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燕燕、綠竹收拾冬衣,果然給舒澤全家寄走,綠竹重新找到準備衣服的精神頭兒,以前是心疼財姑的苦,現在是彌補舒澤。
欒英知道貴生的小把戲,是吳司不謹慎,吳司在學里另有好友,自然分享,奉承云龍的人在學里最多,欒家接的兩道圣旨讓全京知道欒英身世,奉承云龍而不服欒英的人把消息捅出來。
“英哥,你哥有個新把戲,你玩了幾回?”
說這話的人自然不懷好意,欒英問明白以后,把他氣的不行。
云龍勸他不要生氣,賀杰出主意:“咱們打他一頓吧,他是你哥。起初壞的一定不是他,一定是吳司,要么就是那個馬文。”
三個長在護國公府的孩子,明年就要出京。先往新集外家探望,再陪著云龍去西北大營。
從新集去西北大營時,云龍也就八歲,和他的祖父、他的父親一樣,也是八歲的年紀,去往西北大營。
護國公帶著他們,功夫已經練起來。所以賀杰說一聲打人,張口就來。
在護國公府耳濡目染,有證據才能打人,就交代給小廝們盯著,結果當天下學,就抓個正著。
一個走街串巷賣花的,給錢就調笑,近三十的婦人,裝著被馬文、吳司和貴生堵在小巷子里,摸手摸臉摸花,胡天胡地不停。
欒英三個人趕去,恰好聽到貴生嘻嘻:“我再給一把錢,讓我多摸一把。”
欒英腦袋嗡的一下子人,什么場景也不愿意看,沖上去揪住貴生衣裳,一把推開。
貴生摔向墻,大叫:“你為什么打我!”
欒英不理他,呼呼喘氣瞪著馬文和吳司。
這幾個孩子,馬文比貴生大上兩歲,就他超過十歲,個頭高出一截,馬文回瞪:“你做什么打人!你靠著護國公府才顯擺的人,你有什么了不起!”顯然,有些話是馬得昌所教,或者說的太多被兒子聽到。
欒英本就急紅眼,馬文話說完,劈面一拳打出,馬文仰面摔倒,鼻子破了流出血,吳司害怕了,拔腿就跑:“我去叫長輩。”
貴生也紅了眼:“你為什么打人!我本來想叫你一起玩,可我總找不到時候和你說話。你要玩,你也來就是,何必打人。”
他伸手扶馬文,問他好不好,馬文破口大罵,欒英上去就是兩腳,貴生撞過來,賀杰躍躍欲試:“我來接他。”
云龍揪住他:“這是哥哥家事,哥哥能應付的,你就別管。”
賀杰笑嘻嘻:“哥哥家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啊。”
云龍道:“有道理,可我若管,祖父一定說我欺負人。所以,我不管,你也站著。”賀杰給他一個鬼臉兒。
兩兄弟大吵起來,鼻子撞上鼻尖。
欒英更惱火,揪著貴生往外面走:“我和你回家見祖父說話,讓祖父評理!”
他們走了,跟的人也走了。
賀杰高興了:“哥哥不在,就不是他的家事,我可以打流氓了。”
對著地上耍賴的馬文攥拳頭:“你起不來了?你被打傷了?我覺得你還能再挨幾拳。”馬文一骨碌的爬起來,大嚷道:“護國公府打死人了......”
云龍也高興了:“你這樣說的啊,那我也可以摻和摻和。”
賣花女也在撒潑:“憑什么打人,你們攪了我的生意。”
云龍掏出散碎銀子:“要嗎?要,就聽小爺的話。以后叫貴生的那位小爺,不許你再接近他。”賣花女謝過他的錢,飛快離開。
巷口,亂叫的馬文根本跑不出去,被跟云龍的人教訓一頓,認錯后,垂頭喪氣回家。
南陽侯府,兩兄弟在南陽侯夫妻面前再次大吵。
欒英道:“你不上進!”
貴生道:“不要你管!”“你不學好!”
“不要你管!”
欒英又揪起貴生:“我就要管,你再敢和女人亂玩,我就打你,打你,打你!”
貴生掙開來,見母親低頭不語,是個不敢惹弟弟的模樣,祖父母也痛心望自己,知道這房里沒人幫自己。
忿忿往外,房門處回頭:“我不要你管,你什么都比我好,你憑什么還管我!”一氣跑開,無人處大哭起來,覺得自己受到弟弟欺負,是天大的委屈。
馮氏不能一時就走,就眼睜睜聽著南陽侯夫妻安慰欒英:“你是個好的,你管的對。”還拿東西賞欒英。
欒英謝過祖父母,來到馮氏面前氣昂昂:“母親,請管管哥哥,讓他好好讀書才是。”
祖父母一起夸英哥說的對,而馮氏還是沒覺得兒子錯到挨打的地步,特別是被弟弟打。
馮氏從小見到的清河侯世子也是這樣的人,而且經常和妹妹的丫頭“玩耍”,妹妹們若不答應,就給妹妹們錢,也就這樣。
馮氏聽說過的,父親清河侯以前也是這樣的人。
她幼年出入南陽侯府,不用說了,她的公公也是這樣的人。
欒景有妾有通房,馮氏并不介意,所以她對祁氏最恨的,就是你要攀高枝可以,怎么還敢攀正妻?
她不知道對于欒英長大的環境來說,這叫不好。
公主房里幾十名宮女,往宮里送的不會差,太宰衙門里挑尖送給公主,云展自小也是客客氣氣喊姐姐,如果有非分想,云世子也不會二十來歲房中無人,膝下無子。
欒英當侍候他的丫頭是姐妹。
他還小,眼前的丫頭個個是姐姐。就喊一聲小爺,欒英回喊也是姐姐長姐姐短。不可能褻玩。那個環境也不允許。
所以欒英知道這不對。
馮氏惹不起,只能委屈的答應著,欒英回護國府去了,馮氏回房,貴生也回來,母子兩個委屈臉兒,對著看。
貴生把書包里文具全拿出來:“我不要了!”
馮氏嘆氣收起,自己苦惱無比:“這是怎么了,貴生沒有得罪你啊,他玩女人,你就讓他玩便是。長大了,自然就好,他沒有惹你英哥。”
“長大了,自然就好”,這就是紈绔世家們一代一代敗落下來的原因之一。
都認為小時不好,長大就會好,長輩們連自己都管不住,何況是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