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張瑞欲將所有塞內的游牧民族都遷出塞外,但事實上被譽為蠻荒之地的塞外亦并非無主。
自光和四年(181),鮮卑首領檀石槐死,鮮卑就逐漸分為三部。
與征西將軍府最親近的是據有云中、雁門一帶,擁眾數萬的步度根。這個部落經歷了雁門之戰,云中紛亂,實力削弱也最慘,所以該部首領步度根選擇了躺平,撤出了雁門郡,龜縮在云中郡等待征西將軍府主持北疆事宜。
步度根的軍事能力比較一般,但政治眼光極為精準。確認鮮卑牧民在塞內絕不是中原大軍對手,因而主動表示臣服。在臣服之后,步度根篤信征西將軍府不可能任由北疆一直混亂下去,所以在牧場爭奪中極為克制,保存了部族實力。
鮮卑中最強盛的則是幽州軻比能部,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與步度根不同,軻比能比較莽撞,才能在鮮卑中無人能出其右。所以意圖以武力統一鮮卑,四處征伐。但夷狄之豪杰,如何能比得上諸夏名將?因此該部命運最為坎坷,一再敗于曹魏名將田豫、牽招、梁習、秦朗、曹彰等人,一次次遠走漠北。
鮮卑中最混亂的則是東部鮮卑大人聯盟,素利、彌加、闕機等若干酋長,散布于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
并州大量游牧民族被遷出塞外,必須要有充足的牧場予以安置。
張瑞作為牧民一方的州牧,要牧民于塞外,必須給各部找到足夠生存的牧場。不然全靠軍事威懾,只會導致戰火連綿。
征西將軍府召集一眾文武廷議,也是為此做好部署。
面對一眾自信從容圍坐在一旁的文武高官,張瑞開口說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此,孤以為即便塞外蠻荒,亦需有德者方能游獵放牧。”
至于什么是有德者?
那還用說,當然是向征西將軍府濱服的部落。
至于不向征西將軍府濱服的部落,即便心向王化,那也是無德無才之輩。
一眾官員莞爾一笑,紛紛頷首。
審配起身,回道:“主公微言大義。中部鮮卑大人軻比能,夷狄禽獸也,率獸食人,長城內外苦其久矣。請主公代行雷霆天罰,匯聚邊境各部,共討軻比能。除此賊酋,分其牧場與有德部落。”
這算是為戰爭定下了正義性。
不然實在很難解釋,為什么并州牧要征召數萬胡騎,橫行數百里遠征幽州。
在諸夏的儒學價值觀下,一個人道德敗壞,禽獸不如,就該被天打雷轟。
而若有人能代行天誅,則被稱為維護正義。
這一套邏輯,哪怕兩千年后,也是完全說的通的。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將文明、價值觀、是非觀流傳五千多年,唯我諸夏。
所以,如今的張瑞就是有這種推行普世價值觀的實力。
后世米帝講你不民主,不自由,所以我要鏟除你。
然而早在數千年前,諸夏就將這套玩的嫻熟,你不道德,活著都是錯,所以我必須代天刑罰!
誅殺了別人,還要作《詩經》歌頌。《詩經》“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就是人間正義。因為你是戎狄,是南蠻,所以我諸夏君子,就是要懲戒你。
在確定了出兵的正義性后,張瑞說道:“去信給大司馬劉虞。軻比能屢犯我并州邊境,劫掠我并州百姓。大司馬若能節制,速交出軻比能首級。若是不能,孤代為管之!”
話語中的霸氣,令眾人豪情萬丈。征西將軍府勢力之昌盛,足以睥睨四方群雄。
提到劉虞,張瑞不由想到公孫瓚,問道:“孤之前遣使往幽州聯絡薊侯,薊侯可有回復?”
審配答道:“幽州大雪,車隊往來極慢。但幽州已派遣信使來報,結盟事宜頗為順利,薊侯遣其弟公孫越回訪,不日即將抵達。”
劉虞赴任幽州牧期間,在薊城精簡部隊,上報朝廷撤掉各地駐防屯兵,只留公孫瓚將步騎萬人屯右北平。
后來討董之戰時幽州有所擴招,但大部分部隊還是掌握在公孫瓚手中。
張瑞與公孫瓚結盟,征討代郡、上谷的鮮卑部落時,則無需擔憂劉虞會從中作梗。
幽州部隊不足為慮,張瑞便將目光關注向自己的部隊,畢竟決定戰爭勝利的最根本因素,還是自己實力強盛。
張瑞看向兵部中郎王凌,問道:“此戰欲擊破軻比能部,兵部能出兵多少?”
王凌起身,拱手答道:“兵部出兵人數,取決于主公欲幾月發動戰事。”
“嗯?有何不同?”
“若是三月之后,兵部可出動三萬精銳鐵騎,皆一人雙馬,其疾如風,一日可縱橫數百里。”
“若是三月之前,便只能出動兩萬鐵騎,且一人只能配一馬。”
“這是為何?”張瑞好奇的問道,這中間整整差了四萬匹戰馬。
四萬匹戰馬,這是一個當今大部分諸侯連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王凌解釋道:“乃是因為西涼戰事。賈閣輔已成功聯合關中諸將,趁年后春耕之際,出精銳鐵騎兩萬,每人雙馬,遠征涼州。”
“韓遂與關中諸將不同,其以名望統合羌胡。羌人、氐人在春耕之時,皆要卸甲返回田中耕作。趁此良機進攻,可攻敵不備。迅速拿下涼州武威及漢陽兩郡。”
“且羌、氐兩族耽誤了春耕,今歲無以為食,下半年必定發動叛亂。我大軍撤出涼州后,關中諸將需獨自面對洶洶十萬叛軍。”
張瑞驚嘆,這仗還沒打,賈詡連戰后的叛亂都安排好了!
顯然,叛亂中的交戰雙方,都成了賈詡手中利刃。
彼此之間交戰,會極大消耗雙方實力。為征西將軍府接手涼州,造就良好形勢。
征西將軍府謀士團與關中諸將在智商上的差距已經拉大到了難望項背的程度。
以成宜、馬玩等人的眼界,絕不可能今年還沒過完,就能推測出明年的形勢。
以他們貪圖享樂的作風而言,恐怕連如何拿下兩郡的謀劃都沒有。
所有人都知道,征西將軍府必然會作必勝部署,只要聽從征西將軍府指揮就必然能夠大破敵軍,盡情劫掠,享受財富及美女。那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去思考怎么打贏。更遑論勝利近一年之后的事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