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一百五十八章與蔡琰的加冠成年之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八章與蔡琰的加冠成年之樂

第一百五十八章與蔡琰的加冠成年之樂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0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盛典結束,張瑞終于可以放松身心,趴在床榻上,枕著蔡琰的美腿,愜意享受蔡琰的揉捏。

蔡琰輕錘著張瑞的后背,輕聲問道:“夫君今日之后便再非少年矣,有何感想?”

淡淡的幽香一直縈繞在張瑞鼻尖,讓張瑞感覺身心一片空靈,不禁發出一陣舒爽的呻吟,說道:“汝不提,某都快忘記。《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今日加冠成年,行周公之禮更加名正言順了!”

蔡琰無奈一笑,側身看向張瑞面龐。

張瑞抬眼,看向正前方清冷秀美的容顏,問道:“看什么?某看到汝那絕美容顏會'興'致勃勃,難道汝看某亦會忍不住想親近?”

蔡琰淡笑著回道:“予看看夫君怎會在人前人后差距如此之大?頃刻前加冠時英氣神武,肅殺威嚴,縱萬人之眾而無一人敢直視。怎一到予面前,便這般……”

張瑞轉過身,仰面枕在蔡琰玉腿上,望著蔡琰精美的容顏,笑著說道:“哪般?男人至死是少年,知好色便慕少艾,從不曾改。不像汝等女子,唯一不變之事,便是善變。這方才區區一年,便已嫌棄為夫!”

蔡琰眉眼彎彎,笑著搖頭,說道:“胡言。予便只見夫君沉迷于此事。”

“汝這便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同張瑞爭辯這種事情,無論怎么說都是蔡琰吃虧,于是蔡琰便淡笑著回道:“未有嫌棄,夫君如此英武,予敬仰不已,怎會嫌棄?”

這話是典型熱戀中少女對戀人的奉承。跟老公好帥之類沒什么區別。

所以張瑞充耳不聞,干脆將右放到了自己平日里最喜歡放的位置上,輕攏慢捻抹復挑。

蔡琰低頭看了一眼凌亂的衣衫,無力問道:“其他人亦如夫君一般無事便如此作為?”

張瑞用力點頭,說道:“成年男女,周公之禮,有何不可?汝問問貞姬,她也是如此!”

“家姊從未經歷過。”蔡琰低頭看向張瑞,眼神明亮的說道。

“汝怎確定?汝問過?”

蔡琰猶豫了一下,輕輕點頭。

張瑞撲哧一笑,果然姐妹閨蜜間的聊天內容,永遠要比男人想象的更加深刻啊。

被現場戳穿張瑞也不在意,笑著問道:“那汝是更喜歡這種親密?還是更向往相敬如賓?”

蔡琰緊咬櫻唇,不肯回答,努力抵抗張瑞使壞的右手,臉色愈發紅潤。

張瑞于是翻身將蔡琰壓到了身下,親吻蔡琰的玉頸。

蔡琰嚶嚀一聲,抱緊張瑞后背,說道:“夫君,還是白日正午!”

隨著衣帶紛飛,張瑞含笑說道:“加冠成人,總需做些應該做的事情!”

可能是因為今天確實是值得紀念的一天,蔡琰極為配合,一直溫柔聽從張瑞擺布,令其極為盡興。縱情享受,愜意仰視,蔡琰長發飄飄的絕美風采。

次日,張瑞身心輕松,走路仿佛帶風,干勁十足的開始處理政務。

對楊修問道:“明日科考準備如何?”

楊修回道:“已布置妥當,文科考子三百二十九人。武科考子一百三十二人。”

這六百人就是從十萬考子中脫穎而出的俊杰。武科張瑞并不在意,關西出將,各地將門子弟實力相差不會太大。

但文科,張瑞不得不過問,以免教育失衡:“文科考子分布形勢如何?”

“三百二十九人,兩百八十一人出自司隸,四十八人出自并州。這四十八人中,又有三十五人出自太原。”

這種形勢,張瑞已有所預料,并州作為邊郡,一直是武德昌盛,文風衰微。教育推廣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上黨、雁門、西河等郡去歲才被納入治下,文風還沒來得及推廣便參與科考,能出十三人已經殊為不易。

這些都是科考自世家大族旁系子弟中精心篩選出來的人才。若沒科考,這十三名人才,也得淹沒于并州武德昌盛當中。

“并州武考情況如何?”考慮到并州文風衰微,武官中至少也得提拔一批太原嫡系。

楊修立即答道:“武考一百三十二人,并州占據七十一人,僅太原一郡便占其中之泰半,有四十七人。”

這結果出乎張瑞意料,司隸文風昌盛的同時,武考竟然也與并州平分秋色?

要知道雁門郡這種地方無需培養,便能產出張遼這種絕世猛將。整個并州的猛將不知道要有多少。

司隸是如何能與其并駕齊驅的?

楊修為張瑞解釋道:“余下六十一人,出自司隸者四十五人,多為三河騎士。有十六人并非君侯治下戶籍。乃逃亡君侯治下之游俠。”

為游俠而開的武考,游俠通過者竟然只占十分之一?

張瑞問道:“游俠何故如此之少?”

“游俠并非只此十六人,多數游俠過州試之后便已入州郡戶籍。此十六人多為桀驁不馴之徒。然亦有驚才絕艷,震驚提學官者,彼輩待價而沽,尚未決心投效,君侯可稍加關注。”

驚才絕艷震驚提學官?

張瑞面露笑容。

李世民指著科考魚貫而入的進士意氣風發的感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今日張瑞亦心有同感。科考的大網灑下,終能網羅到一批絕世猛將。

翻看了一會兒殿試名冊,張瑞眼神一亮,這其中文臣武將,彪炳青史者,不可勝數。

尤其幾個被紅筆標注的名字,簡直如雷貫耳。

見張瑞心情愉悅,楊修趁機說道:“主公,朝廷使節與董卓使節求見。”

張瑞眉頭一皺,合攏了殿試名冊,問道:“董卓使節?”

這可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董卓使節還敢出現在自己面前?

楊修明言了朝廷使節與董卓使節,就說明這是鮮明可辨的兩批人。

“朝廷使節乃是大鴻臚韓融,董卓使節為騎都尉并州人李肅。此二者皆為慶賀主公加冠盛典而來,昨日便請求拜見。”

張瑞有些好奇,董卓是看李肅不順眼嗎,敢讓李肅以他的名義出使長安。

思考了片刻,張瑞驀然想到了一種可能,不可思議的望向楊修。

難怪李肅到現在還能活蹦亂跳的活著!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