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四十四章鯨吞之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鯨吞之心

第四十四章鯨吞之心


更新時間:2021年07月03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四十三章鯨吞之心

第四十三章鯨吞之心

楊氏良家子:

漢末群雄爭霸的時候官職是否有意義?

當自身實力雄厚的時候,官職當然意義重大。官職越高,征戰越名正言順,越容易吸引天下英才。

但自身實力崩潰時,官職的意義還不如茅房里的一根廁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楊奉跟呂布。

楊奉因護駕有功,被封為車騎將軍。官職之高,幾乎是人臣巔峰。一旦在梁地被曹操偷襲,全軍潰敗,便如喪家之犬,先投袁術后投呂布。二人官職皆在楊奉之下。

呂布更不用說,堂堂溫候,徹侯最頂級的存在,以溫縣為封邑。假節,儀比三司。人臣殊榮,乃至巔峰。這種存在,倉皇逃竄后,無數次投靠各路地位不如自己的諸侯。

正因為有這種先例存在,張瑞才敢有雄心虎吞護匈奴中郎將大軍。

所以當下將護匈奴中郎將大軍納入麾下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控制住對方處于崩潰的邊緣,必須仰仗太原鼻息。

但又不能真讓這支勁旅崩潰,否則西河郡的南匈奴叛軍就再無束縛了。

思索了片刻,張瑞說道:“以某名義,書信一封給雁門郭府君。請其以當年護匈奴中郎將率騎兵萬余出雁門北伐失利,致使雁門軍民傷亡慘重,十不存一為借口,拒絕借糧給王柔。”

既然王柔向太原借糧了,必然也向雁門借過糧草。

自己要控制王柔所部大軍,必然要掐斷他的其他供給。

審配好奇的問道:“莫非主公欲斷絕其糧,使護匈奴中郎將所部大軍崩潰,吸納其眾?”

張瑞立即搖頭,說道:“并非如此。王柔出身祁縣,其子王機、其侄王昶皆在太原效力,王氏族人出仕太原者過百。某不會冒然交惡,使雙方生隙。”

“王氏無理由記恨。”審配理所當然的說道:“護匈奴中郎將大軍死活與我太原何干?我太原并無供應他糧草之責。救之乃情分,不救乃本分。即便坐看他崩潰離散,亦無可厚非。”

道理是沒錯,但這卻顯得太過絕情。由此也可見審配性格太過剛烈,絕不可讓他掌控司法。

思索了片刻,張瑞問道:“針對異族的鹽引開中法成效如何?”

審配不用翻看文書,立即如數家珍一般的回道:“雖然換鹽之事由比曹掾執掌,但奴隸卻交付軍中。前后三次共交付了兩百余名善射異族,皆可策馬如飛,左右開弓。皆留在晉陽熟習旌旗、指令,教導歸化,改變其語言、習俗。”

兩百多名奴隸,數量不少,但絕對算不上多。各個胡族部落中平時便留有奴隸。這兩百名奴隸大部分應該是以前便是奴隸身份,極少數才是新抓的俘虜。

胡族之間還未大規模同室操戈。護匈奴中郎將大軍不能潰散!

于是張瑞說道:“傳令晉陽,給護匈奴中郎將送糧。每月一萬石,不可多給,亦不可少給!違令者立斬!”

一萬石軍糧足以保證護匈奴大軍不被餓死,但絕對不足以發動遠征,劫掠胡族。

相信在大軍附近的胡族早被王柔劫掠過了,實在是沒什么油水。不到萬不得已,對方不會想到同毫無關聯的太原借糧。

即便想鯨吞護匈奴中郎將大軍,時機也不是現在。所以張瑞也只是像熬鷹一樣吊著對方。

隨后張瑞吩咐道:“如今已占河東大部分郡縣。鹽鐵之事,可頒布律法了。河東鹽引開中法一如太原。除鹽之外,糧、鐵乃軍國重器。凡敢走私至胡族者,一經發現,皆誅三族!律法森嚴,絕不姑息!”

這些規劃都是事關將來的遠慮,畢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但也不能好高騖遠,很快張瑞便將目光收回眼前戰事。問道:“各處戰事如何?”

審配信心十足的說道:“無論介休、大陽還是白波谷,各處匪寇皆已是強弩之末,崩潰在即!”

張瑞點頭。古代打仗就是這樣,動輒經年累月。

想想玩個游戲一回合還要十天數月的。張瑞便沒有再催促。

無事可做,張瑞決定親赴戰場督戰。

平陽南方的白波谷已經是真真正正的血流成河。

暴雨如注,沖刷著戰場上密集的尸首,血水流遍河谷后又匯入汾河,在下游不時能望見漂泊的尸首與猩紅的血水。

戰斗自清晨一直到午夜,張瑞仍不肯罷兵。

漆黑的夜里,火把都點不著,只能聽聲辯位。然而暴雨傾盆,卻影響了所有的聽覺。

千萬不要小看古代人求生的智慧。

在這種情況下,底層太原將士率先以口音聯絡彼此。很快便演化出了口令問詢。

今夜的口令便是“山河一統!”“東方教主!”

沒錯,是張瑞親自設定的口令。

就算打破白波軍的腦殼,他們也想不出這二者有何聯系。

下半夜,樊稠的部隊逐漸撤離戰場。

張濟統兵兩千上前接管陣線。

一切都是摸黑進行,雙方所有人身上都是一片狼藉,不是血腥便是泥濘。

戰爭遠沒有想象中的浪漫。

士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仿佛弱不禁風的大小姐,不能吃苦,不能受傷,不能受驚嚇。

事實上除非一方猝不及防,被席卷全軍。否則雙方軍心穩定,相持對峙的時候,華夏族裔的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簡直突破張瑞的想象。

這一波攻勢如果不能打垮白波軍,至少數天之內,組織不起一場類似的攻勢了。士卒疲敝,必須修養一段時間。

于是張瑞對謝玄說道:“謝校尉,且身披兩套重鎧,親赴戰陣,率領鐵甲為我擊破敵軍!”

這是殊榮,也是重擔。

謝玄拱手應諾,轉頭對李猛說道:“務必守衛好主公。”

李猛用力以手捶胸,吼道:“請校尉放心,猛必不惜此身!”

謝玄重重的點頭,用力拍了拍肅立一旁胡車兒的肩膀,在暴雨中大吼道:“再披覆一套重甲,領三百鐵甲虎衛,與某一同擊潰敵軍。”

沉重鏗鏘的鐵甲聲逐漸遠去。

張瑞握緊拳頭,一定要建功啊!

歷史上曹操逢戰,便令典韋身披兩副鐵甲,領親衛十余人沖鋒陷陣,無不所向披靡。

河東、太原兩地皆富有鹽鐵,灌鋼法又使鐵甲產量大增。

自己足足給了謝玄三百鐵甲親衛,又持有鋒利的宿鐵刀。面對苦戰一天一夜的白波軍,該是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