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二十一章南衙禁軍各不相同的作戰風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南衙禁軍各不相同的作戰風格

第二十一章南衙禁軍各不相同的作戰風格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2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聽聞高順感慨,右驍衛將軍徐晃只感覺雙臉發麻,仿佛火辣辣的疼。

徐晃捫心自問,在關西,在主公麾下,自己從未因出身白波賊而被同袍歧視。

甚至于主公只任命了十位將軍,自己就占據了其中一位。

隨著繼續積累軍功,哪怕十二衛大將軍的官職亦指日可待。

常言道,一日落草,終生為寇。

但自己卻擺脫了賊寇之名,且進一步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徐晃十分清楚,這一切都是丞相信重之故。

但在誅殺劉備一戰,自己卻辜負了丞相的期望。

主將裴儉一力承擔了所有的罪責,否則自己絕對坐不到如今的位置。禁軍將軍之職,理應有裴儉一位。這位豐神俊秀的年輕將領,曾經孤身一人逼降了南匈奴王庭,當時之風采,驚艷全軍。

可是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風姿,都因為劉備而有所蒙塵。

徐晃至今記得當年百姓為了劉備毀家紓難的激蕩,其部下親衛甘愿為其赴死的壯烈。

在徐晃看來,仁義的劉備是要比殘暴的曹操更具威脅的存在。

曹操軍略無雙,但不得人心。其優勢之時,等閑諸侯擋不住其兵鋒,但逆勢之時會輕易分崩離析,叛亂四起。

而劉備則不同,其深得百姓之心,豪杰能為其效死。無論順風、逆境,其都能最終崛起。

哪怕其七戰七敗,卻都能憑著百姓擁護卷土重來,只要大勝一次,就能割據一方。

因而徐晃立即起身,說道:“將軍,某請領兵前往迎擊劉備。愿立軍令狀,此次必不惜此身,奮命死戰,不勝劉備,即馬革裹尸!”

高順擺了擺手,說道:“徐將軍且坐,某自有安排。”

徐晃不甘,說道:“高將軍,劉備絕非等閑之輩,若不重視……”

“放肆!”張遼一聲大喝,斥道:“大將軍如何部署,輪得到汝一將軍置喙?!簡直給我右驍衛大軍丟臉!難道我右驍衛大軍皆如汝一般目無軍紀,無法無天?回去領三十軍棍,刷一天茅房”

徐晃滿臉漲紅,立即以拳捶胸,大吼道:“諾!”

高順笑著說道:“文遠此言可是夸大。關西二十萬將士,誰人不知汝右驍衛大軍乃是主公最欣賞的剽悍驍烈之師,哪次作戰不是以汝等為先鋒?”

如今關西組建的三支南衙禁軍,風格都深受主帥影響。高順統帥的左武衛大軍其徐如林,堂堂正正,最擅長打堂堂之陣,正面碾碎敵軍。沒有任何多余部署,只正面推進,卻所攻必破。

段文所率領的左翊衛大軍則不動如山,堅韌弘毅,最擅長打防守反擊,其步兵線堅韌無比,能血戰山河,寸步不退,而甲騎具裝則狂暴如潮,擁有全軍最擅長指揮甲騎具裝的將領甘寧。

任何敵軍若不能迅速擊潰左翊衛正面陣型,待到日暮,全軍疲敝,甲騎具裝發起反擊,就只剩下被屠戮的命運。

而張遼所率領的右驍衛大軍則賞侵略如火,其疾如風,是一支最擅長打進攻戰,突襲戰的部隊。關東諸侯大軍遇到其他關西大軍還能勉強支撐一段時間,但若遇到張遼所部右驍衛大軍,絕對會以最快的速度崩潰。

在張遼的指揮下,右驍衛大軍的戰事最具觀賞性,幾乎是所向披靡。在后方若不用遠望鏡觀察,只能看到黑色的浪潮迅速淹沒成片絳紅色的方陣。這個速度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十分令人震撼。

張遼不無自豪的撫摸著剛硬的胡須,說道:“高將軍莫要再夸,這些驕兵再夸下去就無法無天了。”

高順對徐晃點了點頭,說道:“徐將軍亦是為主公立功心切。但只靠徐將軍一人之力,恐怕難速滅劉備。戰事錯綜復雜,順心萬變,為免變故,某決議左武衛、右驍衛兩支禁軍疾速前進,先破劉備所部徐州軍。”

張遼問道:“只我兩支禁軍?”

高順點頭,說道:“只禁軍突襲,速戰速決。”

張遼立即明白高順所說含義。

禁軍戰力與府兵略有差異,最主要就是在軍樂的使用上。

禁軍長期接受軍樂訓練,踏著鼓點行軍一日能疾行七十余里。而府兵從去歲便被征召參戰,還未來得及普及軍樂訓練,所以雙方在行軍速度上略有差異。

這一點在突襲潁川,迎奉天子時,全軍將校便有所關注。禁軍前鋒已經攻下皇宮,府兵主力還在陳留境內行軍,直到次日主公輕騎先行,才趕到潁川。

若是兩支禁軍帶上府兵,行軍速度會被拖累。而只禁軍疾行,絕對能打劉備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僅僅是因為行軍速度,還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裝備配給導致的扎營方式不同。

在兵部的配給下,每名士卒都分配一條氈裝。這種氈裝是唐代府兵標配的行軍扎營用具。是以寬大的毛氈為鋪蓋,加以被衾構成府兵單兵的宿營被褥。

兵部中郎王凌長期撒潑無賴,從民部那里每年摳出十幾億的海量資金,投入軍備采購,在日積月累下終于形成了卓爾不凡的成效。

這種新式氈裝里裹了大量從羌族那里貿易而來的羊絨,保暖性極佳。而在科學院的設計下,毛氈、被衾連為一體,算是最簡易的睡袋。

所以禁軍每日都能省出大量扎營時間來行軍,夜幕只要士卒打開單兵氈裝,就能保暖御寒。

在這種行軍模式下,禁軍每日的行軍路程還能再加十里,達到日行八十里至九十里。雖不及騎兵強行軍一日一夜三百里。但也遠超于當下這個時代近一倍,能出乎所有敵軍統帥的意料,形成突襲之勢。

這么迅捷的行軍速度,哪怕敵軍斥候匯報了關西大軍的動向,敵軍聚集軍隊的速度都比不上關西大軍的進軍速度。禁軍依舊能以快打慢,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這恐怕是這個時代最令人絕望的事情。明明已經發現了關西大軍的動向,但大軍的集結、行進速度就是比不過關西禁軍。敵軍主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關西禁軍迅猛撲來,將己方主力砍成碎片。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