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三十章張瑞的后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張瑞的后宮

第三十章張瑞的后宮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3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楊氏良家子:

之所以張瑞對劉秀這套制度如此推崇,主要原因是其為后宮節省了大量的俸祿。

倒不是張瑞吝嗇,而是張瑞實在想不清楚,后世皇帝給妃嬪發那么高的俸祿干什么。

比如兩晉,在皇后之下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三公可是萬石高官,國家棟梁,這些妃嬪憑什么能夠與三公等位。

再比如清朝一品大員俸祿才一百八十兩銀子,而皇后一年俸祿一千兩,皇貴妃一年俸祿八百兩。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老太婆會拿海軍軍費去修園子了。

這些皇宮妃嬪每天住在宮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衣食無憂。就算每年有萬石俸祿,他們去哪里花?這么多糧食,她們又堆在哪里?

除了浪費國庫財政以外,沒有任何益處。

沒錯,既然叫俸祿了,給后宮這些嬪妃們發放俸祿的就是國庫。

雖然很難理解,但這也是中原傳統了。大概考究原因是,這些妃嬪為國家傳續宗族,于國有功吧。

這要是從皇帝個人小金庫里出工資,給多少那都是皇帝個人的意愿,誰也管不了。但若是從國庫出資,實在很難讓人慷慨起來。

于是張瑞堅定的選擇了光武帝劉秀的制度,后宮嬪妃只有到了貴人一級,才有俸祿六十石。貴人以下三級,衣食無憂,不享食祿。

雖說如此,這些嬪妃還是很容易就能積攢下大量財富。

孟朝在恢復生機不假,但關西向來富庶,皇室又是頂級的豪門。

甄氏一年收入都在十億錢以上,皇室擁有大量隸臣妾以及山河礦產、藩臣進貢等,自然也極為富庶。

尤其皇室資助的水玉、造船、冶金、農業技術都獲得了長足發展,收益豐厚。

所以掌管皇室財富的皇后趙虞手中擁有大量錢財,逢新年佳節、皇帝壽誕、皇子滿月、各種喜慶日子,都會封賞紅包,賞賜絲綢、布帛、金銀、精美手工品、藩臣貢物等。

這一點,皇后趙虞的表現令張瑞極為滿意。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其自始至終都不曾干預政務,只傾心于打理后宮。

張瑞也就以此為表率,在后宮設置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于宮中。牌用鐵,字飾以金。曰:“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于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故圣朝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為法者,使后世子孫知所持守”。

這無疑是抄襲了朱元璋的典制,以名典規定了后宮不得干政的制度。

長安史學界對此盛贊不已,贊之為宮壸肅清,論家法之善,超軼前漢。

張瑞如今宮中的幾位貴人只有甄宓、蔡琰、大橋、小喬、王異與董白。

次一級的美人則有不少,這些人多是為了籠絡世家、大族所以納入宮中的。比如赫赫有名的步夫人,步練師。乃是交州承宣布政使司步騭同族。歷史上孫權最寵愛的妃子,“以美麗得幸於權,寵冠后庭”。步夫人不但生的美麗,而且為人賢惠。“性不妒忌,多所推進,故久見愛待”。

馮夫人,傾城國色,避難揚州,歷史上是仲氏皇后。

最低級的采女來源則有些復雜,比如其中有呂布之女,曹操之女,袁術之女。

每次臨幸這些人的時候,張瑞都有些奇怪的情愫。自己把人家父親斬首示眾,甚至有的夷滅三族,卻在床榻上與對方妻女親密交流,她們還會配合各種要求。

《阿房宮賦》寫:“六國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其中或有夸大,但部分美貌的嬪妃、公主被收入宮中,作為始皇帝破滅六國的象征,張瑞是相信的。

她們可能一年都見不上秦始皇一面,但是她們還是努力裝扮自己,希冀秦始皇能夠臨幸自己,讓自己能夠得寵并生活得更好。

張瑞宮中這些采女心情也大抵與六國妃嬪類似。

國仇家恨對她們太沉重,讓她們一介女子之身,持刀行刺皇帝,為宗族報仇,實在太強人所難。

所以她們跟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一樣,都在努力的活下去。

至于說他們對張瑞有多大仇恨,在這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年代,真不太好說。女子出嫁,夫家為天。

而且作為諸侯之女,她們早已對這種事情有了心理預期。

尤其曹操之女曹節,十分清楚以自己父親屠殺百萬的作法,一旦落敗,絕不會有善終。無論獲勝的諸侯是誰,都會殺了曹操以取悅百姓,爭取民心。

對曹節的區別也就是成為袁氏玩偶或者是張氏宮嬪而已。

這只關乎成王敗寇,無關個人愛恨。

只有呂布之女對自己父親慘死的一幕無法釋懷。呂布落到任何勢力手中,都不會如落到孟朝手中這么慘烈。甚至曹操還賜給了他三尺白綾。

只可惜,如曹節所言,國仇大恨之下,一切都不由個人感情。呂布的結局,在潼關之戰時便已經注定,哪怕張瑞也無法更改。

張瑞雖然被稱為圣人天子,但這都是千古名句、政治口號刷出來的名望。

真正的私德方面,張瑞從來不是一個高尚君子。恰恰相反,張瑞個人品德可以用有虧來形容。向來主張除惡務盡,有仇必報。這導致,張瑞的仇人越來越少。因為有過節的都被張瑞殺光了,仇人自然也就少了。

終張瑞一生,跟寬宏大量是沒什么緣分了。除此之外,張瑞也是非常愛好美色。

看張瑞后宮就能知曉,雖然后宮人數不多,但質量高啊。都是國色天香的美女。

相比于那些與一人終老的有志之士,張瑞自始至終沒想過不納后宮。所以臣子一勸諫擴充宮室,張瑞立即就“從善如流”。

對那些作為皇帝,還能自不慕女色的穿越者,張瑞只能由衷驚嘆,然后推為圣賢。

而到了自己身上,張瑞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貪圖享受,沉迷美色是張瑞天性。

清楚這一點,張瑞只能設置法度,來約束國家,約束自己。從而限制后宮規模,嚴格避免后宮消耗國家財富。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