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三十四章劉備必將佩大漢丞相金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劉備必將佩大漢丞相金印

第三十四章劉備必將佩大漢丞相金印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9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楊氏良家子:

等劉備將《幾何原本》收入袖中,張瑞看了一眼他身上的斗牛服,問道:“汝身穿斗牛服,是何人主意?”

“這……是下邳人陳登,陳元龍之主意。”劉備性格溫厚純良,并沒有奸詐耍滑。

很顯然陳登是想用這種方式向張瑞表明,劉備已經臣服,主動接受張瑞設下的一切風俗、典制,以期給張瑞留下好感,最終保劉備一命。

張瑞笑著倚在靠背上,問道:“那同孤說說,徐州文武以為孤會如何處置汝?”

劉備正容,說道:“今日見丞相,方知吾等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敢污丞相金耳。”

張瑞不再詢問此事,轉而問道:“玄德捫心自問,這一生可有殘虐百姓?”

劉備拱手,說道:“某自知才德淺薄,一生不曾于百姓有所善益,故不敢對百姓有所損害。不敢以善小而不為,不敢以惡小而為之。”

張瑞撫掌,說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玄德此言甚善,乃君子修身正道。”

不論劉備是不是真心如此,但劉備一輩子都是在以此為準則,恪守處世之道。

哪怕他本心是個偽君子,但一輩子都在踐行仁義,對百姓而言,他就是真真正正的君子。

非要討論君王本心問題,爭執于君王是不是偽君子,那都是耍流氓行為。

百姓完全不關心君王的本心,就像百姓完全不關心張瑞是否是一個偽君子。

哪怕張瑞內心又腹黑又好色,天天想著晚上如何折騰趙虞、蔡琰,天天想著怎么給自己樹立道德美名,想著怎么收買人心以取代漢室。

但對關西百姓而言,這個虛偽的偽君子張瑞,就是當世最仁義的君王,是道德堪比古之賢者的君子。

關西上千萬百姓,只要腦袋清醒,都會擁護張瑞統治,沒人希望關東那些劫掠百姓的殘暴諸侯來取代張瑞統治關西。

正因如此,張瑞才知道一生都恪守仁義的原則究竟有多困難。所以也就格外看重劉備。

今日若是殘暴的曹操被俘虜在殿中,張瑞完全不會這般笑意從容。

隨后張瑞又從桌上翻出了一份冊文,讓從事遞給了劉備。

“此乃孤麾下錦衣衛所搜集玄德起兵以來所有情報,從安喜縣縣尉,到平原相,到最后自稱徐州牧。”

劉備打開掃視一眼,瞬間雙目一縮,后背發寒。

這份冊文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自己的所有經歷,很多事情自己都已經遺忘,卻沒想到被對方記錄在案。

這……錦衣衛究竟暗中關注自己多久了?

自己將來難道就要與這種恐怖對手為敵?

劉備只感覺前途一片黑暗,自己的情報被對方掌握的如此細致,而自己卻對敵手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任何抵抗都是螳臂當車,會被徹底碾為齏粉。

“以孤所觀,玄德的確未曾殘虐百姓。因而孤打算相信汝游說袁紹之言。”

劉備頓時額頭一片冷汗,錦衣衛連徐州使節與袁紹交談的內容都知道了?豈不是袁紹處亦有關西內應?是何人?

隨后劉備謹慎的看向冊文靠后的位置,果然詳細記下了陳登等人游說袁紹的情形。

陳登等人詣袁紹曰:“天降災沴,禍臻鄙州,州將殂殞,生民無主,恐懼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昃之憂,輒共奉故平原相劉備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于執事。”

紹答曰:“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這意味著丞相已經知曉自己曾經臣服袁紹,以袁紹為尊對抗朝廷。

于是劉備立即起身,五體投地,跪拜道:“備死罪,請丞相責罰。”

張瑞注視著劉備,難怪所有人見到劉備都感慨劉備有英雄氣度。

這位蜀漢昭烈皇帝,的確是雄姿杰出,品質高貴。

自始至終,其不曾輕狡奸猾,而是淳厚坦誠,直面責罰。

張瑞擺了擺手,說道:“罷了,起身吧。關東似汝一般屈于時勢者車載斗量,若每名將領投降,孤都予以重懲,關東還有何人敢降。袁紹麾下十余萬大軍,還有何人敢歸附朝廷。”

劉備暗中舒了口氣,起身拱手說道:“拜謝丞相。”

張瑞隨后問道:“聽聞玄德一直立志匡扶漢室?”

“臣不敢,有丞相輔佐朝政,這天下終將山河一統,河清海晏。某無才無德,如何敢自詡匡扶漢室?”

張瑞認真的盯著劉備,說道:“不,孤必然會一統山河,匡濟天下。但與玄德匡扶漢室并不沖突。”

劉備面露疑惑,到了如今年紀,劉備不相信任何忠貞品節,只相信大勢所趨。

張瑞一統天下以后,絕不可能輕易將輔政權送給自己。關西無數文武,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那丞相此言是什么意思?

張瑞從腰間取下系在玉帶上的丞相金印,擺在桌案上,對劉備說道:“大漢丞相金印,不用多久便會佩戴在汝身上。”

劉備大吃一驚。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竟然真是自己斷言絕不會發生的事情。

緊張的開口問道:“丞相,這……這……”

張瑞面色平靜,說道:“據孤所知,關東無數人罵孤亂臣賊子,意圖僭越,廢除天子。”

即便事實如此,劉備亦無法當面指責張瑞,只得開口說道:“或許只是一些無知之人妄言。”

張瑞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對劉備說道:“的確如此,謠言止于智者。孤可以對汝坦言,有孤在一日,大漢便不會滅亡,天子亦會安坐皇位。而汝將佩戴漢室相印,輔佐天子,處理軍政要務。”

劉備凝神靜思,涉及官印,沒有人會疏忽。一般若是放棄眼前金印,便表明已經有了更高的期待。

可是普天之下,比漢室丞相印更高貴的便只剩下了傳國玉璽。

但丞相偏偏又說大漢絕不會滅亡。

難道……驀然劉備想到了一種可能。

見劉備若有所思,張瑞說道:“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大漢起于漢中一隅之地,歷經四百年而天下困苦,州郡凌遲,因而終將退回一隅之地。”

“天子居于洛陽為天下之中,卻不能德披四海。故居于洛陽還是居于遼東,對天下并無差距。”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