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七十七章治郡太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治郡太原

第七十七章治郡太原


更新時間:2021年07月03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將太原布防御的固若金湯之后,太原郡上下就開始著眼政務處理。

自南匈奴叛亂以來,太原已戰亂經年,可謂百姓流離失所,農田荒蕪棄置。

待張瑞一統全郡,便任命王昶為田曹掾史,主持全郡土地厘清之事。

王昶赴任立即下令百姓申報田畝,家業多者,郡縣獎以耕牛。

百姓虛報者甚多。

當郡縣統計完總田畝數,王昶又下令核驗領到耕牛之家田畝。

凡其中不實者,皆需墾荒田已充之。

若明年春,未能充實所報田畝,郡縣收回耕牛,且全家出一人服徭役,參與縣中興修水利之舉。

如此全郡一冬累計開墾十萬畝荒田,百姓卻尤感其恩。

隨后王昶又下令郡縣統計耕牛數量,詳細登記造冊,重申律令,傷耕牛者充以徭役。

田曹掾史主墾殖蓄養,王昶又下令百姓蓄養豬雞狗,由郡縣出面收購,統一向雁門郡更換耕牛。由是太原郡,耕牛與日俱增。

張瑞見其政績斐然,便將荀興戶曹掾史所治農桑之事剝離,劃歸田曹掾史治下。

戶曹掾史專司人口核驗,招納流民,安置歸化胡人之事。

二人竟配合默契,皆政績喜人。

因太原大治,西河、雁門皆有胡人部落主動歸化,被荀興打散安置于十八縣之中。

而王昶則派人負責教化,勸耕勸農。

又命郡縣整治阡陌,派人教化種植桑果。

桑樹可以養蠶,果實又可以果腹,釀酒。

是故王昶強制下令,百姓第一年需種兩百株,次年四百株,第三年六百株。凡不及者,來年稅負增倍。

而后又奏請張瑞下令,凡太原軍民,除死罪外,皆需于家門前或閑田之中種桑樹一至數株,視栽種情況酌情減少量刑。

太原十八縣,上計吏必須造冊回奏,以報縣內桑樹栽種情況。

有此能吏,太原幾乎一月之間面目全非。

阡陌連野,桑樹成林,家家戶戶養有六畜,織機之聲自清晨而至深夜,讀書聲遍布鄉野。

提及讀書聲不能不提裴琚。

因其才干,張瑞裁撤郡縣內一切學官掾史、郡掾祭酒、學經史、文學史等雜職。皆以提學官之職督之。

由裴琚全權負責提督境內百姓進學之事。

裴琚除繼承張瑞那條“凡適齡子女未入學者,父母皆杖二十”的粗暴法令外,又下令以才識查以學業。每縣一年可舉一百名學子,免其家庭賦稅。

因為此令,比曹掾史裴潛跟自己的堂兄爭論了良久。嚇得兵曹掾史王凌立即以“恐南方八縣”有變為借口,逃出晉陽,躲到了祁縣。

蓋因太原全郡亦只有八萬多戶人家。府兵征募了一萬兩千名就是有一萬兩千戶人家不納賦稅。

再因文教,十八縣每縣百戶人家不納賦稅,又是一千八百戶人家不納賦稅。

累計近一萬四千戶人家不納賦稅。

僅靠剩下的七萬戶人家納稅,供養全郡官吏,還要給養大軍征戰之需。比曹掾史裴潛幾乎是數著存糧過日子。

最終還是張瑞拍板,再窮不能窮教育。

支持裴琚政令。

隨后張瑞又不得不親自安慰自己麾下這位能臣裴潛。

府兵不納賦稅沒錯,可他們亦不需賦予薪酬。及明年秋收過后,他們亦要自備弓箭、腰刀。

日后郡縣要供給的只有鎧甲、盾牌、長矛而已。

甚至后年,張瑞打算戰馬亦不再供給,只補助府兵一筆買戰馬的費用。

畢竟后世府兵自備戰馬、馱馬、橫刀、弓箭都是再正常不過了。

聽完張瑞籌劃,裴潛才稍稍寬心。

如此算來,以太原七萬戶籍近三十萬人,只需養數千名官吏即可。

以百民養一吏,財政壓力可謂頗為輕松。甚至年年府庫皆有剩余,除可供大軍征伐在外,還能以糧征募百姓興修水利。

于是裴潛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堂兄裴琚。

初時,裴琚以為裴潛又要找自己爭論,嚇得轉身即逃。

還好裴潛年輕,一個健步追上,跟自己的堂兄說明乃是來商議興修水利之事。

裴琚因為精通數算,是故除擔任科學院祭酒、提學官等張瑞發明的后世官職以外還兼職了一個郡縣正式官職,即水曹掾史。

全權負責太原一郡十八縣之水利建設。

聽完裴潛之言,立即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太原水利設施圖。

整張地圖上以一縱三橫為基礎,密密麻麻的畫滿了各種水利設施。

裴潛只看了一眼,幾乎暈死過去。

太原全郡存糧大部分為北部五縣之稅賦,共計十八萬石,有三萬石依盟約贈與上黨楊鳳所部。

五萬余石需留作全郡官吏之俸祿。

剩余十萬石中,有三萬已因戰事消耗一空。

可用之糧僅余六萬余石,甚至不足以供給一萬兩千大軍挨至明年秋收。

慶幸大軍連克南部郡縣,得存糧三萬余石,又補收了部分賦稅,得糧兩萬余石。

因為有些郡縣已被漢室征過賦稅。所以南方郡縣的征稅進程十分緩慢,需大量官吏耐心逐一厘清。

導致裴潛手中余糧僅五萬石左右。

大概預留出兩萬石安置流民,可供招募百姓興修水利的糧食只有三萬石。

裴琚略一估算,可招募三萬百姓,持續月余。

當即決定先修建三處主渠。

即以南北貫穿太原的汾河為干,橫向修建三條主渠。

其中最靠近北側一線,沿廣武、陽曲、慮虒三縣修建一條橫貫三縣的主渠。

中間則是橫穿上艾、狼孟、孟縣三縣。

最南側一線則是取大湖之水橫穿祁縣引至陽邑。

如此布置確保太原郡境內每個縣都能被水利設施覆蓋到。

及明年秋收過后,再逐漸細化各縣水利。

百姓還是第一次聽說興修水利非但不用征發徭役,去工作還管兩饗。當即踴躍報名。

活在物質富饒的二十一世紀,張瑞覺得怎么會有人因為兩頓飯便去苦力一天呢?

最初接到裴琚方案時,不甚滿意,要求重新調整激勵。

但裴琚據理力爭,跟張瑞坦言,并非不愿給百姓以厚賞。而是以這三萬石糧食做最大之事,興修更長的水利,百姓便能收獲更多的糧食,遠勝于今冬多給百姓一石食物。

張瑞被說服,便令其試行之。

結果百姓報名踴躍,便是沖著這一天兩饗,能為家中妻兒老小多省一份糧食。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