是其統合,水玉。由沙石制成。”

沙石?

蘇則驚訝的嘴巴微張,西域黃沙漫漫,最不缺的就是沙石,居然能做成這種精美器物?

“敢問陛下,制作這水玉消耗是否巨大?”

“卿以為呢?”張瑞品嘗著宮女現場撥開的大閘蟹,鮮香回味無窮,話語中笑意盈盈。

蘇則撫著胡須沉思良久,說道:“這巧奪天功之術,臣有生不曾思索過。冒昧揣測,想來點石成金不過如此。或許其價格堪比黃金?”

“哈哈。”張瑞笑意暢快,說道:“所以朕一直講工業為富國之本。國家工業強大,自然民富國強,橫掃四方。”

“這水玉并沒有卿所想那么昂貴。所需只是高爐而已。”

“科學院測試多次后發現,以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為材料,材質最佳。”

“制造理念一旦被探索成功,民間只需要一座工坊,幾座高爐,十幾名工人,就能源源不斷產出無數水玉。”

“卿以為這一座水玉工坊,能在西域換回多少財富?”

蘇則面露向往,幾乎可以預想其中畫面。諸夏先進工業賺回的財富,輕松在西域組織起一支胡騎軍隊,碾碎一切不服王命,抗拒圣朝的國度。

一片工坊區的價值,能抵數十萬百姓屯田墾荒,生產出來一些糧食,再換成財富,萬里迢迢運到安西。耗費巨大代價,維持一支作用有限的軍隊。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