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年前最后一次廷議結束后,很快便進入了新年。
初平四年(193年)也是趙虞嫁入張府后的第二個年份。去年年末因為生孩子,首個新年過得比較平淡。所以今年趙虞特意操持著過的紅紅火火,氛圍十足。
八月的時候,在趙虞的望穿秋水與身體力行中,終于又懷上了一胎。
所以整個新年期間,趙虞都是挺著肚子,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在指揮府中眾多事宜。
張瑞則同蔡琰躲在了屋內,逗弄張嘉與玉環。
兩個小家伙如今都已一歲,可以在床上慢吞吞的爬動。
常言說男孩喜動,女孩喜靜。
但在這兩個小家伙身上,卻截然相反。
作為嫡女的玉環活潑好動,一直在練習翻身,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
但長子張嘉卻一向文文靜靜,眼睛平靜的看著妹妹在床榻上歡鬧。
趙云走近,張瑞一臉笑容,招呼道:“子龍,快來看汝這小侄女,如此歡騰。將來怕是很難成為一名淑女。”
趙云笑著打量了一會兒床上鬧騰的嬰兒,說道:“太尉大可放心。夫人小時候亦是如此頑皮,十歲之后知書達理,便逐漸淑靜端慧。”
張瑞眉毛一揚,笑著說道:“小虞小時候竟如此頑皮?稍后子龍與某講講,某去同她說說這些幼時糗事。”
玩笑了一會兒,張瑞起身離開房間,留下蔡琰照看兩個可愛的孩子。
門外北風凜冽,雪花飄揚,一片銀裝素裹。
二人靠在門戶旁,張瑞嘆了口氣,問道:“何事?”
趙云回道:“實在不愿于春節打擾太尉雅致。但錦衣衛最近接連收到幾分關東情報,某不敢再耽誤。”
“關東有何變故?”
趙云一臉凝重,說道:“首要變故是李傕、郭汜,彼輩一反常態,忽然派遣大軍猛攻函谷關,已連攻十余日。”
張瑞皺眉。李傕、郭汜瘋了?
關西大軍不去找他們麻煩也就罷了,他們竟然還敢主動挑起戰端。
而且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大肆興兵,士卒凍死、凍傷恐怕比戰場上傷亡還要嚴重。
他們這是意圖憑借離洛陽更近,補給方便,一戰攻克補給不便的函谷關?
“兵部有何提議?”
“兵部提議即刻征集府兵,前往函谷關增援。王中郎欲調集十五萬大軍,于戰場上徹底擊敗李傕、郭汜所部十萬西涼軍。內閣輔臣審配、賈詡以及太尉府從事中郎荀彧,皆附議此舉。”
“但民部中郎司馬芝激烈反對。春耕將至,抽調十五萬大軍,以及數十萬徭役,將極大影響春耕。內閣輔臣裴潛堅定支持司馬中郎。”
“如今內閣吵得不可開交,票擬遲遲未定。”
看著屋外紛紛灑灑的大雪,張瑞只感覺頭疼不已。這些人也瘋了吧?這種時候征調十五萬大軍,去冰天雪地里與李傕、郭汜決一死戰。
張瑞手指揉著眉心,問道:“內閣閣輔及兵部中郎為何要大肆興兵?”
趙云說道:“審閣輔及賈閣輔皆斷言,李傕、郭汜猛攻函谷關背后必定有所圖謀,考慮到天子還在李傕、郭汜把持之中,洛陽朝廷恐怕有重大變化。必須盡快擊敗函谷關前十余萬西涼軍,才能根除禍患。且不論李傕、郭汜背后究竟有何圖謀,河南戶籍百萬,人口密集。是最適宜解決我關西人力不足困境之地。乃是年前廷議后,諸位大臣一致定下的攻略方向。此次出兵,一石二鳥。”
既然不論李傕、郭汜搞不搞陰謀,關西都要進攻洛陽。此時出兵還能提前避免朝廷變故。那張瑞也只能同意這些絕頂謀士的意見。
便說道:“既然審配、賈詡、荀彧三位重臣皆一力如此主張,便令兵部發布軍帖吧,點兵出征。”
十五萬大軍,張瑞只感覺頭皮發麻。這可是自己麾下的全部主力了,這一刻張瑞終于理解,為什么古代皇帝總是對前線將領疑神疑鬼了。
這要是統領十五萬大軍的主將叛變,統帥這十五萬大軍,可以輕松碾平沿途郡縣,一路攻至長安。自己穿越以來多年積攢的所有家業就毀于一旦了。
而且現在有個很大的問題,關西還沒有任何將領曾統領過這么多軍隊。統兵最多的將領分別是高順、張遼、徐榮,這三位將領最巔峰時都統領過五萬左右的大軍。
驀然讓其中一位統領十五萬大軍,另外兩人難免不服。
張瑞看向趙云,問道:“這一次,孤是否又要親自領兵出征了?”
趙云堅定頷首,說道:“的確如此,恐怕除了太尉,沒人能順利統領這十五萬大軍。”
“令張遼率領長安城左翊衛大軍為先鋒,即刻去增援函谷關。其他各部大軍及府兵往長安匯聚。”
關西大軍總共有近十七萬人,留下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