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府女姝第三百八十二章,中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元府女姝 >>元府女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二章,中秋

第三百八十二章,中秋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15日  作者:淼仔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淼仔 | 元府女姝 


元秀動動嘴唇,認為自己應該謙辭一下,可是給不給官職她不應該插話,話到嘴邊就又咽回去。

夫妻繼續品茶,元秀情緒多少受到影響,一直在分心,云展就也不能自在的欣賞悠閑,他就把話題再次帶到元秀喜歡的地方:“你那間店鋪生意近來好嗎?”

“好。”

元秀頓時聚精會神的高興起來,連比劃帶說:“新集沒有好的皮毛,我還以為皮毛在這天氣里賣不動,結果皮毛到貨的時候,寧哥和燕燕綠竹往老主顧面前說了一聲,都搶著做冬衣呢。”

“裁縫做得了,也就冬天了。”云展道。

元秀愛意流連,讓她的面頰生動的美麗起來:“容我再多多的謝你,若不是你想到我的父母親,燕燕店鋪里也沒有這么多的生意。”

云展謙虛一下:“那海味倒是他們自己尋來。”

“寧哥不貪功,這是鄭掌柜的功勞,據說他還在南邊兒,天天守著海船回來呢。”元秀愈發的活潑起來,有點兒像大一號的元慧。

云展亦是滿意點頭,說到元運他認為可惜,說到郭氏他著實生氣,朝廷選官不容易,一點兒銀錢就把元運干掉,要說錢,難道他沒有,難道他出手不大方?

給元慧數萬,難道舍不得給妻子娘家三房不成,明知道元秀嫁給自己,眼睛里卻偏偏只看那一點兒銀錢,讓人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還是燕燕的店鋪如今有趣起來,這里面也夾著一些令人生氣的人,比如除去祁氏以外的整個南陽侯府,但是燕燕能自立,讓這親事開始養眼,閑來無事可以多看幾眼,說一說也較為開心。

中間衛王世子唐謂來辭行,苦喪著臉的唐謂再次得罪表哥,在他成親鬧房的時候,又念了一首表哥寫給表嫂的情詩,這是在元家居住時一起偷看來的,忍到心底只等著他洞房時候又和表哥開了個玩笑,明天就是中秋節,同樣忍在心底只等中秋的云展給他攬了個差使,逼著唐謂上午出京。

衛王夫妻幸災樂禍,知道這差使時,當天帶著唐謂進宮討了一桌宮宴,向唐澤說:“這就算世子陪您過中秋了,吃完就打發他走。”

皇帝唐澤大樂不已,也不幫著唐謂。

唐謂一面裝難過,一面大翻白眼兒,惹得品茶的夫妻笑個不停,又添了一道笑料。

一起來辭行的還有尤認,有他跟著,云展可以放心,衛王可以放心,衛王世子唐謂感覺糟心。

尤認太能辦公事,唐謂能想像到自己這一路上遇到的公事都躲不開,有尤認在呢。

夫妻接下來直到晚飯點兒,就笑話唐謂去了,晚飯后,衛王世子妃傅嬋娟寫了個紙條兒抱怨,“中秋月明人不”,元秀促狹心起,回了一句“好過在家人不圓”。

傅嬋娟可能會做個能共事的妯娌,但是要她這輩子原諒云展不太可能,她那天生促狹的丈夫,云展不成親,他就不成親,到處想辦法給云展尋親事,除去沒有下藥,什么手段都用上。

結果云展還沒有成親,也沒有因此納妾,唐謂先被算計,在給表哥尋親的過程里,他抬進府四個美妾,都出自名門。

傅嬋娟和元秀說起來:“我房里隨時開一桌牌,還多出來人,難免看你房里冷清,有空我給你物色幾個。”

元秀讓她免談:“沒聽說過,臥榻之側不容別人出現?”

“我的臥榻旁站滿了人,我怎么能看得下去你清閑?”

兩個人拌了一回嘴,不會真怒,也不會因此生分,因為有個叫不滿意的東西一直橫在那里,沒法兒更生分了。

但是和前明國郡王妃沒事就惹事相比,學士門第的傅嬋娟倒不算難相處,元秀和她還能算得上一對好妯娌,只是需要把雙方丈夫忘記。

云展晚成親固然拖累唐謂親事,元秀夫妻間的情詩在秦樓楚錧吟唱,這是唐謂的功勞。

中秋的桂花香遍新集,接著又香遍元家。

去年的中秋沒有這么多的桂花,今年元家有大貴人們居住,憲王妃吩咐下來不要驚動,本省的牛大人和黃大人也積極的在周邊種樹種花。

元秀成親的那年,整個三寶縣城直到碼頭已經收拾過,這一回沒有太多花費,就是把幾株百年老桂移到新集鎮外。

憲王妃和元慧的小伙伴們過年肯定要回京,可是牛大人體貼的又開始移梅花,他的說法是說不好明年貴人們又來到元家,把三寶縣城收拾的更像風水寶地,是他今年、明年和后年的三年規劃。

牛大人是有見識的,所以沒拿桂花盆栽包圍元家,而是錯落的種在集鎮之外,桂花的香幽遠傳來,時聞時而不聞,香味更好。如果鼻端時時是花香,不排除有人不習慣。

甄氏走出房門,撲面的清新空氣里不時有一縷香,時不時的提了個神,讓她心情不錯的去見元慧。

元慧在正廳上坐著,左邊兩個婆子,右邊兩個丫頭,侍候著慧姐管家。

這不是胡鬧,也不是甄氏趁著只有二房母女在家里的時候,把管家的權強行霸占。

這是元秀出嫁后,元老太爺特意吩咐下來,元老太太離世前的話,老太爺執意讓姑娘們讀書,以后出嫁到婆家甩手掌柜般的,這也不懂,那也不懂,讓婆家笑話還是小事,如果有三兄四弟另兼五七個叔伯房頭,姑娘們這輩子也別想出頭,婆家有事也不敢尋你做,柴米油鹽半點也不會啊。

而元慧來了尊貴的客人,只有元慧清楚小伙伴們愛吃什么,愛玩什么,甄氏和黎氏一概不懂,元二姑娘小元慧現在是正式的當家人。

甄氏剛才回房辦了一件事情,黎氏伴著元慧,聽說慧姐詢問中秋家宴各式菜肴,慧姐作主添上拔絲蘋果、拔絲桔子、拔絲橙子.還真的有拔絲牛羊肉。

這是完全不考慮還有憲王妃和長輩們的安排,甄氏走進來時,黎氏正笑著勸元慧再添兩道招待憲王妃的菜。

元慧嘻嘻:“我另外讓酒樓送菜,今晚咱們走流水席面,把大家各自愛吃的菜和要品嘗的菜都吃一個遍兒。”

黎氏忙又夸元慧:“到底是在姐姐家里住過,慧姐知道什么是流水席面,看我,我就不懂。雖然聽說過,可是用的時候就想不起來。”

十歲的元慧沒有太多謙虛,一般情況下也不帶著謙虛出房門,她的得意赤祼祼寫在小臉上,看得甄氏不由好笑。

甄氏坐下來,黎氏低聲問她:“送走了?”

“送走了。”

元慧也問:“給三嬸兒的節禮前天送去,她不肯回家過中秋,我想今天應該再送些時新的果品菜肴過去,再給親家先生府上搬壇酒水,感謝他招待三嬸這幾個月。”

這段話措詞斯文,心意上周到,甄氏也就得意了,母的得意都在臉上時,能看到這一剎那間,活脫脫兩個元慧坐在這里,一個成年,一個小姑娘。

轉瞬,甄氏得意下去,現在是面上生輝,成熟穩重拿出來了,重新是肖似的母女模樣。

云展是昨天浮生半日閑,和妻子閑談說到郭氏,而在此之前,元秀和甄氏早就通信說過郭氏。

公公吩咐兒媳回家,兒媳卻擅自回了娘家,這顯然不合適。

雖然家里沒有公婆在,可是二嫂卻在。哪怕甄氏是弟妹,元家三房里只有甄氏留守,是想當然的管家人,郭氏應該和甄氏說一聲再回娘家。

甄氏肯定不會阻攔郭氏回娘家,哪怕郭氏一直住著不肯回來,等到元老太爺回家來時,甄氏也實話實說的為郭氏圓場。

郭氏居然不回元家,甚至甄氏收到元老太爺寄來的書信,和元秀詢問三嬸在家心情可好,請二嬸代為勸解的書信,郭氏也沒有一個半語的送來。

元老太爺的書信由普通郵差投送,就是那種背著一大包子書信上馬,書信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都北,但是往北的方向地址不一,在往北的方向不變里,東南西北山坳村角都跑到。書信到元家時,元運摘官過去兩個月。

甄氏算了算,郭氏回娘家至少一個半月,她不是郵差,不需要在回來的路途里跑遍山坳村角,尋到碼頭上船,花不了幾天。

兩個月里,遠在京里的元秀也收到消息,從而寄來關切的書信,郭氏還是人影不見。

郭氏內心的憤怨可想而知。

甄氏猶豫了好幾天,請黎氏幫忙拿了主意,還是不主動詢問郭氏的好。

問她可好?

郭氏或許認為自己看笑話,人人知道婆媳天生是對頭,其實妯娌里也會出現。

安慰她?

郭氏或許會拿刀子回來拼命,認為元家上上下下都在貶低她。

黎氏因此知道三爺被摘官,而甄氏和郭氏關系一般,她剛才見到甄氏坐下時就低聲詢問,郭氏現在算有件不光彩事情,高聲大氣像張揚她。

黎氏也沒有說郭氏壞話,這個機靈的婦人借住在元家,雖然和甄氏相處親密,卻不是元家正經的子侄,她沒有必要說話不嚴謹,說一次不露風,自己不在意時會說第二次第三次,被郭氏這個正經的元家主人聽到就不好。

黎氏建議甄氏等到唱社戲的日子,給郭氏送些果品吃食,什么也不要問什么也不要說。

當時端午節已過,等中秋又太遠,好在鄉下能找出好些熱鬧的日子,唱社戲可以算鄉下的節日。

甄氏多了個心眼,想起來郭氏對三弟摘官不滿也就算了,三房的親家先生是和公公、自己父親往來走動的讀書人,難道這位長輩也有埋怨不成?

一般來說不可能,老學究認死理兒,道理定型以后,一輩子不會改。

就讓人往郭家附近問了問,結果老學究果然不向著女兒,郭氏大哭進門,向爹娘訴委屈,她當然說自己對,而公公不通情理,公公又不是元運的上司,憑什么摘元運的官職,就算告到刑部、大理寺,也還有打點的機會。

現在倒好,爹告兒子,手握把柄,元運的官職當天就沒了。

郭氏哭道:“我問了人,都說這不合朝廷規矩,朝廷命官由朝廷管,當爹的管不著。”

老學究大怒,直接把郭氏攆走:“出嫁之女回娘家為何?你的家不在這里!”

他沒有分析郭氏的話,從中找出郭氏的不對,就直接認為郭氏不對:“我和老元一生互敬,這才成兒女親家。我養你一場,許這樣好的親事,我對得起你了。滾!”

郭氏當天回娘家,當時被攆走,哭哭啼啼的不肯回婆家,住到幼年閨友家里,幾家輪換著住,有一家的公婆厭了她,就換一家,半個月后,郭籬也被摘官回來,郭氏理所當然的住到郭籬家里。

郭籬一直留郭氏住在今天,郭籬的妻子早就煩了,在外面說三道四的,甄氏就也聽到郭籬的心思。

元老太爺一怒摘官職,元運的官沒了,其實元運還沒有收錢,大張旗鼓收錢的郭籬肯定跑不掉,本省里會審了一下,先摘官,后報吏部,郭籬就麻溜的晚郭氏半個月回家。如果先等吏部公文再摘官的話,郭籬應該在過年前回來。

老太爺的手面大,一摘就是兩個官,郭籬心思從來活絡,一眼看出老太爺這么大的手面,給他復職也不會困難。

郭氏往他家里來,口口聲聲堂哥害了她,郭籬好說好講好脾氣,留郭氏住下來,準備等到元老太爺回家以后,借著送郭氏的機會登門拜訪,和元老太爺多多賠情,多多認錯,尋找自己復職的機會。

元老太爺這一回出京,圓他幾十年里思念舊友的迫切心情。

有的人能證實客死京里,打算探望他的家人,如果家貧不能過,送些安家錢。也有一些舊友說不定還活著,故人相見想來蕩氣回腸。

公主出他的盤纏錢和贈送的安家錢,元老太爺打算趁身體還好,按三年尋訪,他今年不回來。

郭籬不知道,他以為老太爺有錢有閑,出門逛去了,但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有一句話叫入土為安。老太爺有了年紀不可能在外面過冬天,他過年肯定回來。

也就招待郭氏小半年,就可以得到順理成章拜訪元老太爺的機會,這是老天有眼,給自己又開了一條生路。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元府女姝目錄  |  下一章