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瑞騎不得烈馬,裴琚便為張瑞打造了一輛馬車。
以駟馬為驅,除御者外還能載一名持矛護衛和一名弩手。中間再坐著張瑞,空間還略顯寬敞。
唯一的弊端是馬車只有雙輪,減震系統極差。
從制作出來至今,張瑞只上去坐過一次,便要求科學院重新整改成四輪的。
后來呂布大軍來襲,就被遺忘在角落里了。
若非今日張瑞要遠行會客,這馬車還是在角落里吃灰呢。
無奈張瑞只能忍受一路顛簸。總好過抱著小馬駒的脖子去見友軍吧!
那簡直能驚呆眾人。
孟縣眾將士氣壯山河,慷慨弘毅。結果主帥騎著一匹紅色小馬駒出場。
想想那畫面還是蠻辣眼睛的。
馬車周圍是數百名威武雄壯的騎兵,倒提長槍,策馬奔騰,揚起黃沙滾滾,氣勢甚是威嚴磅礴。
一路上看著雜草叢生的麥田,張瑞心疼不已,秋收至少減產數萬石糧食。
滾滾鐵騎一路疾行,很快便抵達漢軍大營。
距離尚遠便聽到營內傳來連綿不絕的慘叫聲。
眾人驚奇不已,難不成漢軍又打回來了?
張白騎右臂高舉,全軍即刻減速,護衛著張瑞停在路邊。
在其示意下,魏越策馬而出,帶了十幾名驍騎上前查看。
只片刻后,一行人便打馬而歸。有人矛刃上在滴答著鮮血,神情卻很輕松卻不像是廝殺過。
魏越駐馬在張瑞車旁,稟報道:“主公,里面并非在交戰。友軍敗了一陣,正在屠戮傷兵泄憤。”
張瑞臉色一變,怒喝道:“爾等也參與屠戮傷兵了?”
幾個正在嬉笑的騎兵頓時被嚇得面色慘白,立即跪伏于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實在是從未見過主公如此暴怒。
別說是他們幾個,即便無關自身的其他騎士亦只覺后背發涼,全軍肅然,噤若寒蟬。
這種時候就算是張白騎這種嫡系重將亦不敢大聲喘息,唯恐主公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
“戰陣上吾等決生死!然對方已經投降,都是諸夏苗裔怎敢行此屠戮之舉!二三子,為某驅散這群廢物,護衛傷兵周全!”
“諾!”三軍慷慨高呼。
一眾雄壯勇烈的將士們不懼戰陣廝殺,卻怕死了主公那冰冷失望的目光。
如今主公有令,一眾將士為了表現忠誠,紛紛振奮精神,競相上前。
營內正在屠戮的軍士忽然便遭受襲擊,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問道:“爾等作甚?難道要挑起兩軍爭端?”
魏越策馬而出,舉起馬鞭狠狠的抽在說話之人臉上,呵斥道:“爾等也配?即刻散開,將漢軍傷兵交給某等。”
心中惱怒的魏越,出手毫不留情。就因為這群廢物,自己在主公面前印象大減。若當時自己能制止屠戮,想必能大受主公青睞。
是故僅這一鞭子就將眼前士卒抽的頭破血流,整個臉像是被刀子劃破,露出血淋淋的骨肉。
此地負責指揮的軍官抽出戰刀,遙指魏越呵斥道:“狂徒,在吾等營內亦敢逞兇?”
話音未落,雪亮鋒利的矛刃已經抵在他的咽喉上,冰冷的鋒刃劃破皮膚,滲出一滴滴刺眼的鮮血。
魏越面含殺氣,語氣不善,緩緩說道:“某言爾等滾開!聽清否?”
冰冷的矛刃嵌入血肉中,這名軍官頓感全身冰寒,身體起了一片雞皮疙瘩。連忙舉起雙臂,松開手中長刀。
望著殺氣肆意的魏越,氣勢愈發萎靡,一邊強顏歡笑,一邊說道:“吾等乃是同袍戰友,何必刀劍相向。某這就制止屠戮。”
事實上完全不需要這名軍官去制止了。正在屠戮傷兵的眾人早已戰戰兢兢的收了刀槍。
有幾個動作慢的,下場凄慘。被幾名孟縣軍士卒徒手打倒。還不解氣,憤憤的在他們身上又狠踹幾腳。被打之人蜷縮在地上不斷呻吟,良久亦不能起身。
被從屠刀下搶救出來的漢兵紛紛聚攏到孟縣鐵騎身旁,一個勁的對著魏越叩首。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愿結草銜環以報將軍大恩。”
魏越連忙跳下馬避開眾人大禮,解釋道:“某一介武夫,只聽主公之令行事。爾等莫要陷某于不義,請禮獻吾家主公。”
有漢軍問道:“可是孟縣張公?”
一眾鐵騎驕傲的揚著頭,大聲回道:“正是吾家主公!”
僅一瞬間,張瑞就給整支漢軍留下了仁義偉岸的形象。
尤其是有之前他人屠戮之舉為襯托。一眾漢軍只覺得張瑞實乃是濟世救民之英主。
勝不驕縱,仁義待人。遠勝漢軍拋棄同僚之德行百倍。更無論那些只能拿傷兵泄憤的匪類。
無數人對投降的彷徨都消散許多,對未來生活有了一絲期待。
下層將校的劍拔弩張,并沒有影響到倆大賊首會面的愉悅氛圍。
在呂布所留的大帳中,張瑞見到了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黑山軍賊首——楊鳳
黑山軍雖然大小頭目眾多。
但其中勢力最強,且為漢室招安的僅有兩人。
最著名的當然是靖難中郎將張燕。那是位能跟袁紹一較高下的梟雄。而且政治眼光極佳,官渡之戰后投降曹操,晚年得以善終。
其次便是眼前的楊鳳。經常統領山賊劫掠郡縣,靈帝不能討,乃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其雄踞黑山有舉孝廉,派計吏之權。無論聲望還是實力,都僅稍遜于張燕。
就以二人的關系,不用任何人挑撥,早已勢同水火。
畢竟一山容不得二虎。除非……
這種勢力簡直是天造地設的盟友。
只要是黑山同僚,并且跟張燕關系不合。自然而然的就會跟這位黑山校尉站到同一陣線。
看見張瑞,這位黑山校尉簡直比看見親兒子還要高興,主動握住張瑞的雙手,笑著說道:“幾年未見,賢侄愈發英氣逼人,有乃父遺風。”
這家伙倒是能說會道。一句話夸了父子兩代人。
張瑞亦不得不恭維幾句,道:“全賴世叔照拂,讓小侄順利度此難關。”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