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二十六章帝國強大從掃清衍圣公孔家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帝國強大從掃清衍圣公孔家開始

第二十六章帝國強大從掃清衍圣公孔家開始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1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正文

正文

九月下旬,崔氏的表現傳遍天下,震驚了無數關東豪強。

這個天下頂級豪族,一州之名望,在長刀威脅下,表現之懦弱,簡直令人唾棄。

崔氏族長吞金自殺,崔氏族人卻完全沒有多少悲憤,懦弱的選擇了配合朝廷政令。

甚至兄弟之間,因為財產糾紛而打的頭破血流,禍起蕭墻。

只有張瑞看完奏折露出滿意的笑容,之所以選擇冀州為第二個推行“限婢令”的地方,就是因為張瑞對崔氏的表現有所預料。

這個家族,在歷史上先后向數個胡人政權卑躬屈膝,為胡人奔走效力。其骨頭硬氣程度,不會比至圣先師孔子后人,孔家強上多少。

有這珠玉在前,下一個推行“限婢令”的地方就一目了然,自然就是擁有孔氏一族的青州。

雖然孔家族長現在還沒有被冊封為衍圣公,但孔子在大漢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儒家圣人之一。漢高祖時期,漢室為了張揚禮教,將孔子的第八世子孫孔騰冊封為奉祀君。

常人以為的孔家,至圣先師后人,詩書世家,書香門第,儒家風骨,文化砥柱。

事實上的孔家,在青州有良田五十七萬畝。相當于青州在冊田籍的十分之一左右。然而,這也只是孔家的初步原始積累而已。到了清末,孔家共有良田一百三十萬余畝,相當于漢制近兩百萬畝。

這是一個比任何豪強都更加像豪強的家族,其早已墮落成了整個帝國根基上最大的吸血蛀蟲之一,不復孔子求學不倦,開創文明的風采。

在孟朝稅制下,孔家是受損害最大的家族之一。

作為豪強典型,最符合孔家利益的便是率領青州豪強奮起反抗,打死朝廷任命的郡縣官吏,拒不承認朝廷詔令,至少也應該武裝抗稅。

但幽州血流成河,崔氏族長被迫體面,實在是嚇壞了當代奉祀君。孔家連青州黃巾軍都打不贏,不得不與青州黃巾軍虛與委蛇,實在是不敢想象能夠反抗關西禁軍。

當初在高唐一戰,區區數千人的關西府兵,就輕而易舉的砍下了數萬黃巾軍首級。結結實實的給所有青州豪強們上了一課。一群連青州黃巾軍都打不贏的豪強,就別幻想在戰場上打贏十幾萬關西最精銳的禁軍了。

在青州頒布政令后的第二天,孔家經過徹夜難眠的思索后,作出了一個決定。為關西搖旗吶喊,高贊孟朝正統,利用孔子與儒學的影響力,迫使青州豪強接受朝廷政令。

孔家這一作法,著實是惡心到了無數青州豪杰,其表現完全比崔氏還要不堪。

崔氏雖然沒有統領豪強,起兵反抗,但也沒倒打一耙。哪像青州如今局勢。

青州豪強們已經汲取了冀州失敗的教訓,提前聯盟結義,準備與朝廷對抗到底。結果孔家忽然叛變,一把尖刀從背后插來,導致前方振奮義氣、斗志昂揚的豪強們直接傻眼,士氣潰散,亂作一團。

孔家作出這種抉擇,在其他人看來惡心又下作,但在孔家人看來,這卻是最能保存孔家利益的選擇。

當朝皇帝作為儒家第三圣人,與衍圣公孔家一族是天然的政治盟友。

作為圣人同列,無論是孔子影響提升,還算孟朝影響提升,作為同列的圣人地位都會提高,有利于提升皇帝的名望。

那作為盟友,皇帝怎么不得補償一下孔家?給孔家一些特權,例如減免田稅?

但是,孔家的這份盤算,卻完全付水東流。

在當朝皇帝張瑞聽說孔家的做法后,惡心的差點吃不下飯。

自己清清白白的家族,誰愿與孔家相提并論?

不要以為被封了衍圣公的名號,這個家族就真的有所貢獻。

事實上這個家族被稱為封建社會千年“騎墻者”,被罵為“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一直對北方胡虜卑躬屈膝,主動為元朝維護正統。

關于孔家的那些骯臟、惡心、諂媚事跡,張瑞都沒心情去提及,簡直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污點。

基本上孔子的一切政治主張,華夷大防,以直報怨等等美好思想,在他的后人表現方面都截然相反。

張瑞厭惡儒家至少一半的原因是拜孔家后人所賜。

況且作為當今圣人天子,張瑞完全沒必要自矮一頭,去借助孔子的名聲,穩固統治。

于是張瑞親自下令,手寫詔書給青州布政使,令其將孔家所有人清點集結,由水師送往遼東,前往北荒開墾良田,傳授禮儀文字。

一個孔家后人也不準留在中原。

孔家實在是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完全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舉足輕重的因素。

朝廷若是重視他們,他們的地位可能會一再拔高。

但若朝廷對他們踐踏在腳下,也沒人會為他們一群余蔭蛀蟲而起兵與朝廷血戰到底。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