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一百三十二章盛大獻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二章盛大獻禮

第一百三十二章盛大獻禮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02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征西將軍府兩萬五千大軍一路疾馳南下時,整個長安也在張燈結彩。

一排排角樓望臺的飛檐都掛上了喜慶的燈籠,主干路朱雀大街上也系上了艷紅色彩錦。

這喜慶非凡的一幕,讓整個長安城都知道有大事發生。

在大軍離去的次日。

天剛蒙蒙亮,一隊隊甲胄明亮的士卒便跑步進入朱雀大街,整齊的腳步聲如雷轟鳴。

無數百姓被驚醒,紛紛穿上衣袍出門打探,家有閣樓的則登上二樓推開窗戶向外打量。

只見旭日還未露頭,剛在天邊出現一縷晨曦,而各坊坊門已經早早打開。

在坊外的朱雀大街上,已經整齊列隊有兩排威嚴雄壯的士卒。

所有士卒皆一手扶矛,一手扶旌旗,跨立在朱雀大街兩側。

清掃長街的雜役一隊隊出動,很快便將長街清掃的干干凈凈。

當旭日升起,長街上整潔而清凈,只剩下威嚴肅立的士卒,與隨風招展的彩錦。

一聲悠揚的鐘鳴自長安城內傳出,隆重而盛大的禮樂同時在長安城內外響起。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

諸夏文化自古以來便非常重視禮樂,逢隆重場合必然奏樂以壯耳威心。

如今在長安這威嚴隆重的場合,磅礴禮樂演奏的正是《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文王烝哉!”

文王之什,共有十篇,全是歌頌國君英明神武,文功武德的壯麗篇章。

隨著壯麗樂章的傳揚,百姓們立即知道這是有喜事發生,再不懼怕一排排盔甲明亮的士卒,紛紛涌上街頭,站在士卒隊列之后探頭圍觀。

百姓們并未等待太久,三百名身穿玄黑色云錦平金飛魚服的錦衣衛便從南門而入,列隊為先導踏上朱雀大街。

在錦衣衛之后是上百名高舉旌旗的甲士,以及兩百余名演奏盛樂的侍從。

隨后今日主角隆重登場,為首的文臣手捧托盤,托盤上的銀印青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文臣身后一左一右分別跟隨一文一武,文臣托著堆成一座小山的案牘,武將則托著一柄長劍。

見此情景,百姓們歡呼雀躍,這必然是有郡縣向長安歸附了。

如今已經有人攜整個郡國向征西將軍府投效,難怪禮儀如此隆重。

這意味著,征西將軍府不再僅僅是百姓、賢士心目中的強盛勢力,更是各方諸侯眼中能山河一統的眾望所歸。

這將使征西將軍府威望更上一層,大量郡縣將望風而降,無數豪杰將云集景從。

隊伍一直走到朱雀大街盡頭的朱雀門前。

朱雀門后方是宮殿區,尚未建設,但雄偉的城墻已經隔開了長安城內外。

在高大威嚴的朱雀門門樓上,張瑞身穿墨緞平金繡蟒袍負手而立,威嚴的注視著城門下錦衣衛先導隊伍向左右分散排列。

然后三名使節手捧托盤從錦衣衛留下的寬敞平臺上向前,屈膝跪在朱雀門前,高舉托盤,大聲喊道:“漢中郡主簿趙嵩,恭謹以事,敬縣漢中一郡九縣于孟侯。”

“漢中郡八萬七千三百四十四戶,四十一萬九千二百五十一口,盡愿聽從并州牧政令。”

“漢中郡五千三百將士,皆愿尊奉征西將軍軍令!”

張瑞上前一步,面對數以千計的軍兵文武,揚聲說道:“漢中太守蘇固,養民力、謹邦賦,因地之利,任土作貢、自獻封疆,有勤于上。勝殘去殺、累仁恩於百年;保大定功,啟明圣於千載。”

“故封其為鎮寧中郎將,領漢中太守。”

“漢中郡主簿趙嵩,輔國謀言,德化之隆,斐然于時,封漢中丞。”

隨著傳唱的聲音遠去,很快整個長安城都已知曉漢中郡已舉郡歸附征西將軍府,四十二萬人成為征西將軍治下之民。

整個長安都在歡呼沸騰,民眾們仿佛看到了山河一統,舉世太平。豪商大族們則歡喜又多了一處廣闊的市場,漢中四十二萬人,物阜民豐,將為豪族們提供數以億計的財富。關中的手工作坊,將會又迎來一波爆發。

而百姓們在歡呼時,征西將軍府內,卻并沒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歡慶。

大量征西將軍府文武與漢中使節相對而坐。

今日盛大隆重的獻禮,只不過是雙方共同需要的一次表演而已。

征西將軍府需要天下歸心的名望大勢,漢中官吏則需要征西將軍府向天下公示庇護漢中穩定,維持漢中官員利益。

而造成這一形勢的竟然是一名妖巫。

是妖巫,而不是巫妖,更不是“污妖王”。

有玄學色彩,但卻是最真實的歷史紀實。

張瑞高坐在主位,淡品清茶。

下方相對而坐的兩隊文臣已經開始正式談判。

征西將軍府文臣隊列中,審配率先起身說道:“我征西將軍府向不語怪力亂神,為避免誤判,有所損益,在議事之前,煩請趙郡丞詳細為吾等介紹一番漢中鬼道,以及妖巫張修。”

趙嵩起身,向張瑞拱手,說道:“談及鬼道,需先談及天師道。君侯曾聞張陵否?”

“未曾聞。”張瑞平淡的回道。

作為紅旗下長成的紅色接班人,張瑞對怪力亂神之事一向敬而遠之,深信即便有靈異事件,也可以用物理手段解決。什么靈異也擋不住數萬殺氣凜然的精銳大軍,否則歷代君王也不會有權限,堂而皇之的昭告天下,冊封一位位正神陰司。

天地正神,城隍陰司都由諸侯君主冊封,普通靈異就更沒資格令張瑞感到畏懼。

所以對趙嵩所談,張瑞完全不以為意。

趙嵩乃解釋道:“張陵,即張道陵,因開創天師道,又號張天師,沛國豐邑人。光武皇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出生,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升仙而去,時年一百二十三歲。”

談及張道陵,張瑞終于側目。張天師的赫赫威名,在后世可是如雷貫耳,張瑞曾屢有耳聞。

只是沒想到首任張天師竟然是東漢人?而且竟然活了一百二十多歲。就離當今不遠,甚至許多父親一輩人,皆與其同代生活,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