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那可不,我現在可驕傲了。”小陳傲嬌道。
進了這個圈子之后,才知道很多東西都是表面光鮮。
自從遇到葉初,她發覺生活的光又來了,這次由她親自守著,塌房是不可能塌的了。
讓小陳先回去,葉初給自己施了障眼法。現在在陌生人眼中,她的這張臉平平無奇,只是這渾身的氣質掩蓋不了,回頭率依舊很高。
葉初悄然出現在療養院,嚴詩意已經醒過來了,蘇醒天天都來看她。
躺了多年,而年紀又大,恢復起來難免緩慢。此刻嚴詩意正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上的N計劃。
她知道,她回來了,而且她來看過她了。
安排好一切之后,蘇醒驅車離開療養院。
葉初緩步推開門,嚴詩意聽到動靜兒轉過頭。
那張臉……嚴詩意愣在半空中。
在記憶深處,那洶涌澎湃的時光里,不斷鼓勵著她,做她堅強后盾的人終于回來了。
頃刻間猶如煙花綻放。
四十余年的時光啊,她在走到生命的盡頭之前終于再一次看到。
她還是那么年輕,而她自己已經腐朽不堪。
“初……初。”嚴詩意喃喃低語,眼淚已經滴落在衣領上了。
“我回來了。”葉初短短的一句話,在嚴詩意看來,仿佛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
“回來就好……他們知道嗎?”嚴詩意指的是葉初的家人。
葉初微微搖頭。
“不知道,我不敢。”葉初輕聲說道。
嚴詩意大哭了起來,真是命運弄人。四十年前,所有人都在自責,他們弄丟了京都的靈魂,那位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光的葉初。
從此以后,所有人的家里都默默的擺上了靈位。
同時也在期盼和等待。
可是隨著時間慢慢的消失,很多人都選擇了遺忘。
宣泄過后,嚴詩意拭干眼淚,小心的問道:“這些年你都在哪兒啊?”
似乎她對葉初年輕的容貌并不感到很驚訝,反而很快適應了。
“不重要了。”葉初削起了蘋果,一點一點的轉著圈圈,削蘋果被她玩兒成了藝術。她抬眸道:“我聽蘇醒說,你挺著肚子,孤身一人來到這里。”
“呵呵,很久的事兒了,我現在過的也很好。”嚴詩意接過葉初遞來的蘋果塊兒,繼續問道:“你不打算和他們相認嗎?”
“順其自然吧,畢竟我已經死了四十一年了。”
“也好,都隨你,只要你還在,我就知足了。”嚴詩意吃著葉初親手削的蘋果,心里的那塊空缺逐漸被填補。
“蘇醒那孩子,是葉家的吧?”葉初試探性的問嚴詩意。
她能感覺到蘇醒身上那層淡淡的葉家血脈氣息,記得當年,嚴詩意和蘇家的小兒子蘇令有婚約,兩人也算是自由戀愛修成的。
怎么最后她卻有了葉氏血脈的孩子?
當年一定發生了很多事。
嚴詩意忽然睜大了眸子,拼命搖頭,道:“不,她哪家的都不是。”嚴詩意情緒激動了起來。
葉初提起手指點在嚴詩意眉心處,一抹清新的靈氣瞬間使得嚴詩意靈臺清醒。
“對不起,初初,蘇醒她是我的命。”嚴詩意眼角又濕潤了。
“好,我以后都不提了。”葉初盡量放柔語氣。
忽然,電視上傳來葉初唱歌的聲音,兩人齊齊看向掛在墻上的超薄聲控液晶電視。
“你現在在電視上還是那么耀眼,我看到你,就想起我們以前的日子,我還給你投票呢,蘇醒也發動庭院深深的員工給你投票,保證你出道成功。”嚴詩意笑的很慈祥,她看葉初的眼神既像朋友又像奶奶。
真按照靈魂年齡來算,誰是奶奶還不一定呢。
兩人一起愜意的看起來了電視,就如同當年一般,一邊吃零食一邊吐槽。
那個年代的電視還沒有現在這樣高級,卻十分簡單快樂。
“我得走了,節目還沒錄完。”葉初穿上外套,為了避免誤會,葉初把垃圾打包了。
“這么快嗎?”嚴詩意嘴角一下子耷拉下來。
葉初從包里拿出平安符和一瓶固本培元丹,交到嚴詩意手上。
“這是我平安符和培元丹,你用了,以后精氣神好了就能離開療養院,出去炸街了。”葉初笑道。
嚴詩意臉上一陣紅,別扭的說道:“我都老了,還炸街……你快走吧,別耽誤節目錄制,我好期待你的表演。”嚴詩意緊緊握著葉初給她的東西,看不到葉初的影子后,她眼淚刷刷直流。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嚴詩意將平安符裝進小荷包掛在脖子上。
初初,我們相隔了四十一年。
能再次看到你,我死而無憾。
離開療養院,葉初縮地成寸,她要找上次那個和她搶蛇精的男人。
海上有異動,得了解一些官方情況。
葉初直接讓黑鳥作為誘餌,果真,僅僅兩個小時,那個男人就出現了。
他是感受到了野生妖精的氣息才一路尋過來的,沒想到竟然是上次那個大佬找他。
“你好,我是國家特殊事物管理局的,編號4338,請問您養的這只妖精是否做過登記?”
4338指著葉初肩膀上站著的黑鳥,職業要求他必須查清楚每一只出現在S市境內的妖精的底細。
盡管害怕這位大佬一巴掌拍死他,他仍必須硬著頭皮上。
“沒有,不過它是只遵紀守法的好鳥。”葉初道:“我找你是有事有詢問你。”
“請講。”對于這種超級大能,特殊事物管理局有專門的規定,必須遵循“尊敬、恭維、拉攏、好處”的八字方針。
“你們除了管理妖精,還有其他職能么?”
“有的,還有各地異動排查,超自然現象探尋,以及對行走在世俗界的修者們確認登記,謹防他們危害社會。”4338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這本就不是什么機密,每個修者都應該知道種花國有這么個有關部門。
那些從修界出來的古老修者們也是讀過圣賢書的,知道不能擾亂世俗治安,行走人間多半要了解了解世俗政策法律。
因此這么多年,大多數時候都掩藏的很好。
也有少數修者因為各種意外被世俗人看到,官方壓下這些東西也很不容易。
世俗界的普通人很多都半信半疑和心照不宣。
如此促成了一個協調的良性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